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玉苦瓜的種植技術

白玉苦瓜的種植技術

1.1 育苗場所

選擇保溫、采光性能較好的日光溫室。

1.2 播種時間

各地氣候等條件不同,定植時間不同,相應播種育苗早晚不同。壹般達4-5片真葉定植生理苗齡,時間苗齡35-40天。北京平原地區2月下旬播種為宜,北部地區以3月上旬播種為宜。

1.3 苗床準備

用作育苗的溫室,播種前清除前茬作物殘體、雜草,進行棚室消毒,平整地面,安裝控溫儀。

1.4 穴盤、基質準備

采用72孔穴盤育苗 使用前須進行消毒,壹般采用1/100甲醛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處理。

采用基質育苗 基質配制采用草炭和蛭石按2:1混合均勻。配制好的基質在使用前均勻摻入發酵好的、過篩的有機肥10kg,同時噴淋適量水捫好,裝盤時達均勻半幹半濕(含水量60%左右)狀態。

1.5 種子準備

選用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的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均在85%以上)。種子播種前應進行發芽試驗,即先用70-80℃的熱水攪籽,浸泡24-48小時後取出,用濕紗布包好並置於30℃的恒溫箱中,每天用常溫清水淘洗壹次,3天調查發芽勢,7天調查發芽率。

1.6 裝盤

將配制好的基質均勻裝入穴盤中,自然狀態下裝滿穴孔,孔穴格限明顯。

1.7 播種

播種前將基質澆透水,水完全滲下後播種,每穴1粒,發芽勢好的(85%)可以不催芽(幹籽、濕籽均可),發芽勢弱的需催芽播種(催芽方法同發芽試驗)。

播種完畢後覆蓋蛭石(或育苗基質),並整齊擺放在育苗床中,再噴少量水以潤濕蛭石,隨後在育苗床上搭設小拱棚。

1.8 苗床管理

1.8.1 溫度

出苗前,地溫控溫儀溫度設在30℃,小拱棚封嚴,使棚內氣溫盡可能控制在30℃以上。出苗後,控溫儀溫度設置在25℃,小拱棚開始通風,白天氣溫控制在25℃左右,不高於30℃不低於20℃;夜間氣溫在15℃左右,不高於20℃不低於10℃。當夜間溫室最低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揭去小拱棚薄膜。

定之前3-5天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煉苗,即白天溫度在20℃左右,夜間10℃左右。以適應定植後大棚溫度條件,利於緩苗。

1.8.2 水分

出苗前保持基質呈濕潤狀態。出苗後基質相對濕度在85%左右,低於80%即噴水,噴水在晴天上午進行,噴水後適當提高棚室溫度,以利於通風降濕。

1.8.3 光照

出苗後,及時揭、蓋保溫被,在溫度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早揭晚蓋,以爭取較長的光照時間。白天揭去小拱棚薄膜,及時通風,減少棚膜內側水珠,經常清除棚膜外側的灰塵,增強透光率。

1.8.4 養分

出苗後,幼苗生長期間,根據生長情況噴施2-3次葉面肥,其中2-3片葉時濃度為0.2-0.3%,4-5片葉時濃度為0.4-0.5%。

1.8.5 病蟲防治

苗期病蟲害相對較少發生。生產上要隨時查看,壹旦發現,立即噴藥治理。 2.1 定植期

當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及時定植。具體的定植時間根據棚內溫度條件而定。棚內氣溫穩定在5℃以上,10cm處地溫穩定在12℃以上方可定植。壹般北京平原地區3月底至4月上旬定植,寒冷北部山區4月中下旬定植。

2.2 整地、施底肥、作畦

選擇未種過苦瓜(包括其他瓜類)、有機質較多、肥沃的、壤土質地的大棚種植,若用其他土質的大棚種植,要多使用有機肥。

定植棚選定後進行精細整地,旋耕前鋪施優質有機肥12-15方,旋耕兩遍,使得肥土充分混合均勻,整平地面後作小高畦,畦寬1米,畦高20cm左右,畦溝寬2米,畦距3米,畦面平整。

2.3 栽苗

選擇大小基本壹致、無病蟲害的健壯苗栽植,株距1.5米,深度以苗坨埋入土壤中2cm左右為宜,栽苗後立即澆水。

3.1 溫度

緩苗前封嚴棚,暫不通風。當棚內溫度超過40℃開小風口,適當通風;當棚溫降至35℃以下即關閉風口。

緩苗後至結瓜前,白天棚內溫度25℃左右,不高於30℃,超過30℃即通風,不低於20℃,低於20℃即關閉風口。夜間15℃左右,不高於20℃不低於10℃。

進入結瓜期,白天棚內溫度30℃左右,不高於35℃,不低於25℃,及時開閉通風口;夜間棚內氣溫20℃左右,不高於25℃,不低於15℃。當外界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夜晚不再關閉通風口,當認為不能控溫時,隨其自然變化

3.2 水分

定植時澆定植水。若定植時棚溫不高、地溫也不高時,先澆小水(挖穴澆水栽苗——水穩苗),待溫度較高時再澆大水(澆透水),澆水後鋪蓋地膜,以保墑增溫,促進緩苗生長。

緩苗後視土壤濕度情況及時澆水補墑,壹般土壤濕度在85%為宜,低於80%及時澆水。棚內空氣相對濕度70-80%為宜。無論土壤濕度還是空氣濕度應相對平穩,不可忽高忽低,變化劇烈。

3.3 光照

喜強光照,整個生長期間都要盡可能的改善光照條件,合理密植,及時進行植株調整,及時通風,經常清除棚膜外側塵土。

3.4 養分

開花結果期長,需肥量大,除施足底肥外,生長期中需要多次追肥。緩苗後視苗情追壹次提苗肥,每株埋施硫酸銨10g左右。進入開花結果期,每20天左右追肥壹次,每株埋施硫酸銨15-20g,施肥後立即澆水。每追施2次氮肥後追施壹次鉀肥,每穴施用硫酸鉀20g左右。若追有機肥,每穴1-1.5kg。

3.5 植株調整

3.5.1 引蔓上架

定植後莖蔓生長很快,30-40cm長時需吊蔓,蔓長1.6米左右時需引蔓上架。采用網架,網架結實牢靠,網子緊繃,網眼30-40cm見方為宜,網架高1.6米左右,不宜過高,以利於整枝打杈、人工輔助授粉、采收等田間操作。

3.5.2 整枝

網架栽培,莖蔓1.5米以下的側蔓全部除去,1.5米以上的側蔓與主蔓壹同上架,及時調整各側蔓在網架上的位置,使其分布均勻。隨時除去過密的、纖弱的側蔓,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利於結瓜和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3.5.3 打老葉、病葉

生長過程中隨時除去變黃的老葉和病葉,節省養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利於結瓜和減少病害的發生。

3.5.4 去病果和畸形果

整個結果期中,隨時除去病果和畸形果。

3.6 人工輔助授粉

進入開花結果期,蜜蜂少或活動力弱時采取人工輔助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幹後及時授粉,盡可能上午授完。取當天開放的雄花給當日開放的雌花授粉,授粉前先檢查雄花有無花粉,授粉時輕抹,防止柱頭機械損傷,雄花多時,壹朵雄花授壹朵雌花,雄花少時,可以壹朵雄花給2-3朵雌花授粉。

3.7 除草

整個生長期間,隨時除去棚內外雜草。 苦瓜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霜黴病、炭疽病、根腐病、蔓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粉虱、斑潛蠅、薊馬等。

4.1病害防治

首先要采取農業措施,輪作倒茬,清潔田園,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做好植株調整工作,增強通透性,采用地膜覆蓋,膜下暗灌,做好通風工作等,必要時采取藥物防治。

白粉病 福星2500-3000倍液、世高1000倍液、絕滅·白勝800-1000倍液、硫磺懸浮液500倍液等噴霧。百菌清煙劑250g/畝(4-5點)預防。

霜黴病 80%烯酰嗎啉1000倍液、72.2%霜黴威700-800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500-600倍液、69%安克錳鋅600倍液等噴霧。百菌清煙劑250g/畝(4-5點)預防。

炭疽病 50%甲基硫菌靈700倍液、50%苯菌靈1500倍液、 60%防黴寶800倍液、咪鮮胺1000倍液、80%炭疽福美800倍等噴霧。

根腐病 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50%苯菌靈1500倍液、60%防黴寶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

蔓枯病 10%世高1000倍液、50%苯菌靈1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60%防黴寶800倍液等噴霧。

疫 病 58%甲霜靈錳鋅500-6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72.2%霜黴威700倍液。

根結線蟲病 1.8%愛福丁600-800倍液,土壤噴灑後旋耕用藥量1000ml/畝,定植穴灌藥液500ml/穴,生長期間再灌1-2次。滅線靈顆粒劑6kg/畝或根線靈2.5kg/畝撒於地表旋耕。

4.2 蟲害防治

首先要清潔田園,清除周邊雜草,減少蟲害。定植前棚內用滅多威煙重劑250g/畝。

蚜 蟲 10%吡蟲啉1000倍液、25%避蚜霧1000倍液、25%天王星2000倍液、 20%滅掃劑2000倍液、25%阿克泰3000倍液、小檗堿500-600倍液等噴霧。

蟎 類 43%聯苯肼酯2000-3000倍液、5%卡死克1000-1500倍液、20%速蟎酮3000-4000倍液、1.8%阿維菌素3000倍液、蟲蟎克3000-4000倍液等噴霧。

粉 虱 1.8%愛福丁1000倍液、25%撲虱靈1000倍液、10%吡蟲啉1000倍液、0.3%印楝素1000倍液、10%吡丙醚3000倍液、2.5%天王星2000倍液等噴霧。

斑潛蠅 1.8%愛福丁1000倍液、50%滅蠅胺5000倍液等噴霧。

薊 馬 2.5%多殺黴素1000倍液、50%吡蟲啉1000-1500倍液、1.8%阿維菌素1000倍液等噴霧。

5. 采收

正常情況下授粉後15天左右即可采收嫩瓜。以外觀上看表面瘤狀凸起充分展開,光澤明顯為采收適期。表面光澤減退(發烏)即過熟,瘤狀凸起未充分展開光澤不明顯表明過嫩。

采收以早晨露水幹後為宜,用剪刀剪下,輕拿輕放避免表皮機械損傷,失去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