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的CPI指數和美國的有什麽區別?

中國的CPI指數和美國的有什麽區別?

國內CPI指數實行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八大類”制度,即指數的構成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每壹類又包含若幹具體項,共300多項。其組成重量分別為食物的3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4%;住在13%;交通通信10%;醫療保健個人用品10%;著裝9%;家用設備及維修服務6%;煙酒及用品4%。\ r \讓我們看看美國的CPI是如何建立和表示的。每月前三周,美國國家統計局的工作人員會抽查相關企業,對87個城市的約23000家零售商和其他商業機構進行電話訪問,以收集8萬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並對相同構成的商品和服務進行月度分析,以獲得消費品價格變動的基本信息。為了減少統計中的噪音,美國還發布了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即扣除食品、能源等不穩定因素後的CPI。\ r \ n \ r \ n換句話說,CPI的度量隨時間而變化。CPI包括200多種不同商品和服務的平均零售價格,分為8大類。在計算CPI的時候,每個類別都有壹個可以顯示其重要性的權重。這些權重是通過調查前兩年購買消費品的數千個家庭和個人的比例而確定的。這些權重應每兩年修訂壹次,以使消費價格指數的權重與居民不斷變化的消費偏好保持壹致。\ r \ n \ r \例如,2006年6月5438+10月,美國CPI的權重如下:居住類(包括住宅建築、燃料和公用事業、家具和房屋維修)權重為42.1%,食品和飲料為15.4%,交通為65438+。可以看出,美國的住宅消費權重最大,超過40%;其次是交通、飲食。這三者的比例達到了74%以上。\ r \ n \ r \ n在這裏可以看到,美國的CPI指數從數據采集、數據生產、數據發布、數據修改的每壹個環節都是透明公開的。保證數據的透明和公開,其數據科學、規範、權威。比如CPI權重的確定,不僅可以根據市場上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變化不斷調整和修正,而且每次修正後的權重都是完全公開透明的,這樣政府就可以建立盡可能反映消費者消費模式變化的CPI。\ r \ n \ r \但在中國,不僅CPI指數信息的收集和制作過程不公開不透明,而且CPI權重也根本不公開不透明。科研人員要想知道CPI權重,只能自己算,自己測。更嚴重的是,由於我國CPI的確定和測算並不公開透明,當這個CPI與居民實際消費脫節時,相關職能部門就會以莫須有的理由欺騙民眾。\ r \ n \ r \ n另壹方面,在美國,CPI指數的建立不僅是從數百萬居民的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調整CPI。在美國,CPI既能不斷反映居民消費生活的連續性,又能反映居民消費生活的可變性。美國的CPI權重每兩年修訂壹次,以真實反映居民消費模式的變化。而在中國,壹是沒有連續的CPI歷史數據,因為從計劃經濟到市場,數據統計差別很大;第二,為什麽CPI權重不敢公開透明?最大的問題或許在於CPI編制的人為性和權重設計的不科學。比如中國的CPI權重是根據1993年的情況確定的,當時中國剛剛走出計劃經濟。無論是居民消費品的豐富程度,還是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與現狀相差甚遠。比如住房,當時是計劃體制下的福利分房,但1998住房制度改革後,國內住房消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用1993的情況來衡量目前的居民住房消費,這些CPI數據肯定會誤導社會和政府的決策。還有,食物消耗的重量也是。雖然現在的職能部門都說要調整CPI權重,但是社會根本不知道調整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r \ n \ r \美國CPI因其公開、透明和與時俱進的特點,不僅能反映現實生活中居民消費模式的變化,也成為企業、經濟分析師和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可以說,CPI的任何變化,都反映在對市場變化的預期上。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也有利於政府決策。但由於國內CPI統計方法不透明,企業和個人對政府公布的CPI數據關註度不夠,政府通過此類數據進行決策,容易導致對經濟形勢判斷不足,甚至影響政府決策。例如,低利率政策是中國經濟生活中許多波折的根源。但由於CPI過低,或者國內CPI壹直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利率過低,必然損害債權利益,有利於債務人。國內低利率政策也成為國內固定投資過熱、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重要來源之壹。\ r \ n \ r \ n總之,我國CPI確定的國際慣例與非國際慣例(即僅根據自身需要選取的國際慣例)並存,使得CPI的確定不透明、不科學、不規範。用這樣的數據來影響政府決策,必然會扭曲壹系列經濟行為。在此,我建議政府部門要麽采用國際慣例建立CPI,要麽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設計壹個能夠反映中國居民消費行為的CPI指數,為我們的企業、居民和政府提供良好的經濟信息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