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主要品種有山藥、人參山藥、棕山藥、紅薯、野山藥、日本山藥、日本大和張裕等。
盾葉薯蕷是壹種纏繞草本藤本植物。其莖通常為紫紅色,右旋,單葉,在莖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對生,至少3片葉輪生。葉片卵三角形至寬卵圓形或戟形,變異較大,長3-9厘米,寬2-7厘米,尖端漸尖,基部深心形,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常3裂至3裂,中裂片卵圓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側裂片耳形,圓形和近方形至長圓形。花單性,雌雄異株,形成細長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長2-8厘米,近直立,葉腋生2-8朵花,偶爾排列成圓錐形;花序軸明顯呈鋸齒形;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部花被寬卵形,而內部花被卵形且較小。雄蕊6;雌花序1 ~ 3生於葉腋。膠囊呈三角扁圓形或三角圓形,長1.2-2cm,寬1.5-3cm,外有白色粉末。種子著生於每個子房室中軸的中部,被膜質翅包圍。花期6-9月,結果期7-165438+10月。它的塊莖肉質,略呈圓柱形,長度可達100米,直徑2-7厘米,有灰褐色的外皮和須根。
栽培人參馬鈴薯的塊莖變化很大,有長圓柱形、圓錐形、球形、扁圓形和重疊形,或有各種分枝。圓錐形或球形塊莖通常有褐色或紫黑色表皮和紫色橫截面。其莖有4個窄翅,葉綠色或紫紅色,卵圓形至卵圓形,頂端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葉柄綠色或者紫紅色;雄花通常是2至數朵簇生或單生花,排列在花序軸上的圓錐花序中。蒴果長1.5 ~ 2.5厘米,寬2.5 ~ 4.5厘米。花期為11月至次年1月,結果期為次年12月至1月。藥材的名字叫胡愛山,又名梳條、方山藥。主產於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東、貴州、四川和雲南。其中福建和廣東的栽培量很大。
棕色盾葉薯蕷葉表面有明顯的網紋,莖有4 ~ 8條棱,莖、葉柄和葉脈常呈紅褐色。花期7月至65438+10月,果期9月至65438+10月。生長在海拔100 ~ 1950米的山坡、路旁、山谷、雜樹林或灌木叢中。分布於廣西、湖南、廣東、貴州、雲南、福建、浙江等地。
紅薯是長圓柱形的塊莖,幹了皮也不脫落。葉片
幹山藥
幹山藥
紙,寬披針形,長橢圓形。長4 ~ 14厘米,寬1.5 ~ 8厘米,尖端或尾尖漸細,基部變異較大,近截形,圓形,淺心形,寬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時戟形,耳稍展開。有時會重疊。蒴果呈三角形,扁圓形,長65438±0.5 ~ 3厘米,寬2 ~ 4.5厘米。花期為10至次年10,結果期為次年12至10。生長在海拔50 ~ 165438。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
野山藥又名盾葉薯蕷,葉短三角橢圓形,葉基深耳廓形。葉緣常3裂至3裂,薄,葉腋無珠芽。寶島臺灣省。
穿龍薯蕷葉三角形披針形,長圓形,狹三角形至長圓形,基部心形至箭頭形或戟形,有時近截形或圓形,葉緣無明顯3裂。雄性穗狀花序通常2至數枚或單枚在葉腋。蒴果長1.5 ~ 2厘米,寬1.5 ~ 3厘米。花期5月~ 65438+10月,結果期7月~ 165438+10月。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省、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在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日本每年對山藥的需求量約為85噸。
山藥的營養價值
1,脾胃,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壹味補益脾胃,是藥食兩用之品。脾陽虛和胃陰虛都可以吃。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厭食、乏力、腹瀉等疾病;
2.滋腎益精: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強身健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壹般為腎虛遺精、尿頻等癥狀。可以取;
3、肺和咳嗽:
山藥含皂甙和粘液,有潤滑、潤燥的作用,故能益肺氣,養肺陰,治肺虛、痰多、久咳不愈;
4、降低血糖:
山藥中含有粘蛋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飲食。
5、延年益壽:
山藥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上沈積,預防心臟病,達到益心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抗肝昏迷
近年發現山藥有鎮靜作用,可用於抗肝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