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的壹生
食物入口到經過消化排出體外,大概需要十二個小時左右。
第壹步消化:被咀嚼的食物→進入腸胃→胰液、胃液等消化液中的酶轉變成小分子物質(氨基酸、葡萄糖等);
第二步吸收:消化後的食糜進入小腸→小分子物質(氨基酸、葡萄糖等)吸收進血液
第三步腸道代謝:殘渣進入大腸→(腸道菌群)產生維生素等→大腸吸收殘渣水分→大便脫水變幹燥
第四步排出體內:經過肛門排泄糞便。
為什麽便便有各種顏色
便便的組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存在於腸道消化液中的皮細胞、膽汁。
便便是什麽顏色主要取決於膽汁和腸道細菌:
膽汁:是金黃色還是偏咖啡色,膽汁的作用是幫助寶寶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糖和脂肪;
腸道細菌:腸道內的無菌狀態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開始充滿了各種幫助寶寶消化的有益細菌。
糞便狀態如何判斷
觀察寶寶的便便可以從形狀、顏色、大小、氣味四個方面進行觀察,同時結合寶寶的睡眠、食欲、體重增加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荷蘭的研究院曾經對555名低於4月齡的嬰兒糞便形態進行研究,得出了“阿姆斯特丹嬰兒糞便辨識表”。
首先,寶寶的便便不可能每天都壹樣,他們吃的食物、輔食不同,顏色也不同;
其次,寶寶的排便次數與餵養次數密切相關。餵養次數多的,壹天排便次數也不壹樣,壹天1~5次都屬於正常。只要進食良好、沒有萎靡不振,或者身高和體重增長過慢,就可以不必過分糾結大便的形狀次數和顏色。
第三,如果寶寶排便出現幹結、腹瀉、發膿帶血,就需要及時就醫。
五類健康便便
醫學上,布雷斯托分類法將寶寶便便中的水分作為依據,可以分為七種類型,中間是正常的,越往兩邊越需要註意。
01新生兒
特點:大便均勻、墨綠色、黏性。
變化:30天左右的寶寶,糞便會由黃色轉為黃綠色、綠色。寶寶的神經發育還不健全,拉粑粑的時候會引起全身肌肉收縮,小臉也漲的通紅,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這種狀態會逐漸消失。
02母乳餵養
特點:金黃色或者金色,為糊狀、膏狀,偶帶顆粒、發酸。
變化:只要寶寶發育良好,壹天排2~6次,或者幾天排壹次都不需要過於擔憂。
03配方奶粉
特點:黃褐色、土黃色,與母乳相比顏色深且粘稠,偶有白色凝塊,略有臭味。
變化:每日1~2次,與母乳相比,量多,且容易便秘。
PS:混合餵養寶寶的便便和此類較為相似,但是會更軟壹些,顏色也會淡壹點。
04添加輔食
特點:褐色,比純母乳更稠、更臭。
變化:寶寶的糞便在添加蛋白質、澱粉類食物後,量變大了,尤其是添加水果、蔬菜等,慢慢會和成年人的糞便類似。如果糞便中有食物殘渣也不要過於擔憂,可以適當把食物切得更小塊壹些,隨著他們咀嚼能力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減少。
身體欠佳的便便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精神不佳、食欲不良、生長過於緩慢等情況,寶媽們可以適當調節寶寶的飲食狀況。
01消化不良
特點:發黃便便、發綠便便、帶奶瓣便便、濃度較稀的便便。
蛋白消化不良→如果便便呈現黃褐色,較稀,夾雜著少許奶瓣,並且伴有臭雞蛋味道。爸媽可以適當減少奶量,輔食中降低蛋白類的攝入量;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便便呈稀水樣且有泡沫,需要減少澱粉類、含糖過多的食物;
脂肪消化不良→略微呈現黃油狀,比花生醬略稀,需要減少油脂類食物。
02上火
特點:幹燥、顆粒狀、有裂痕。
癥狀:這是寶寶上火的表現。可以在餵兩頓奶粉之間,加壹些水;若是已經開始添加輔食,需要適量增加水果、蔬菜等含膳食纖維和水分充足的食物。
需要關註的便便
如果寶寶的便便哪壹天突然發生了變化,爸爸媽媽們壹定要多加註意。
01綠色便便
特點:綠色、偏稀、呈現泡沫粘液狀。
配方奶中鐵元素→配方奶中有壹些鐵質,他們經過消化、與空氣接觸,就會呈現暗綠色,寶寶吃了配方奶,拉的粑粑也會呈現暗綠色。如果他們的便便次數過多,出現腹瀉、或者偶帶血樣、粘液,就需要及時就醫;
饑餓性綠便便→如果寶寶沒吃飽,他們的腸道蠕動反而會加快,膽綠素還沒來得及變成膽紅素,也容易出現綠色便便。如果寶寶哭鬧不安,便便稀少、粘液多,排便次數少,很有可能是沒有吃飽造成的;
糖分攝入過量→如果媽媽吃了太多高糖、高澱粉的食物,很容易在餵母乳的時候,導致寶寶便便發綠;同時,母乳後半段的脂肪量比前面的含量高,所以餵奶時,要餵空壹側再餵另壹側。
02油光鋥亮的便便
特點:淡黃色、油光鋥亮、來回可滑動
分析:這是因為寶寶吃了太多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導致腸腔內產生過多脂肪酸,刺激腸粘膜,導致腸蠕動加劇。
03過臭的便便
蛋白質中和了胃酸,導致胃液中的酸度降低,蛋白質又不能充分被消化吸收,同時,腸腔內細菌分解代謝,也會導致寶寶的便便過臭。
如果喝母乳的寶寶突然便便奇臭無比,伴有腹瀉、發燒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04血便
如果發現以下四種情況,壹定要及時就醫。
柏油樣便便:黑而亮。多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出血有關;
鮮紅色:粘在便便的表面,多與肛門、肛道疾病有關;
紅色果醬樣:便便中有血有粘液,與腸道出血、腸套疊、阿米巴痢疾、急性腸炎相關;
淡紅色且腥臭:常與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相關。
05蛋花便便
特點:黃色、雞蛋花樣、粘液、白色塊狀。
很有可能是寶寶患了大便病毒性腸炎或者大腸桿菌性腸炎。
06石灰樣便便
特點:灰白色、質地較硬、伴有臭味。
這種便便又稱為“陶土色大便”,常見於腸道阻塞,或者先天患有膽道梗阻,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肝臟損傷。
同時,如果寶寶在進食的過程中,喝了過多的牛奶,或者攝入糖分不足,也會形成脂肪皂,這是由於食物中的鈣鎂和身體中的脂肪酸結合後造成的。
07豆腐渣便便
特點:豆腐渣狀態,有粘液,以黃綠色為主
可能與黴菌性腸炎、鵝口瘡有關。
寶媽們要多留意寶寶的進食狀況和排便狀態,有明顯不良反應的時候需要及時就醫。同時,最好母乳餵養,科學選擇奶粉。6個月後添加輔食時,要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多樣且均衡,以蒸煮燉為主,少給寶寶油炸類食物。如果便便發現異樣,要根據便便的形態及時調整進食種類或者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