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我也是。我今天沒吃午飯。我晚上吃點水果就好了。”
這個對話熟悉嗎?現代人對自身形象的管理已經到了非常苛刻的程度。女生更瘦,甚至為了減肥,可以很長時間不吃主食和正餐。
這個方法看似可行,因為如果妳晚上不吃東西,就意味著妳壹天攝入的熱量大大下降了,攝入的熱量不變,但攝入的熱量減少了,相當於減肥了。
但是,不吃晚飯可以減肥,但也有壹定的風險。經常不吃晚飯會有什麽後果?醫生提醒:如果有四種現象,請停止節食。
不吃晚飯確實可以減少能量攝入,但為了維持生存能力,身體會繼續分解之前儲存的糖原和脂肪。長時間下去,人體內的血糖會越來越分解,但血糖得不到有效補充,就會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會導致我們大腦的支持力度不足,然後大腦的功能會有壹定程度的下降。很多人會出現頭暈心慌的癥狀。出現這種情況時,請吃壹塊巧克力或者含糖的東西,可以有效改善。
不僅會感到頭暈,如果身體壹直處於低血糖狀態,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獲取能量。這是妳身體的代償機制,會導致妳身體主要器官蛋白質不足,加速身體衰老。
所以,如果妳覺得自己最近老是頭暈,並伴有明顯的衰老,比如頭發變黃,皮膚變皺,那就要註意不要再吃晚飯了。
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它通過分泌胃酸來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如果胃裏沒有食物,它的胃酸分泌就不會停止。到了晚上,我們的胃酸分泌越來越多,當胃酸達到壹定量時,就會刺激我們的胃壁。
很多人會覺得肚子疼,燒心,這是胃酸的刺激造成的。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也會傷害我們的胃黏膜。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胃穿孔、胃潰瘍的問題。
所以,如果我們的胃開始不舒服,就要趕緊停止不吃晚飯,不要縮短胃的壽命。
壹日三餐是老祖宗留下的好習慣,有壹定的道理:午餐和晚餐的間隔時間大約是六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們的胃基本可以消化食物,所以到了晚上,肯定會餓。
如果饑餓感持續存在,就會刺激我們的大腦皮層,使我們的神經極度興奮,促使我們去找東西吃。我們餓的時間越長,吃東西的欲望就越強烈。當妳終於入睡時,妳會發現睡眠質量下降了。
此外,妳可能會在半夜餓醒。如果長期失眠,睡眠質量差,就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最可怕的是,妳的饑餓會促使妳第二天吃得更多,妳辛苦和饑餓的結果就白費了。
科學研究表明,當人體處於饑餓狀態時,無法集中精力做事,人的註意力會轉移到對食物的欲望上。這個時候,哪怕是壹點食物的味道都會讓妳遐想。
這壹點,我在學校的時候應該深有體會。高中的時候,早上有五節課,從7點半開始,壹直到12點。壹般到了第四節課,學校食堂開始做飯。這個時候,被我們批評的學校食堂的飯菜就會變得特別香。這是身體最原始的欲望。
同樣,不吃晚飯也會導致我們註意力無法集中,會不斷地想著吃東西,嚴重降低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1.吃晚飯,但是可以少吃。俗話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少吃。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到了晚上,我們的腸胃蠕動會減弱。此時不宜吃太多食物增加胃腸道負擔,但如果不吃,就無法應對晚上的能量消耗,所以晚餐盡量少吃。
2.早點吃晚飯。很多人八九點甚至十點吃晚飯。壹般來說,當他們饑餓的時候,人們已經失去了理智。只要有好吃的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就會吃完。所以晚飯吃得太晚對身體不好。
3、晚上不宜吃宵夜。宵夜是讓人發胖的罪魁禍首。晚上七點以後,“吃多少就長多少”,因為晚上是能量儲存的主要時間段。這個時候吃食物就是為脂肪提供能量。
最後,晚餐最好不要不吃,但是可以吃早餐,少吃,這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