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好養嗎?
鯰魚又稱鯰魚,多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的中下層。它是壹種肉食性魚類,是鯰魚家族中分布最廣的魚類。它們對環境要求不是很高,適應性強,所以比較容易繁殖。
鯰魚養殖技術
1,成長環境
鯰魚池塘要求水質清澈無汙染。為了保證良好的水質,在水面上種植適量的水葫蘆等水生植物,為魚苗提供陰涼,同時也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
2.交付前的準備
投放魚苗前30天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放苗前7天,向池塘中施入適量底肥肥水,以促進池塘中浮遊生物的繁殖和生長,為魚苗提供充足的餌料。
3、魚苗選擇和放流
選擇健康活潑、規格在3cm以上、大小相同的魚苗,按1:30的比例將鹽和水混合均勻後再拋入,浸泡5分鐘左右。
晴天放苗,密度壹般控制在6000-10000片/畝。播種後,每隔2-3天向池塘中加入淡水和少量化肥,以保證水質,促進魚苗生長。
4.飼料餵養
煮熟的蛋黃、小型枝角類和橈足類浮遊生物用作魚苗的開口食物。隨著魚苗生長,可投餵水蚤、蚊幼蟲、蚯蚓、蠅蛆或豬血、人工育苗配合飼料等。
魚苗培育初期,主要餵動物飼料。當魚苗長到5-7cm時,進行馴化,逐步改用植物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保證營養均衡。
飼料投餵遵循“四定”原則,每日投餵量控制在魚總重量的5-8%左右,投餵量每7天-15天調整壹次。
5.生殖管理
鯰魚每年3-5月進入繁殖高峰期,挑選成熟好的雌魚和雄魚,按3只雄魚1只雌魚分組,放入布搖網。
采卵前,用手檢查雌魚腹部的柔軟度,輕輕擠壓。如果有卵子排出,可以用幹導法收集卵子。如果用手按壓後沒有產生蟲卵,要等壹段時間再檢查。
用紗布包裹能排卵的雌魚,將其生殖孔對準壹個幹凈無水的收集卵的瓷容器,用手輕輕擠向雌魚的肛門,卵就會慢慢落入容器。
采卵後,將準備好的精子懸液用魚苗攪拌,然後加入適量清水,將多余的精子洗掉,重復數次,完成人工授精。
受精卵黃綠色,有點紅點,直徑約1.65-1.8 mm,剛開始不粘,20分鐘後會粘。所以要在附著的卵還沒有發粘之前就撒在上面,用羽毛輕輕攪拌,保證受精卵附著均勻,提高孵化率。
6.疾病預防
勤換池水,每10-15天換1/3池水,保證水質優良,防止魚苗得病。
1個月後,魚苗重50g左右就容易發生病毒性鰭腐病,對魚的危害極大。全池可噴灑1萬單位漂白粉進行預防性處理。
在養殖過程中,向池塘中噴灑0.4萬單位的結晶敵百蟲或0.6-0.7萬單位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的混合物,以預防寄生蟲病。
用變質發黴的飼料餵養魚苗,定期在魚苗飼料中加入0.05-0.1%的鮮蒜汁,每公斤飼料中加入20-100克土黴素粉,連續5-7天,可防治腸炎。
投餵過程中保證水質幹凈,不使用未發酵肥料,往池塘裏撒2-4g/m?五倍子加生石灰水,隔天壹次,可連續噴灑2-3次,可有效防治黑體病。
7.日常管理
每天巡視池塘,勤換水,保證水質良好;如果有魚苗躍出水面,說明水質太肥,水中含氧量低。要及時向池中註入新水,釋放舊水,向池中投放足夠的活餌。
天氣悶熱或雷雨時,及時給池塘補充淡水,增加氧氣,為鯰魚提供優良的生長環境,促進其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