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苦性寒。經絡入肝、大腸。適應癥——槐花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治療腸風、便血、痔瘡、血尿、血淋、崩漏、鼻衄、赤白痢、風熱目赤、癰瘡毒。用於預防中風。
①《日華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目赤,治腹中蟲熱,治皮風,腸風泄瀉,赤白痢。
②“藥之本”:涼大腸為熱。
③《綱要》:常炒常嚼,治失音喉炎。還治虛脫時吐血、鼻衄、漏尿。
4《本草》:涼大腸,殺蟎蟲。治療癰、瘡、癢、痔、漏,緩解楊梅,治療癰。
⑤醫藥林綱要:瀉肺、瀉心火、清肝火、強腎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便血、舌血。
⑦《求本草》:涼血之藥。治胃脘痛,殺蛔蟲。
⑧東北草藥誌: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炎。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2 ~ 5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水煎服,熏洗,或研末撒服。
應忌脾胃虛寒。
處方①大腸下出血的治療:槐花、荊芥等分。最後,酒要壹美元。
②治臟毒、酒精病、便血:槐花(半炒半生)、梔子(去皮炒)。頂部是底部。每次兩元,新水下調。吃飯前吃。
(3)驟熱出血的治療:豬1頭,洗凈晾幹,內填炒槐花,用米醋炒,入鍋煮,磨碎,每日曬幹。每次服壹粒,空心,當歸煎熔。
④痔瘡出血的治療:槐花、地榆、蒼術、甘草。將壹切炒熟,研成細末,每日早晚吃前服兩元。氣痔(中氣勞損出血)用人參湯調節;因酒精積聚(因酒精積聚過多而出血)引起的痔瘡,用陳皮葛根湯調和;蟲痔(蟲癢出血者)用吳梅煎劑服;脈痔(因工傷,痔口出血如線)服用阿膠湯。
⑤治尿血尿:槐花(炒)、郁金(煨)各壹兩。為了結束。每次兩元,配淡豆豉湯。
⑥治血淋:槐花已焦,火毒已除,杵為終。每壹筆費用,都有水和酒送。
⑦血崩的治療:花壹兩,白半兩。為了結束。每次三四塊錢,配溫酒;如果不省人事,就燒個紅鱗,把酒淬了。
⑧治白帶:將槐花(炒)和牡蠣(煆)等分。為了結束。每種酒都配有三錢,效果很好。
⑨治療鼻出血不限於:槐花、魷魚骨均分。炒了半輩子,為了最後,擤鼻子。
主治吐血:槐花不限。燒了,磨了,加壹點麝香。每次服用畢,溫熱的糯米就會降下。
⑾治舌出血,謂之舌出血:槐花,曬幹研末,敷於舌上,或火煎,為末敷。
⑿治赤白痢:槐花(炒)三錢,芍藥(炒)二元,枳殼(麩炒)壹元。甘草五分。用水煎服。
【13】治癤腫,壹切癰疽背痛,不管怎樣,都沒有達到,但凡是疼痛的都治好了:槐花(微炒)核桃仁兩杯,無灰酒壹杯。炒壹千次以上,趁熱吃。
【14】治瘡瘍:槐花二朵,金銀花五塊錢。煎兩碗酒,取汗。
⒂對於楊梅瘡、棉瘡、下疳,初感或有持續毒性者:槐米花蕊(洗凈,不用煎),每餐前用清酒吞服許,每日早、中、晚三次。如果不能喝,可以用開水和鹽湯。
⒃治中風失音:炒槐花,後半夜仰面嚼咽。
臨床應用①治療銀屑病取槐花炒黃研成細粉,每次1元,每日2次,飯後溫開水送服。槐花也可制成蜜丸內服,用量同上。這種藥物對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有壹些副作用,可以通過在服藥時添加維生素B1和B6來緩解。有的患者還會腹瀉,幾天後就消失了,所以以小劑量開始為宜,2 ~ 3天後再加到全量。
②治療頸淋巴結結核,取槐花2份,糯米1份,炒黃末,每日早晨空腹服2勺(約10g)。服藥期間禁止吃糖。臨床治療30余例,全部治愈。
③治暑癤,幹槐米1 ~ 2兩,加水1500毫升煎劑,用棉花洗凈部分。湯劑可反復加熱,1,每日洗2 ~ 3次。同時將殘渣搗成泥,敷於患處。壹般1 ~ 2天後可局部消腫恢復。
④註意兒童過敏反應1例。因口腔內有槐花而發生過敏反應,出現發熱,面部、頸部、四肢潮紅,表面有大小不壹的致密丘疹,按壓後瘙癢刺痛,兩頰及頸前部有直徑約0.5厘米的白色水皰及片狀糜爛,並有少許滲出物;斑貼試驗呈陽性。苯海拉明初期治療效果不好,給予氫化可的松後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