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餐廳 長江之戀,三峽人家土家族吊腳樓,巴王寨的茶鹽古道

中餐廳 長江之戀,三峽人家土家族吊腳樓,巴王寨的茶鹽古道

中餐廳,除了是個 美食 欄目之外,每到壹處還帶動了當地的 旅遊 推廣,此次的三峽之行,也給大家推薦了壹個新的旅行線路。

餐廳第3集,看中餐廳時妳關註的是什麽呢?

是三峽人家的土家人的人文風景?

是最後壹桌遲遲未上菜的小胖子的吃相錦集?

還是趙麗穎吃了林大廚不舍得丟的桃子,壞了肚子?

前壹天的磅礴大雨,換來了第二天的晴空萬裏,藍天,白雲,碧綠的江水,岸邊的三峽人家,白墻,青瓦,小鎮的人清晨的愜意無不讓明星和平常人都為之動容。

吊腳樓依山傍水,屋頂飄出裊裊炊煙,門前的溪水裏,鴨鵝嬉戲,青石板上小動物無數,江水飛起無數白鳥。溪水邊的大石頭上,山裏妹子捶洗衣服,唱起熱烈纏綿的情歌,捶在石板上,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吊腳樓是土家人的創造發明,也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人居住在地勢險峻的深山,木質結構的房屋依山勢而建,竹林芭蕉簇擁在房前屋後。

遇到高坎地勢,則要立柱或築墻,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故稱吊腳樓,吊樓有大有小,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無不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小分隊繼續兵分兩路,而今天要探尋的可是真真正正的土家族的文化。

中國的地形,從西到東,從高到低,分為三級階梯,而長江上遊與長江中遊的交接地,位於第二階梯中段的東緣和第三階梯中段的西緣的連山疊嶺的地方,古代險峽急流,地僻民貧,易守難攻。

在深山最深處的江水邊,中餐廳在此的這裏,此中的人兒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這裏的巴楚文化也為中華文化史寫下了光輝燦爛的壹頁。

讓我們跟隨林大廚和張大廚采購食材,小明哥和浩菲發放宣傳邀請客人的壹路來簡單的了解壹下吧。

而遊輪上趙麗穎守店的同時誤吃了林大廚舍不得丟,卻已經壞了的黃桃,吃壞了肚子,換來無數吃瓜群眾。

三峽人家是土家人的生活,所謂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溪邊人家--龍進溪,山上人家--巴王寨,水上人家--沿江。

岸邊林大廚和張大廚嘴上說著買菜,腳上卻忍不住美景的召喚,偷偷的逛了起來,古鎮自然是自帶文化氛圍的,由於臨江,地勢險要,壹戶人家的壹套房子,往往有三四個層次,似臺階壹樣,步入山上人家,幾步臺階,便把人們引進壹個個原始淳樸的世界。

走到壹家字畫店的跟前,不禁被中華幾千年的精髓毛筆字所折服,讓老人家寫下中餐廳幾個大字,用來掛在餐廳,以示三峽的文化。

路過賣折扇的小攤旁也不禁停下腳步,林大廚說到景點就是要消費的嘛,其實只是為了幫助當地的人民吧。藝術的文化沒有被食材的誘惑所抵消,但是看到30元壹斤的靈芝不禁也是驚呆了。

路邊偶遇的植物張大廚問,林大廚也對答如流,例如油麻藤。

壹路還有土家文化的葉笛表演,鑄鐵表演,炙熱的火爐歷練了那些響當當的漢子,唱歌招親。

遠遠的山頂壹座小亭,白衣飄飄的男子,吹著悠揚的笛聲,抒懷著對長江的無限敬意和景色之美的贊嘆。

最後坐上長600米的索道壹登山頂,看腳下濤濤的江水,中餐廳的遊船正在不遠之處。

小明哥和浩菲也是邊走邊逛再壹次來到了前壹天大雨沒去成的巴王寨,突然眼前壹隊舉著旗子的人,好像從舊時走來,來自那條曾經輝煌的茶鹽古道。

茶鹽古道貫穿巴王寨,鏈接巴蜀古道,盡管經過整修,巴王寨還是依稀給現代的世人再現了當年三峽人家的繁華和巴人的舊日生活,流逝的歲月留下了這特殊而獨有的交通文化。記憶紛飛裏看的見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的商鋪,往來的客商。

三峽人家獨有的嗚嘟,來自兩千七百年前,模樣有點像所熟知的塤,壹個青花白瓷的小罐,幾個孔在其間,由手指的起落來控制音律,小明哥學的認真,沒幾下倒也吹出兩只老虎的調調,只是樂師吹的更源遠流長,讓人神往。

路遇壹模樣張飛藝術般的理發師,用著古老的座椅,替人剪著頭發。

在不遠的青石板臺階上,小明哥的巴楚四美正嘹亮的歌曲,四美都穿著土家族自己的衣服,艷麗無比,土家族服飾儉樸實用,壹般都比較寬松,樣式簡單,細節上卻少不了色彩和完美,衣服褲子相對短而寬松,袖口和褲管肥大。

男女老少都是壹樣的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衣邊衣領會繡上花紋 ,繡工精彩。

服飾上的衣袖與褲腳圖案采用的是挑花法,布上的小十字有點類似現在的十字繡,再聯成線條或方格,又或組合成花鳥魚蟲的圖案。

色彩也多以綠,紅,黃為主,紋樣豐富色彩艷麗使得衣服看上去壹點也不呆板,給人以美麗的感覺,這些精巧的服飾,證明了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飾的珍品。

而三音歌又名興山名歌,巴楚文化的活化石,曉明哥還嘗試了壹把土家背簍,背起了浩菲。

遛完了回家也要辛勤幹活,準備晚餐,夕陽西下,夜幕時分,滿滿當當的十桌人,只是苦等了魔咒般的2號桌,原因看到後廚的就知道了,第壹天買來的砂鍋,在做好之後連著炸了三個,耽誤了很長時間。

張大廚情急之下想要換成碗,而林大廚畢竟是餐飲行業出身,嚴格要求自己壹定是砂鍋上鍋,好在第四個終於沒有再炸,妥妥的上了桌。

精彩的就是最後壹桌等菜的小胖子了,餓到喝完酸奶,吃辣椒充饑,

從第壹個炒飯上桌嘩啦嘩啦的幾大勺,到最後壹點不剩的扒拉到碗裏,

就連青菜也要入味沾沾湯汁吃的,各種表情包,成了這壹集的精華之處。

更想要提到的是這壹期的特邀嘉賓,是壹群在長江邊撿垃圾的誌願者,三峽蟻工,想來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只能出自己螞蟻般的微薄之力,而大家在壹起雖然不是豐功偉績,但也做成了不可磨滅的事情。

在這裏是不是要呼籲壹下出行的人們,不管是短途也好,自駕也罷,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不隨地亂丟垃圾,這個文明出行的壹個良好的習慣,當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壹點,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要好好愛護的時候,那些撿垃圾的誌願者們便也不用再風吹日曬了。

晚飯後的尬舞,送走所有客人,大家夥也自制火鍋,頓時壹掃整日疲勞。

三峽人家是國家5A景區,也是宜昌市的重要景點,如若走水路,途經葛洲壩水利樞紐碼頭,經三遊洞,過西陵峽可到達景區。

而此次的移動的中餐廳是順流而下,所以最終到達了宜昌市,開啟第二站的 美食 之行。

旅行除了 美食 還有美景,旅行不就是身處其中,才能體會其中所有,而不是走馬觀花,拍照打卡,帶不走的是那些旅行中的人和事,那些點點滴滴卻能常駐心中。

------------------------------------------------------------------

喜歡就關註吧,中餐廳壹路三峽美景周周奉上,與妳壹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