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佛手盆景的制作和後期養護有哪些註意事項?

佛手盆景的制作和後期養護有哪些註意事項?

我們知道佛手四季常青,果實青黃不接,香氣醉人,受到很多愛花人士的喜愛。因為它的果實成熟時有心皮,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也叫手指橙、佛手,就像人的手指壹樣。佛手盆景的觀賞價值不同於其他盆景花卉。它的花又白又香,壹簇簇開著,果實是金黃色的。溢出的香味可以去除異味,凈化空氣,還能在壹定程度上抑制細菌。且結果期長,可持續3-4個月甚至更長。那麽如何制作佛手盆景,有什麽要求和註意事項呢?以及後期如何管理?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兩個問題,希望對種植佛手盆景有所啟發和思考。

壹、佛手的繁殖、栽培、生長環境:可能很多盆友剛接觸佛手,對其了解不夠。下面我們通過分析佛手的生長環境和繁殖方式,進壹步深化盆景的制作和後期養護管理方法。佛手除了前面的觀賞價值,其實還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因其生產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長快,是除商業用途外的優良中藥。因為是孤雌生殖的結果,我們壹般采用無性繁殖。在無性繁殖和栽培的方法中,扡插是最常用的方法。

(1)扡插優點:成活率高,生產快,結果早,操作簡單,枝條容易生根。

(2)扡插時間:春季3-4月,夏季7月下旬-8月上旬為最佳時間。

(3)扡插土的選擇:壹般我們選擇背風向陽、深厚肥沃、質地疏松的。在無毒無汙染、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中扡插。割之前我們壹般會翻土,松土,施足肥。

(4)插條的選擇:老枝不宜嫩,壯枝不宜弱,健枝不宜有病,綠枝宜綠,黃枝不宜黃。

(5)剪前修枝:修枝剪壹定要鋒利,剪口壹定要平,不留縫隙,否則會降低成活率。另外,修剪掉不必要的葉子和刺後,留下8-10 cm長的插條進行扡插。切割後立即澆水,並註意保溫。

(6)扡插工作完成後,幼苗半個月左右就能生根,成活率很高,抗病能力也很強。

二、佛手盆景的制作及註意事項:1、盆栽整地:佛手盆景壹般采用無土栽培,也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基質。用基質栽培可以大大擺脫生長限制,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壹般來說,我們根據自己的選擇選擇珍珠巖和泥炭土。因為有這兩種基質的佛手盆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會掉果掉葉的。配置方法是按照1:2的原則混合搭配使用。

2、容器選擇:佛手盆景盆的選擇壹定要根據其生長需要和擺放位置。我們知道盆景在花盆的選擇上也是比較講究的。品種多、質量優、設計新穎的容器相對受盆友歡迎,壺口的大小和質地與盆景根部的生長發育有很大關系。所以,在為佛手選擇盆的時候,如果放在書桌的窗臺上,可以選擇盆底有孔的瓷盆或陶盆,盆徑20-25cm,盆深15cm。如果放在小院子或者陽臺養殖,可以選擇小缸、木桶、大盆。

3.移栽盆栽:(1)移栽時間:春季3-4月。氣溫升高,天氣轉暖,發芽快,容易成活。

(2)選種:應選擇2-3年生外形美觀、側根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種植。如果選種稍有馬虎,會直接影響佛手未來的生長。

(3)浸泡修剪:將選好的幼苗(不得損傷主根,直接影響其成活)浸泡在水中2-3小時。考慮無土栽培,要避免土壤和基質混在壹起,把土壤泡幹凈。浸泡後適當修剪佛手苗的枝葉,剪去不對稱的枝葉和病蟲害的枝條,有助於佛手盆景矮化,造型美觀。修剪時盡量保持主根的完整性,以免傷根。

(4)盆栽:我們選擇將混合好的基質以1/3的比例放入盆中,然後將剩余的基質壹手慢慢放入,直到距離盆口2-3分鐘。考慮到基質比較松散,我們在釋放基質後用手托住幼苗,然後在根部周圍壓實基質固定幼苗。

(5)水肥:定苗後就可以給佛手盆景澆水了。考慮到基質質輕有浮力,要慢慢澆水,直到與基質完全吸收。澆水前可以放10-15左右的復合肥,有利於佛手盆景的後期生長。

三、佛手盆景後期養護:1、澆水:考慮到佛手盆景喜歡潮濕,需要保持盆土濕潤,經常澆水。夏季高溫季節,佛手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每天早晚各澆壹次水,讓盆裏的土不幹燥。此外,還需要向周圍噴水,增加環境濕度。入秋後,澆水量可以逐漸減少。冬季低溫期,只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值得註意的是,在開花結果初期,佛手不宜澆水過多,否則會有大量落花落果。

2、肥料:佛手喜歡肥料。換盆時要施足底肥。生長期每半個月施壹次薄礬肥水,雨天要停。花芽出現後應暫停受精。幼果長到小指大小,果實已基本懸空後,應每隔壹周施壹次輕磷酸鹽水(磷酸二氫鉀),連續4 ~ 5次。如果佛手只長葉子不開花,就是氮肥太多了,要停掉。如果只開花不結果,那就是缺肥。

3.修剪:佛手雖然壹年要開很多次花,但6月底左右開在當年春梢上的花多為兩性花,容易結果。選擇長度適中、枝短葉厚的粗壯短枝留1-2花,其余稀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