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當今中國廣東省十大姓氏有哪些?

當今中國廣東省十大姓氏有哪些?

陳姓

潮汕的陳姓人口超過10%,澄海甚至超過20%,湛江超過10%,廣東的比例應該在8.5%以上,接近9%(考慮到廣州、粵北、客家等很多地區的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李二姓氏

李是茂名第壹姓,占65,438+00%(比如電白,化州,但原茂南區不如陳姓)。此外,在鶴山、懷集、梅縣、五華也是第壹姓氏,總體比例潮汕地區僅6%,全省約7.5%。

三黃姓

黃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姓,但是在臺山的比例非常高,全省應該在6%-7%之間。

四個姓氏

張姓在粵語中普遍不高,只有2%-5%(比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比較高,據說是開平前兩位的姓氏),而在潮汕,張姓有4%-5%,是粵北、粵東北客家地區(陳和大埔)的五大姓氏之壹。

吳良姓

梁姓是粵語地區(陳黃)的四大姓氏,尤其是肇慶、雲浮壹帶(要註意這裏是粵語的發源地),而且至少有兩個縣是第壹姓氏,有幾個縣是第二或第三姓氏,比例超過6%,有的縣甚至達到10%!

此外,在順德、中山、新會、高要,梁姓為第壹姓氏,超過10%,在屬於粵語的茂名,壹般在4%-6%之間。即使在雷州方言區,湛江的梁姓也是最受歡迎的姓氏,但由於潮汕、客家地區梁姓比例較低(壹般只有1%),在全省的比例也只能排在張姓之後。

柳林氏

林和梁正好相反,東部多,中部少。林在潮汕地區排第二,達到8%左右,其他地方相對較少,壹般不到3%(新會和個別縣超過5%)。就全省而言,總人口和梁差不多,但略少。

七個劉姓

劉是客家地區最流行的五大姓氏之壹,在興寧、南雄等地人數較多,超過6%。在廣州粵語區是出了前五,但在客家人眾多的增城(當地最多的是陳姓),馬上就成了第二大熱門姓氏。另外在壹些粵語地區也有不錯的表現,比如高州。但由於珠三角、粵語區、潮汕地區比例較低,全省人口比例應該接近4%但沒有林良高。

八五姓

吳是南方最流行的姓氏,在粵語、客家話、潮汕等地占比超過3%,在中山甚至排在前三。但由於4%以上的“超級倉”並不多,數量也沒有劉多。這是第四到第八個姓氏的排名。

九陽姓

楊姓在全省各地普遍超過1.5%,潮汕、客家人超過了2%到3%,電白(第三姓氏有6%)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總體上應該超過2%。

石羅姓

在粵語和客家話地區,羅姓壹般超過1.5%甚至3%(部分地區更多),但很難超過2。人口的%。

擴展數據:

姓,統壹了祖籍;史之人,不為其子孫所分;“姓氏也是家族血緣的象征”。《同治氏族略》說: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為二,男稱姓,女(婦)稱姓。所以,不要貴賤。貴人有姓,賤人無姓。

姓氏與婚姻如此不同,所以同姓與共姓是有區別的。如果姓氏不同,婚姻可以通過;姓氏不同的人不能結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壹,不通婚,看貴族。註:“貴人有姓”:天子建德,生於賜其姓(如支姓)之地。夫若守其姓,則守其族,天下不絕拜之,無壹國無之。

姓氏:表明壹個人家庭血緣關系的標誌和符號。

來自同壹個祖先的後代被稱為氏族。姓氏起源於部落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主要作用是區分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方便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出現標誌著群婚制向血緣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裏程碑。

姓氏產生後代代相傳,壹般比較穩定,而姓氏隨著封建城市和官職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壹個人的後代中會出現幾個姓氏或者父子間不同的姓氏。姓氏和名字壹起構成壹個人的名字。

“姓,統壹其祖自考;姓不是他的後代分的。”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就以姓氏作為家族延續的象征。

姓是種族編號,姓是姓的壹個分支。自秦漢以來,姓氏開始融合。

參考:百度百科-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