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紋蛙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虎紋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低於4℃或高於35℃時易致死。當溫度低於12℃時,停止進食冬眠,春季溫度上升到16℃時,冬眠結束。當年的蝌蚪6個月後(5-10個月)可以長到150g左右。虎紋蛙的營養和肉質可與棘胸蛙相媲美。現在棘胸蛙數量少,人工養殖難度大。只有虎紋蛙能代替它。
壹、選址和建設
1.選址:宜安靜,給排水方便,水質無汙染,易於管理,面積以20平方米為最佳。
2.越冬池:施工時保水能力壹定要好,否則冬季水位低,池水幹燥時,虎紋蛙會因缺水或凍害而大量死亡。最好用水泥池,深度要在1.5m以上,水位保持在1m左右。應在水池中間修建壹個占地約1/4的休息平臺,或壹個漂浮在水面上的簡易休息平臺。壹些隱蔽的設施,如稻草、碎石、竹筒等。,應該放在池底供虎紋蛙躲避和冬眠。
3.產卵池和孵化池:面積最好在2平方米,這樣可以少放幾組親蛙,避免相互幹擾。產卵後,親蛙可以被捕獲並用作孵化池。池深約1.5m,水位可根據需求調整,即0.2-1m。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建壹個泥塘。如建泥漿池,周邊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持池體清潔無汙染。同時要保持安靜,否則會影響親蛙的產卵和受精卵的孵化。
4.蝌蚪池,變態池:采用臺階式或斜坡式,高差約為0.2-0.3m,這樣,池塘的水位隨著蝌蚪的變態而逐漸降低,留下壹部分土地供幼蛙變態棲息。
5.幼蛙和成蛙養殖池:有條件的可以建壹個水泥塘。如果用土池,池壁要襯壹層塑料薄膜,池的壹端略高於另壹端,便於排水和清洗。養幼蛙的時候,高端的可以當餌桌,不用水淹。水池深度約0.5m,但四周要有高度為1m的圍欄或圍網,圍網要略微傾斜入池,以防逃逸。
二、飼養方法
1.親蛙的繁殖:經過壹個冬眠,當4月初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親蛙就會開始覓食。此時應投餵蚯蚓、蠅蛆等活餌,使親蛙早日恢復體力,有利於下壹階段的繁殖和孵化。
2.繁殖和孵化:繁殖和孵化技術是虎紋蛙繁殖的關鍵技術。當水溫升至16℃以上時,應做好繁殖前的準備工作,即先對已建成的產卵池和孵化池進行消毒,然後註入淡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水溫。壹切準備就緒後,就可以把青蛙父母從越冬池中移走了。取出後要用5 mg/L高錳酸鉀沐浴5分鐘,然後移至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下,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3天即可成對產卵。如果親蛙成熟,溫度高,往往是進入產卵池後2-16小時。每天早上8點以後要觀察產卵池。當卵塊充分吸水膨脹後,要撈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的最適溫度為25℃,同時要有足夠的氧氣。孵化時,最好讓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沈入池底,應將其移開,避免與池底粘連,導致底部受精卵缺氧,影響孵化率。
3.飼養技術:蝌蚪養殖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餌料質量高,種類多。餵食量隨著蝌蚪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每天餵食兩次。前期以人工培養浮遊動物和蛋黃為主,中後期以紅蟲為主。剛變形的幼蛙的視覺和嗅覺還沒有完全適應陸地生活。此時應投餵活餌,如蚯蚓、蠅蛆等,5-7天後逐漸投餵切碎的魚、蚌肉、螺肉,再慢慢加入青蛙飼料,最後全部投餵青蛙飼料。定點投餵: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水池中,在其上方預留覆蓋池底面積L/4-1/5的土地作為投餵場所或固定的投餵臺,投餵量基本在2小時內吃完。
三、日常管理
1.虎紋蛙有壹個壞習慣,就是吃多吃少。他們要壹次養夠同樣大小的青蛙,2-3個月後把大的分開。
2.虎紋蛙白天打洞,所以要在池邊設置隱蔽的地方,比如種植水生植物或者在池底放上碎石和竹筒。幼蛙最怕報警和強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在幼蛙的管理中,要註意保持池內環境的安靜,白天要采取遮光措施,避免強光和暴曬。
3.及時清除吃剩的食物和糞便,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新鮮,減少疾病的發生。
4.青蛙飼料的顆粒大小要能壹口吞下;青蛙飼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在38%以上。
5.做好防暑降溫和越冬工作。天熱的時候要加水,水池裏要放入水葫蘆,搭起遮陽棚,噴冷水降溫。冬天要註意保暖,防止凍傷。
第四,疾病控制
紅腿病癥狀:個體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弱,腹部腫脹,口腔和肛門有血性粘液。發病初期後肢趾部紅腫有出血點,很快蔓延至整個後肢。
防治:(1)將病蛙收集在水池中,用慶大黴素浸泡,劑量約為50-150 mg/L,1次/天,連續3天;(2)如果青蛙還能進食,可以在飼料中摻入抗生素,同時加入保肝的多種維生素,連續餵養3天。
氣泡病的癥狀:壹般發生在蝌蚪階段,腹部腫脹,消化道聚集大量氣泡。防控: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換水,保持水質新鮮。此外,鹽15g/m3可以添加到養殖池中。腸胃炎癥狀:病蛙食量明顯減少或停止進食,在池中癱軟無力。當它被抓住時,它會縮著頭,弓著背。解剖顯示胃表面有樹枝狀充血,胃黏膜出血,腸壁發紅,胃腸道排空。
防治:飼料中添加鹽酸小檗堿4g/kg飼料或氟酸2g/kg飼料。
蝌蚪期以昆蟲為主要天敵,幼蛙期和成蛙期以蛇、鼠為主要天敵。
預防:(l)關閉進水井,進水口要用篩網過濾,防止有害生物的卵或幼蟲隨水進入水池。(2)養殖池的池壁應光滑,以防止有害生物的棲息和繁殖。還可以在養殖池外飼養壹些鵝、貓等家禽家畜,驅趕和消滅蛇、鼠等敵人。
此信息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