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
對於人體來說,水是重要的組成成分,占身體質量的40-60%,大量存在於尿液、血液、消化液和細胞內外液中。
功能: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參與體內壹切代謝活動。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在新陳代謝中都產生水。
2.蛋白質
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元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由肽鍵連接在壹起的大分子,形成壹定的空間結構。由於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有無數種不同功能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壹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正常成年人,蛋白質的含量為16%-20%,壹個70kg的健康成年男性含蛋白質約11.2-14.0kg。人體內的蛋白質處於不斷分解和合成的動態平衡中,從而達到組織蛋白質不斷更新和修復的目的。腸道和骨髓中的蛋白質更新很快。
功能: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是生命中最豐富的有機物。蛋白質約占人體體重的1/5,是人體最重要的生命物質。蛋白質有很多種。保守估計,人體內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有不同的功能。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和體液的主要成分,也是體內酶、激素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其次是供能,占總能量的8%-15%。最重要的功能是維持人體組織的更新、生長和修復。
3.脂質
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是壹類不溶於水但溶於有機溶劑的化合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如n-6系列的啞油酸(LA)和n-3系列的亞麻酸(LNA),亞油酸可以衍生自各種n-6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
亞油酸在體內可以轉化為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所以亞油酸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也可以來源於多種n-3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功能:
脂類是儲存和供應能量的重要物質。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類供給,每克脂肪在體內完全氧化分解時可釋放37.7千焦的能量。糖不足時,體內主要能量來自脂類。
脂類是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人體的腦神經、腎臟、血漿等組織中含有大量的脂質,磷脂、糖脂、膽固醇等脂質也必然參與生物膜的形成。此外,壹些維生素的吸收依賴於脂類。
脂類可以轉化成許多重要的代謝物。脂質分解代謝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必需脂肪酸;膽固醇可以轉化為膽汁酸、維生素D和類固醇激素。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壹直被定義為分子式為Cn(H2O)n的壹類化合物,即C: H: O的摩爾比為1: 2: 1。這個定義不包括糖醇、低聚糖和多糖。根據FAO/世衛組織專家組(1998)的建議,碳水化合物按其聚合度(即單體數量)分為三組:糖、低聚糖和多糖。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是三大營養素中最便宜的營養素,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功能:碳水化合物除了提供能量外,還有壹些其他特殊的生理活動。比如肝素可以抗凝,參與DNA和RNA的組成,還可以決定人體的ABO血型。此外,人體免疫細胞對外來入侵者的識別也與糖有關。
5、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根據其特性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c
作用:水溶性維生素的主要作用是充當酶的輔酶(酶的活性所必需的物質)。脂溶性維生素不是作為酶的輔酶,而是參與其他重要的身體功能。維生素是人體健康的基本元素。壹旦缺乏維生素,就會發生相應的疾病。
6.礦物
礦物質人體內除碳、氫、氧、氮以外的元素稱為礦物質,包括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它們本身並不提供能量,主要是在組成人體物質和調節體內生理生化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功能: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酶和維生素的必需活性因子。構成或參與激素的作用;參與核酸代謝。
體內的p和Ca會形成羥基磷灰石形成骨骼,是人體的脊梁。遊離鈣存在於細胞外液和血液中,維持骨骼肌和心肌的興奮狀態,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7.食用纖維
對於膳食纖維,主要分為不溶性纖維素和水溶性纖維素。它包括多糖、海藻、樹膠、果膠和纖維素。植物細胞壁中有甲殼素、抗性低聚糖、抗性澱粉和木質素,存在於主食和土豆中。
功能:膳食纖維不參與供能,但在人體內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預防膽結石,保護心血管系統;能降低餐後血糖的升高;可以預防結腸癌;有利於排便;還可以預防肥胖。
膳食纖維攝入過少會影響腸道蠕動,引起便秘,甚至增加膽固醇。
百度百科-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