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面:指以乙炔、氧氣或丙烷、氧氣、液化石油氣、氧氣為燃料產生的高溫火焰制成的粗糙表面飾面。有少數石頭不能火烤加工或者加工效果不好。由於火的作用,可以將石材表面的壹些雜質和低熔點成分燒掉,從而在表面形成粗糙的光潔度,摸起來會有壹定的刺痛感。燒面的加工對石材的厚度有壹定的要求,防止石材在加工過程中破碎。壹般要求厚度至少2CM,部分石材要求更高。另外,有些材料在燃燒的過程中會變色,比如銹石(G682),燃燒後的銹石會呈現出壹定的淡紅色,而不是原來的黃銹色。
燃燒表面的特點是表面粗糙自然、不反光、加工速度快等。,常用於外墻幹掛。
燒面處理主要適用於含有應時成分的結晶石材,如花崗巖、角閃石等。這種石頭,在高溫火焰的快速噴射下,表層的結晶部分瞬間膨脹剝落,更加自然。然而,在用火焰處理石材表面時,沒有專門的火焰處理裝置,而是用通常火焰溫度為300℃,噴射速度為1200m/s的火焰切割機或穿孔機憑經驗處理石材表面,因此很難很好地控制噴射速度和火焰溫度。但是,在上述極快的噴射速度和極高的火焰條件下,只加熱石材的表層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不僅表層,而且管轄的內層都可能被高溫加熱而熔化、變質、變色,不僅達不到火焰加工的預期效果,還會破壞石材固有的自然顏色。
花崗巖燃面技術成敗的關鍵在於控制噴塗速度和火焰溫度。因此,反復實驗證明,石材表面的噴塗速度和火焰溫度分別控制在400 ~ 1000米/秒和2000℃ ~ 2500℃的範圍內。
這種裝置主要由細長的鋁金屬、用於產生火焰射流的火孔、燃燒室功能和噴嘴組成,噴嘴安裝在其後端。由於火焰噴嘴處於超高溫,其周圍沒有水冷環形冷卻室(圖中未標出)。當通過火焰處理裝置處理石材表面時,將壓力容器調節到所需的壓力,通過氧氣供應管供應氧氣,通過泵加壓,通過燃料供應管供應燃料,例如煤油,通過壓縮空氣供應管供應由壓縮機加壓的壓縮空氣,然後通過每個供應管頂部的噴嘴點燃混合物,在噴嘴中燃燒, 快速噴射高溫火焰,使其保持壹定的傾斜度並與待加工的石材表面接觸,表層被剝離。
此時將燃料(煤油)、氧氣和惰性氣體(壓縮空氣中的氮氣)的體積比調整為1:1:1,形成噴射速度為400 ~ 1000 m/s,溫度為2000℃ ~ 2500℃的火焰。
當火焰被斜體噴到石材表面時,與火焰接觸的石材表層的晶體瞬間膨脹,晶格膨脹,導致振動,從位於表層的晶體上剝落。因此,通過以適當的速度平行移動加工設備或石頭,可以在石頭的整個表面上形成微波凹凸,並且可以獲得梨形單板。根據待處理石材的礦物成分,在400 ~ 1000 m/sec註射速度、2000℃ ~ 2500℃火焰溫度的條件下,適當選擇石材表面進行處理,剝離性好,受熱不變質變色。
在合適的噴射速度和火焰溫度條件下,有效加熱石材表面並將其剝離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不會因高溫而變質變色,能形成非常漂亮的梨形表面。因為只加熱石材表層,不會對整個石材產生不良影響,不會出現熱變形、開裂、脆化等現象。
石材的燒制主要用於有晶體的石材,且晶體顆粒較小,國內花崗巖大多可以燒制,如:國產603、602、杜鵑紅、654等。而線條較大、線條誇張的進口石則不能燒,如那不勒斯、波爾多紅、印度金麻、波斯洋麻等。,而那些晶體顆粒大的就不適合燒了,比如安哥拉棕、棕珠、棕鉆。
石材燒後的效果顏色會比光面的淺,而且燒後的紋路和光面的差別很大,或者根本看不出來是哪種(噴水就能看出紋路),所以如果想燒幹掛石材,最好選擇國產石材。
原因很簡單:
1,進口花崗巖比國產花崗巖貴;
2.大部分主色相同的石材,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表面效果都差不多,所以還是選擇表面光滑的進口石材比較好,做火或者荔枝面有點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