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判斷脾虛?這些10癥狀妳應該知道!

如何判斷脾虛?這些10癥狀妳應該知道!

有家長朋友問:“為什麽我的孩子總是感冒?”“為什麽我的孩子總是比其他同齡孩子矮?”“為什麽我的孩子總是臉色蠟黃?”等等,其實我們需要給家長介紹的是,這些問題很可能是脾虛引起的。?

給妳總結壹下,脾虛的孩子大概有這麽多表現:

脾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如果脾虛,食物無法運化,孩子總是不想吃飯,胃口不好。原因很多,比如經常積食會導致脾虛,進而加重積食;此外,經常使用壹些藥物,如抗生素,也會導致脾胃受傷,脾虛。通俗地說,就是抗生素殺死了腸道內的有益菌,導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問題。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孩子。所以,當孩子經常沒有食欲,不想吃食物,吃了肚子就脹,就要考慮是不是脾虛了。

脾虛的孩子,無法將津液運化和輸送到大腸,就會導致便秘,尤其是脾陰虛的孩子,尤其是便秘,因為毒素在體內堆積,無法反復排出和吸收,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很多身體上的問題。脾虛也會引起孩子腹瀉。這是因為脾虛無法運化食物,所以有的孩子壹吃就拉。而且,他們的大便裏經常會有消化的食物。這是因為脾虛不能分解食物。古人稱此為“五谷不全”。這樣的孩子壹定是吸收功能差,所以會出現營養失調。

中醫認為脾屬土,肺屬金,金生於土。也就是說,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能夠吸收營養,肺的抗邪能力才能得到保證。所以,經常有家長問我:“為什麽我的孩子總是感冒?”這個問題我會反復回答:“大家壹定要多了解中醫。這樣的孩子需要補脾,讓他們足夠健康,不再經常感冒。”這個道理估計我還要繼續講下去。希望家長朋友們壹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只求壹個感冒藥方,要解決根本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因為營養不足,孩子會比同齡人矮。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有的比班裏最矮的同學還矮。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營養不足造成的,而家長們似乎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想盡辦法給孩子做各種好吃的,多給孩子吃。這是因為我不懂中醫的道理。孩子的脾胃已經很虛弱,無法運化食物。妳吃得越多,妳運輸食物的能力就越弱。結果堆積在壹起,導致積食,然後脾虛。所以這個時候要先補脾胃使之強壯,再吃食物吸收營養。

中醫認為,各種濕腫都屬於脾。如果孩子脾虛,吃進去的營養吸收不了,廢物排出不了,就非常容易在體內積聚,形成痰濕。所以這樣的孩子會形成虛胖的狀態,看起來胖胖的,但是壹運動起來就會氣喘籲籲,渾身是汗。這樣的孩子在生長發育上也會有問題。而且濕氣重的孩子容易出現濕疹等皮膚問題,這也是困擾家長的壹個重要問題。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和脾虛關系密切。

脾胃虛弱,脾土不足,肺金自然會出現問題,使肺的抗病能力下降。這樣的孩子往往冷風壹吹就開始咳嗽,更容易感冒。感冒好了,咳嗽往往揮之不去。有的孩子甚至可以咳嗽兩三個月。這時候父母往往特別著急,想盡辦法給孩子開各種所謂的“止咳”藥。但是要知道脾虛是根本,所以這個時候要補脾胃,增加肺氣。

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肝主疏泄,與情誌有關。如果肝木有問題,就會影響脾土。反之,脾土虛弱時,肝木也容易出問題。這叫“土弱木搖”。現在,我們看到脾虛導致的情緒緩解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很多抽動障礙的孩子在調理脾胃後,病情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中醫認為,氣有固液之功,因脾氣肺氣虛而固液。氣虛不能固津液,稍動就出汗。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剖腹產,生下來的時候肺部缺少了壹個重要的運動部分,沒有被分娩口擠壓。所以剖腹產的孩子有壹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稍微運動壹下就會出汗,這就是肺氣不足。另外,脾陰不足的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出汗,稱為盜汗。

中醫說“脾在津液中”,孩子脾虛時容易“流涎”,經常流口水。尤其是睡覺的時候,很容易流口水。

同時,如果孩子在睡覺時,眼睛總是閉得很松,半睜著眼,也是脾虛的表現。中醫兒科學的創始人、宋代名醫錢乙說,這叫“睡以露目”,主要是脾對應眼瞼。

中醫認為脾主肉肢,所以脾虛的孩子會四肢瘦弱,身體虛弱。同時,脾臟的顏色是黃色的。如果脾虛,土色就會遍布體表。所以脾虛嚴重的孩子,臉色蠟黃,無光澤。我們亞洲人皮膚黃,但是是淡淡的紅黃,應該不是枯黃。所以家長壹旦看到這樣的孩子,就要考慮是否補脾了。

在我看來,小兒推拿的方法非常適合我們家長學習和操作,比如捏脊,如果能堅持下來,對小兒脾胃的恢復特別有利。方法很多,如推脾經、搓四橫條、搓門、搓內八卦、搓腹等。這些方法都有消食健脾的功效。因為孩子的經絡比較敏感,只要家長認真學習和做,對孩子脾胃的恢復是非常有利的。

簡而言之,孩子是我們家庭和社會的未來。我們希望孩子能有壹個健康的脾胃和強壯的身體。這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想出各種方法來保護兒童。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全世界的孩子越來越健康!

——摘自《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