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保健原則
1生活、休息和滋養
夏季養陽,重要的是養心。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中醫也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所以養生要“養精蓄銳”,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出汗。出汗太多容易傷陽。
天氣轉熱後,人容易情緒煩躁、坐立不安、睡眠不好等。,而且人的思想很容易受影響。那麽如何避免坐立不安呢?首先要註意精神調理,保持愉快的心情;其次,避免突然的快樂和悲傷,保持平靜和諧的狀態。中醫早就說過“夏季宜養心”,所以夏季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順暢,預防心火過盛而引發的疾病。
2防止上火的飲食
高溫天氣會導致煩躁、失眠等壹系列癥狀。暑熱易對身體產生內熱,所以“防火”成了夏季養生的第壹原則。
盛夏可以多吃壹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在中醫中,能清熱消暑降火的藥材有:薄荷、荷葉、金銀花、菊花、連翹等。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膩辛辣食物。可以加入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成粳米壹起煮粥,放涼後食用。這種藥粥具有健胃消暑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供維生素補充。最好多吃些瓜類食物,包括西瓜、哈密瓜、西瓜、黃瓜、冬瓜等。
3苦味要多吃。
中醫認為,大部分苦味的蔬菜都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建議,夏季常吃苦菜、苦瓜等苦味食物,可以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夏天吃苦瓜湯或苦瓜菜,可以調和脾胃,消除疲勞,提神醒腦,對中暑和胃腸疾病有壹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壹種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化瘀止痛、防治腸胃炎的作用。吃苦菜的時候,把它的根和葉洗幹凈,炒壹下,做成湯。其味苦而香,是消暑開胃的美味食品,對腸炎、痢疾有壹定的防治作用。夏天出汗多,還不如喝點苦的。啤酒、綠茶、苦丁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4防暑降溫
夏天天氣炎熱,空調扇是最好的退燒電器。對於怕熱的人來說,空調開著風扇最舒服。但是對於關節患者來說,夏天是最好的避寒方式,因為太冷的環境更容易引起病變。所以夏天關節要註意空調和風扇的適度使用,盡量少用。
夏天外面天氣太熱,要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需要出門采取最好的防暑措施。家裏可以備壹些防暑藥品,如任丹、藿香正氣系列(水、液、丸、膠囊)、十滴水、風油精等。對於經常待在空調房的人來說,要註意補水,多喝水。以免皮膚過於幹燥。
5保證充足的睡眠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促進健康、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要有規律的日常生活;其次,要註意臥室的通風和涼爽;第三,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努力做到“淡定自然涼”;第四,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夏季午睡可以放松大腦和身體系統,有利於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2、夏季養生粥推薦
1,菊花粥
材料:菊花10克,梗米10克。
制法:將菊花磨碎,梗米加水煮成粥。粥好了,加入菊花粉,略煮,早晚餐食用。
功效:此粥能清熱解暑。經常食用可以使人四肢放松,精神振奮。
2.薄荷粥
材料:鮮薄荷30克,糯米50克。
方法:將薄荷湯放在另壹個地方,讓它冷卻。莖米加水煮粥。粥煮好後,加入適量的薄荷湯和冰糖,再煮壹會兒。它可以在夏天的下午供應。
功效:此粥有清熱計數的功效。
3.綠豆粥
配料:綠豆、粳米100克。
方法:將適量綠豆洗凈,浸泡半天,用稻草煮成稀粥,可作為早晚餐食用。這種粥適合炎熱的夏天,所以是理想的夏季食品。
4.蓮藕粥
材料:蓮藕100克,糯米100克。
制法:蓮藕洗凈切片,粥內放入適量糯米。
功效:此粥能壹起養神,調理精神。
5、胡愛山薏米粥
原料:山藥30克
制法:將山藥打碎,放入鍋中煮10分鐘,再加入薏米40g、梗米50g,壹起煮,做成粥。
功效:此粥能健脾補腎,益氣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