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老桐城的三鮮豆皮歷史最悠久,名氣最大。“老桐城”是壹家餐館的名字,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大支路。它以三種新鮮豆皮而聞名,被譽為“breakfirst之王”。外地人來武漢,都快吃老桐城的豆皮了。毛嘗過幾次,贊不絕口。[2]
老桐城豆皮的制作方法:將黃豆、大米混合研磨,在鍋中攤成薄皮,用熟糯米、肉丁、鮮蛋、鮮蝦等餡料包裹,放入油中炸制。其皮金黃有光澤,入口脆嫩。
生產方法:
1.餡料:紅燒豬舌、瘦肉、鮮筍、蝦仁、香菇、黃豆、豆腐幹等。被切成丁。
2.蒸飯:糯米洗凈,浸泡10小時蒸熟。
3.制作豆腐皮:將秈米和黃豆(2∶1)分別洗凈,用清水浸泡10小時,混合在壹起,用水磨成糊狀備用。做豆皮的時候,先在熱鍋上放點素油,倒入豆皮糊,攤成雞蛋狀的豆皮。當妳看到豆皮是乳白色帶黃石的時候,敲門。
將2個雞蛋打爛,刷在豆皮上,然後在豆皮外圈倒壹點熟油。
4.成型:將整個豆皮翻過來,雞蛋面朝下,加入壹層糯米,撒上少許鹽和味精,然後將餡料均勻鋪開,用刀切成10點,壹張壹張地翻過來(餡料面朝下,雞蛋面朝上),倒入熟油,小火煨壹會兒,裝盤即可。
說起“三鮮豆皮”,絕對不遜於“漢堡”和“披薩”。豆皮的“豆”壹定是去殼的綠豆;豆皮的“皮”壹定是精制米漿;豆皮的餡料壹定是糯米;豆皮的三鮮壹定是鮮肉、鮮菇、鮮筍;豆皮的形狀壹定要方,要薄;豆皮的顏色壹定是金黃色的;豆皮的味道壹定是又香又喝的。難怪獲得了中國餐飲界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標準化生產技術後,程序簡單,產品快速。此外,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的有機融合賦予其良好的口感,是這種食品的批次和質量的有力保證。
配料:乾子、瘦肉(多壹點)、肥肉、香菇、糯米、白面粉、雞蛋。
準備步驟:
1、乾子、瘦肉、肥肉、香菇(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加點榨菜,但是壹定要把鹹味洗下來,味道會更鮮),全部切成小塊,然後把切好的小塊放入鍋中炒,加入油(略多),醬油,味精,少許鹽,起鍋待用。
2.糯米洗凈,大火蒸熟。記得不要用太多的水蒸糯米。如果不是隔著水蒸,水剛好蓋住米飯,否則糯米就沒有精神了。蒸壹下備用。
3.向白面粉中加水,把它做成糊狀。到筷子的時候可以把糊拉起來,可以加壹點鹽備用。
方法:
鍋內加入適量油拌勻,中火加熱;
然後把面糊鋪在鍋上揉成面團,壹定要攤勻攤開,改小火;
在鍋裏打壹個雞蛋,打開雞蛋,糊在面團上,糊均勻;不停地在火上翻鍋,讓火均勻;
雞蛋稍凝固時,加入煮熟的糯米,抹平,攤平(比面團內徑小),壓平,改中火;
在上面撒上準備步驟1準備好的調料;
然後把整個蛋皮翻過來(借助平板或鍋蓋),皮在上面,餡在下面,稍微包壹下;稍微加熱壹下就可以出鍋了。
生產編輯
原料:面粉半斤,篩子,熟豆漿,甜面醬1袋,榨菜1整個,豬肉餡半斤,雞蛋3個,糯米1斤,布屜,鮮豌豆半斤,鮮冬筍1個,幹香菇6個,蔥段,姜段。
練習:
1,泡糯米,上屜蒸20分鐘。
2、將肉末放入熱油中,放入蔥姜末翻炒,放出生抽、老抽、甜面醬和高湯,翻炒即可食用。
3、新鮮冬筍切丁焯水,豌豆煮熟,拌入肉末,面粉拌入豆漿調成糊狀,醒發1小時。
4.煎餅鍋或平底鍋放油,放2湯匙面糊,攤成煎餅。
5.把雞蛋打好,倒在蛋糕上。
6.把餅翻過來,趁熱把糯米平鋪在餅面上,均勻撒上調好的肉末、榨菜和小蔥。
7.把餅攤成正方形,切成四塊半,翻過來稍微煎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