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其實並不是壹個只有大人們才會涉及到的詞,孩子與人交往、和長輩相處、結交朋友、承認錯誤等等都是社交的初步表現。孩子能不能夠從小培養起良好的社交行為,對他們日後的成長至關重要。我整理了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七本繪本書籍,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七本繪本書籍11、《咪咪卡,別怕》——關於友誼
這是《小鼠米克快樂成長繪本》這套書中的壹本童書。米克和咪咪卡壹起到海邊度假去了,但是咪咪卡不能碰水,米克又不想在自己遊泳的時候留下咪咪卡壹個人,也許咪咪卡可以和別的家庭壹起玩,但是米克有勇氣去交新朋友嗎?
通過《小鼠米克--學會結交朋友》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孩子世界真的非常簡單。他們是很容易就能夠交往的、並很快能成為好朋友。在陌生環境中接觸陌生人然後成為朋友也是很自然的壹件事情。
2、《利勒比找到壹個好朋友》——關於好友
這是壹個溢滿濃濃愛意的故事。利勒比遇到了小羊,並和他壹起經歷了壹次激動人心的探寶之旅。他們***同體驗了壹次又壹次的冒險,並克服了壹個又壹個困難。最終明白:好朋友才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寶藏!
教會小朋友找到好朋友,有朋友與他玩是快樂的事。
3、《我有友情要出租》——關於分享
孤單寂寞的大猩猩不知道該怎樣交朋友,於是想到了“出租友情”的點子,這樣壹來,不僅有朋友陪自己壹起玩耍,而且還有錢賺,壹舉兩得。剛巧,咪咪出現了,她正好沒有玩伴,馬上租下大猩猩陪自己玩,他們玩得很痛快。接下來,咪咪每天都來租友情,他們越玩越開心。
這壹天,大猩猩特地沒帶裝錢的小背包和計時用的沙漏,反而準備了好吃的餅幹要和咪咪分享,誰知咪咪卻搬走了,留給大猩猩難忘的想念。後來,大猩猩又開始出租友情了,不過,這壹次他特意強調了是“免費”出租,因為他已經領悟了友情的真諦,明白了友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買賣的。
4、《受人冷落》——關於被冷落
每個人在成長路上都不可避免會遇到受人冷落的時候,或是被壹些喜歡表現的孩子嘲笑的事。學會如何面對排斥和拒絕,是成長的必修課。
5、《富蘭克林還相機》——關於謙讓
富蘭克林撿到壹個相機。相機可真漂亮,能拍出好多有趣的照片!富蘭克林心想,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得趕緊把相機還給它的主人。可是,相機上沒有名字,到哪兒去找相機的主人呢?
拾金不昧是壹種優秀的品格,撿到別人丟的東西,應該主動把它還給失主。
在故事中:小烏龜富蘭克林因為霸道而失去了朋友,認識到錯誤的富蘭克林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後又重新贏得了友誼。
6、《鴨子說“不可以”》——關於包容
這是壹本關於包容的繪本故事書。《鴨子說“不可以”》:大白鵝要離開幾天,便讓鴨子來代做池塘的管理員。鴨子很神氣,到處指揮起池塘的居民們來。他不許蜻蜓在池塘上空飛,不許青蛙跳水,不許翠鳥在池塘釣魚。
為了讓大家都遵守他的命令,鴨子在池塘裏豎起了許多告示牌。之後,大家都覺得池塘待不下去了,於是紛紛離開。鴨子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他又豎起了壹塊新的告示牌,歡迎大家再回到池塘來居住。
7、《弗洛格和陌生人》——關於接納
我們常常會碰到外表、性格和習慣跟自己不壹樣的人。這個時候,不要壹味地排斥、疏遠他(她),試著慢慢地觀察和了解,妳就會發現他(她)的優點。說不定最後妳們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七本繪本書籍201
第壹本是《和甘伯伯去遊河》,作者是英國作家約翰·伯寧罕,中譯本中林良翻譯的比較好。這本繪本曾經獲得過1970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壹般來說比較適合四五歲的孩子看,但是現在豆豆的社交能力明顯偏弱,所以我比較傾向於先從比較基礎的看,於是推薦了這本繪本。繪本主要講的是甘伯伯撐著船去遊河,遇到了很多小朋友和小動物,他們都要求上船,於是甘伯伯便答應了他們。壹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能夠遵守坐船的規矩,但是過了壹會兒就都忘了,於是在他們的打鬧中船翻了,大家都掉進了水裏。不過甘伯伯並沒有責怪大家,而是領著大家遊到了岸邊,曬幹了衣服和身子之後還邀請他們到他家喝了茶,並且提議過幾天再來坐壹次船。
這本繪本好就好在裏面沒有說教,而是通過讓孩子看到後果來讓他們了解到規則的必要性。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壹場愉快的`社交活動首先就得需要大家都學會遵守規則,在規則的基礎上進行社交。因此要想提高豆豆的社交能力,首先就得讓他意識到這壹點。
02
第二本是《我是彩虹魚》,作者是瑞士作家馬克斯·菲斯特,中國的彭懿翻譯的。這也是壹本非常好的繪本,曾經榮獲1993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同樣是比較基礎的類型。本書講的是壹條非常漂亮的彩虹魚全身都有閃光鱗片,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交到很多朋友,總是孤零零壹個人,因此很郁悶,她不明白為什麽大家都不喜歡和她交朋友。後來在章魚奶奶的啟發下,彩虹魚把自己身上的閃光鱗片分給了那些羨慕她的小夥伴們,給自己只剩下了壹片閃光鱗片。最後彩虹魚和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每天都快樂地壹起玩耍。
這本繪本的主要作用就是教豆豆要學會分享,這樣才能夠交到朋友。壹般來說,小孩子都是不會分享並且不願意分享的,所以這本繪本對於提高豆豆的社交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03
第三本繪本是《南瓜湯》,作者是英國的海倫·庫柏,中國的柯倩華翻譯的,曾榮獲1998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這本繪本主要講的是鴨子、松鼠和貓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都在壹起做南瓜湯,其中貓負責清洗和切南瓜,鴨子負責在湯裏邊加鹽,而松鼠則負責攪拌南瓜湯,他們三個各司其職,做出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但是有壹天,鴨子不想再負責給湯倒鹽了,而想和松鼠換壹換,去負責攪拌湯,但松鼠並不想換,於是他們三個好朋友便吵了壹架,鴨子壹氣之下離家出走了!這下可怎麽辦呢?
這本繪本視角獨到地講述了朋友間因為壹個人自作主張想要改變分工,而導致朋友關系破裂的狀況,用壹個開放式的結局,帶給孩子們關於朋友、合作的思考。朋友之間出現矛盾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怎麽處理這種矛盾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能不能處理好這種矛盾也是壹個人社交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因此要想提高豆豆的社交能力,這本繪本的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
04
第四本繪本是《同桌的阿達》,由日本作家武田美穗創作文本,香香進行繪制,並由蒲蒲蘭進行翻譯,曾榮獲日本繪本獎。繪本主要講的是美穗因為不想去上學所以逃學到公園去玩,結果被同學阿達發現,然後阿達便向老師打小報告告發了美穗的逃學行為,除此之外還做出了在桌上畫線、恐嚇美穗等壹連串行為,這讓美穗害怕不已。直到有壹天,阿達折斷了美穗最心愛的鉛筆,美穗壹氣之下朝他狠狠丟了壹塊橡皮之後便趕出了教室。原來美穗之所以不想去上學並不是因為不想學習,而是因為害怕見到經常欺負她的小男孩阿達。不過後來在經歷了壹系列事情之後,美穗和阿達最終走向了和解,還成為了好朋友。
遇到壹個經常欺負自己的同學怎麽辦?我想很多人在童年時代都遇到過這樣壹個問題。這本繪本的主要作用其實並不是為了教會豆豆怎麽處理這個問題,更多的是為了引起豆豆的思考,不管最後豆豆得到的答案是什麽,這個思考的過程都會在無形中提高豆豆的社交思維。因此我認為這本繪本還是非常需要讀壹讀的。
05
最後壹本繪本是美國作家約瑟夫·洛的《再來壹只老鼠》,譯者是白鷗,本書曾獲得1981年的凱迪克銀獎。這本繪本有點類似於放大版的貓和老鼠,通過老鼠、貓、獅子、鱷魚、狗、狼等動物之間壹物降壹物的“食物鏈真人秀”,生動展示了社交規則和社交活動,是壹本非常生動的社交教科書。
這本繪本可以放在最後讀,因為涉及到的社交規則和社交活動都比較復雜,需要在豆豆有了壹定的社交意識之後再讀。不過裏邊的描述都非常貼近實際,對於豆豆的社交能力提高會很有幫助,所以我極力推薦多讀幾遍,甚至家長也可以壹起讀壹讀,絕對讓人受益匪淺。
通過這五本繪本的閱讀,基本上就可以幫助豆豆確立起對於社交的基本認識。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再通過參加實際的社交活動,豆豆的社交能力便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
06《蠶豆大哥和長豆角 》
內容簡介:
蠶豆大哥他們發現了壹個奇怪的東西,長長的,拉啊拉,怎麽也拉不到頭,裏面還骨碌碌跑出了好多小豆子。原來,他們是豇豆。
蠶豆大哥覺得自己的床很大、很氣派,豇豆兄弟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的床可比蠶豆大哥的長多了。
蠶豆大哥和豇豆兄弟都不服氣,要比試比試,看看到底誰的床更好!誰能首先滑下山坡?誰能先渡過水窪?緊張的比賽開始了……
07《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們》
內容簡介:
《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們》收錄了畢翠克絲波特的全部作品,包括《小兔彼得的故事》《小松鼠納特金的故事》《格羅斯特的裁縫》等二十三篇童話。
和《阿利達普利的童謠》《塞茜莉琶絲莉的童謠》《三只小老鼠》《小兔子的聖誕晚會》四篇童謠,其中童話《狡猾的老貓》《狐貍和鸛烏》和童謠《三只小老鼠》《小兔子的聖誕晚會》是作者生前未出版的作品。
二十七篇美麗的童話(童謠)各具異趣,字裏行間洋溢著友情和愛心的溫馨,七百多幅精美的圖畫逐頁插配,相成趣,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