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有了更多的期待,比如長壽、長壽,甚至長生不老。這些古老的話題再次擺在人們面前。與以往的朝代不同,在過去,這些願望似乎是奢侈的,它們是高僧、世俗專家和權貴的專利。今天,普通人也有資格擁有這些願望。
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安靜的小鎮,都能看到風格各異的養生館。
各地發展起來的保健中心似乎在告訴人們,保健時代已經到來。
雖然養生館隨處可見,但很多人還是很苦惱,表示很難找到對自己健康長壽有幫助的地方,很難找到真正的養生館。
因為,各地發展起來的養生館95%都是足浴桑拿店,是年輕人和中年人放松的地方,並不是真正的養生館。剩下的5%的健康中心基本上只是壹些公司掛出來宣傳自己產品的壹個頭銜,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東西。這些所謂的養生館只關心如何推廣產品,不知道如何養生延壽。收集的養生知識大多是道聽途說,很難養生。
國內對養生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沒有壹家養生館能真正滿足養生需求。
中醫養生是集治療和保健於壹體的養生工程。它是我國古代醫學的延伸,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從人口老齡化來看,老年人已經成為壹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並且增長迅速。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指出:“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人口轉變。從現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從約6億增加到近50億。未來50年,發展中國家的老年人數量將增加到4倍。”今年年初,全國老齡辦發布《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與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6543.8+43億,2065.438+04年將達到2億,2037年超過4億,2056.5438+0年達到最大值。目前,我市老年人口8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4%以上。未來20年左右是我市人口加速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萬,占總人口的26.4%。老齡服務業是老齡事業的組成部分。中央《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要求:“逐步建立以福利、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法律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比較完善的老齡服務體系,切實提高老年人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筆者認為,發展養老服務業,培育和完善養老服務業市場,可以更好地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愛”的方針。能夠體現老齡事業的市場化、社會化、多樣化和福利化的特征;我們可以將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結合起來,降低政府發展老齡事業的成本,從而更好地向老年人傳遞價值,促進他們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