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喝酒
骨折後,通過飲酒是無法達到活血的作用的。過量飲酒會損害骨組織的新陳代謝,使其失去生長和修復損傷的能力,酒精還會影響藥物對骨骼的修復效果。因此,骨折患者如果飲酒過多,不利於骨折愈合。
2、不能吃花生
花生含有促凝血因子。從花生仁紅衣中提取的“血字1”是治療各種凝血功能低下和血小板減少癥的良藥。但對於骨折、血瘀、血腫患者,會使血瘀持續,加重腫脹,所以骨折、腫脹患者不適合吃花生。
3.不要嫉妒
醋具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欲的作用。醋中含有3%-4%的醋酸,有軟化骨骼、脫鈣的作用。臨床實踐證明,很多骨折患者吃醋後會感覺身體發軟,疼痛加重,甚至更加腫脹,所以骨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最好忌食醋。
4、不能喝肉骨湯
骨折患者喝骨頭湯不僅會延緩骨折的早期愈合,還會延緩愈合時間,因為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和骨髓的作用,骨膜和骨髓只有在膠原蛋白增加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肉和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如果骨折後攝入大量的磷和鈣,會使骨中的無機成分增加,使骨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比例失衡,阻礙骨折的早期愈合。
5、不能吃多糖類食物。
骨折患者攝入大量白糖,會導致葡萄糖代謝過快,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處於酸中毒狀態。此時,堿性的鈣、鎂、鈉血漿會立即被動員起來參與中和,防止血液呈酸性,因此鈣的大量消耗不利於骨折恢復;再者,過多的糖會降低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而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的必需物質,維生素b 1不足會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也影響功能恢復。
6.骨折後如何鍛煉?
(1)功能鍛煉早期
壹般在傷後1-2周進行。這期間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環,從而消腫、穩定骨折、促進恢復。
功能鍛煉的開始時間主要是骨折復位固定後受傷肌肉的等長收縮,即關節靜止時,肌肉有節奏地進行靜態操作和放松,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肌肉“緊張”和“放松”。肌肉的等長收縮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或粘連,促進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
(2)功能鍛煉的中期
傷後2周至骨折臨床愈合期,患肢腫脹逐漸消失,疼痛減輕,骨折端右側纖維連接,骨痂逐漸形成,骨折部位日趨穩定。
在此期間,除了繼續做肌肉等長運動外,在醫護人員或健肢的幫助下,可以逐漸恢復骨折處近端和遠端不固定的關節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由被動運動逐漸變為主動運動,防止鄰近關節活動度下降;當病人允許時,應盡快起床進行全身活動。
(3)功能鍛煉後期
對於已達到臨床愈合或解除外固定者,此時X線片上骨痂已形成發育,骨骼有壹定支撐,但關節活動度下降、關節附近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較多。因此,此時康復鍛煉的目的是恢復患側關節的活動,增強肌肉力量,恢復肢體功能。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加強受傷肢體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