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位於巴生河和埃麥河的交匯處,面積243平方公裏,人口約654.38+0.5萬。北距檳城408公裏,南距新加坡395公裏,西距巴生港43公裏。壹般認為是中國人(葉)於1857年率領華南理工大學開埠。19世紀下半葉這裏發現了錫礦,吉隆坡也隨著錫礦產業的發展而迅速崛起。1880年,英國殖民當局指定吉隆坡為雪蘭莪州首府。1975年2月,吉隆坡脫離雪蘭莪州,劃為聯邦領地,作為馬來西亞的首都。
“吉隆坡”的馬來語意思是低窪潮濕的泥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它迅速發展成為壹個繁榮、美麗、整潔的現代化城市,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中心。市內主要景點有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吉隆坡塔、湖畔公園、胡姬花公園、國家博物館、國家動物園、獨立廣場、天後宮等,每年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
第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是吉隆坡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吉隆坡的黃金地段。它是KLCC的主要部分(其他建築包括東方文華酒店、休閑公園和惠春花園)。
該塔由美國建築師凱撒·佩裏設計,高451.9米,有***88層樓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之壹。41至42層由壹座長58.4米,離地高度170米的空中立交橋連接。該建築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築材料,表面材料有鋁合金、不銹鋼和鋼化玻璃。室內設計采用了伊斯蘭建築中常用的幾何圖案。1993於65438+2月開工建設,兩塔分別由韓國和日本建築公司承建,於1996年竣工,耗資約12億美元。從65438到0999,馬哈蒂爾總理主持了雙子塔的封頂和開放儀式。
1號塔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總部辦公樓,2號塔是供租賃的辦公樓。塔內中央空調系統以天然氣為能源驅動,並配有完善的消防和安防系統。塔底有綜合購物中心、交響樂音樂廳、畫廊、國家石油科學博物館等設施。雙子塔每年的維護費用高達4000萬令吉。
第三,新的行政中心(PUTRA JAYA)
1996年8月,馬哈蒂爾總理提出將布特拉建成馬鑫的行政中心。位於吉隆坡市和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相距約40公裏。整個布城占地廣闊,山巒起伏,景色壯美,70%是紅花綠葉相映的蔥郁地帶,環境幽靜宜人。所有建築都是沿著自然山體建造的。浦城公路很寬,最寬處有12車道,公路每壹段的燈柱都有不同的設計。隨著總理府於6月1999初建並遷入辦公,副總理府及眾多政府部門也陸續遷入。經過多年建設,新行政中心現已成為壹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新興城市。居住區、商業區、文化休閑設施、交通系統已基本配套,成為馬來西亞新的旅遊景點。布城的總理府、總理府、布泰拉教堂(可容納1000人同時祈禱)宏偉壯觀。
第四,馬六甲(Malacca)
馬六甲位於馬來半島西南端,瀕臨馬六甲海峽,距離吉隆坡147 km,距離新加坡245 km,總面積1650平方公裏,人口約60萬。首都馬六甲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港口之壹。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建於1403年。它曾經是馬六甲王國的首都,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和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1511被葡萄牙占領,1641落入荷蘭人手中,1786被英國占領,再次被荷蘭統治。1824年,英國和荷蘭簽訂合同,同意馬六甲由英國永久管轄,成為英吉利海峽的殖民地。二戰後加入馬來西亞。
馬六甲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系。明朝與馬拉加王國的政治和貿易關系有了很大發展。1405年,馬六甲蘇丹帕拉梅斯瓦拉(PARAMESWARA)率領500名追隨者來到中國,由尹清特使謁見皇帝。明朝皇帝成祖封貝利米蘇拉為馬拉加國王,賜下書信和印章,並應貝利米蘇拉的要求為該鎮刻下石碑。碑於1409年由鄭和運至馬六甲,立於三寶山上(碑現下落不明)。鄭和七下西洋,五次停留馬六甲。從1411到1433,貝裏穆拉及其後裔多次訪問中國。根據馬來歷,明成祖將漢麗寶公主嫁給蘇丹曼蘇爾·沙阿(1458-1477),並派500名宮女定居在壹座名為DEN CHINA的山上,意為華人區。武吉CINA由此而來。因為鄭和多次在此停留,中國人稱之為武吉中國。
農業和商業是馬六甲的傳統產業。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旅遊業和工業的發展。在城市西北郊13km的海邊有壹個深水碼頭。郊區雅沙漢山是馬來西亞橡膠種植的發源地。馬六甲的手工藝品也很有名。
五.馬六甲的市政廳和教堂
荷蘭紅房子建於1641和1660之間。它是荷蘭殖民者在遠東留下的最古老的建築。紅樓是當時的荷蘭殖民政府用專門從荷蘭運來的紅磚修建的。它最初被命名為STADTHUYS,或總督辦公室的意思,俗稱“紅房子”,壹直是殖民者的行政中心。從1987開始,馬六甲州政府把紅房子從行政中心改造成了歷代州政府的歷史展覽館,現在是歷史和人文的博物館。紅樓旁邊的天主教堂建於1753,是荷蘭殖民時期的典型建築,也是紅磚砌成。教堂裏有手工制作的長椅、黃銅聖經和畫在琉璃瓦上的“最後的晚餐”。
6.馬六甲的聖保羅山。
聖保羅山又稱“馬六甲升旗山”,因聖方濟於1548年在此山上修建聖保羅教會學校而得名。聖弗朗西斯牧師隨後赴中國和日本傳教,於1552年在中國逝世。第二年,他的遺物被運到馬六甲,安葬在聖保羅教堂。據說聖保羅教堂是遠東最古老的教堂。17世紀初,葡萄牙與荷蘭爭奪馬六甲,山上建築毀於戰火。聖保羅山俯瞰馬六甲海峽。
7.馬六甲巴巴娘惹文化博物館。
從明朝開始,中國人開始向馬六甲移民。因為壹開始華人移民中女性很少,男性華人被迫與當地人通婚。“巴巴”和“娘惹”是馬六甲華人與當地女性通婚後所生的男女後代。他們在心理上和傳統上仍然非常中國,他們的語言是馬來語,帶有中文詞匯。它的建築風格非常講究雕刻。該館是壹座曾姓私人博物館,全面展示了當時的日常生活。
八、獨立紀念(proceedings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
成立於1912,原名馬六甲俱樂部,主要展示馬來西亞(當時的“馬來亞”)獨立鬥爭時期的珍貴文物。馬來西亞第壹任總理拉赫曼在這棟大樓的陽臺上宣布馬來亞獨立“默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