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鄧艾,這位可是曹魏後期壹位著名的軍事將領。鄧艾不僅在對東吳的作戰中表現漢出色,在對蜀漢的作戰中,和姜維數次交戰中也是未嘗敗績。不僅如此,鄧艾目光遠大,見解超人,有很強的戰略頭腦。鄧艾多次向司馬師上書建議,被司馬師采納,因此很得司馬師的信任。也正因為如此,鄧艾壹個有口吃的“素微”之士才能夠被司馬氏提拔重用,成為司馬氏集團的重要成員。
十年的時間,鄧艾從太守升遷長水校尉、安西將軍、鎮西將軍、征西將軍直至太尉,可以說升遷速度驚人。這樣壹個軍事才能突出,並且是司馬氏集團重要成員的鄧艾為什麽會在滅亡蜀漢後,在被鐘會誣陷謀反的時候,司馬昭會相信鐘會的話,命令鐘會和衛瓘逮捕了滅亡蜀漢的第壹功臣鄧艾,押往洛陽?導致鄧艾在路途中被護軍田續追殺而亡?這其中有什麽原因嗎?
說起來鄧艾之所以會被誣陷謀反,最終被殺身亡,這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姜維和鐘會以及監軍衛瓘的原因,還有司馬昭多疑的因素在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鄧艾自己做的事情讓人抓住了痛腳,最終被別人利用,這才被多疑的司馬昭下令逮捕,最終被殺害。那麽,鄧艾究竟做了什麽事情會被別人利用了呢?這要從鄧艾滅蜀說起。
公元263年,魏軍兵分三路進攻蜀漢,鄧艾是三路大軍中的壹路。本來的計劃是鐘會率領十萬大軍作為攻蜀的主力軍,進攻漢中,然後直趨成都滅亡蜀漢。鄧艾率領的三萬大軍只是作為牽制姜維的偏師來使用的,可是在作戰中情況發生了變化。善於抓住戰機的鄧艾由偏師成為了主力。
隨著魏軍的進攻,蜀軍收縮了防線。可是這壹收縮不要緊,導致了疏忽。斜谷、駱谷、子午谷的防守出現了致命的破綻。由於這三個咽喉要道疏於防守,被魏軍魏興太守劉欽占領了。就這樣,鐘會幾路並進,直入漢中。隨著蔣舒投降,傅僉被殺,陽關關口被魏軍拿下,姜維只得退守劍閣,與鐘會大軍對峙。
到了陰平的鄧艾本想和諸葛緒壹起合兵南下,可是諸葛緒卻不願意,反而向鐘會靠攏,被鐘會借機多了兵權。鄧艾看到鐘會大軍在劍閣被姜維的防守擋住,無計可施的情況,建議從陰平沿小路偷襲涪縣。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攻其必救的目的,從而戰勝姜維,滅亡蜀漢。
鐘會聽從了鄧艾的建議,派部將田章和鄧艾壹起率領精銳壹起沿小道,經過七百裏荒無人煙的大山,克服重重困難,出其不意的抵達江油,迫降了守將馬邈,獲得了休整的機會。隨後向綿竹進攻。
要說到這個時候,雖說鄧艾奇襲成功,可是蜀漢還有數十萬大軍,也不至於滅亡那麽快,可是鄧艾碰上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諸葛瞻這個草包。諸葛瞻不聽部下的勸告防守險要之地,將鄧艾放入了平原,最終鄧艾大破蜀軍。蜀軍遭此失敗,全線崩潰。
蜀軍的潰敗,使得鄧艾壹路勢如破竹,逼近到了成都城下。驚慌失措的劉禪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的勸說下,打開城門投降了。至此,蜀漢滅亡。可以說鄧艾偷渡陰平,大破蜀軍是導致蜀漢快速滅亡的主要原因。說鄧艾是滅亡蜀漢的第壹功臣壹點也不過分。可是隨後等到鐘會也來到成都以後,鄧艾卻被鐘會和衛瓘誣告謀反,最終被逮捕押往洛陽,在途中被殺害。
鄧艾為什麽會被人誣告謀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壹是鄧艾自己做的事被抓住痛腳,而就是功勞太大,三就是司馬昭的猜忌。鄧艾究竟做了什麽事被人被人給利用了呢?我們來看看鄧艾在蜀漢滅亡後做了什麽事就清楚了。
鄧艾進入成都後,雖說約束部眾,安撫官員做得很不錯。但他千不該,萬不該假借天子的名義來任命官吏。這是鄧艾最大的敗筆。鄧艾滅亡蜀國後,雖說馬上上書司馬昭,提出了自己對當時局勢的看法和要采取的措施,可是他的上書卻被鐘會給修改了。雖說大意沒變,可其中卻表現得傲慢無禮。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司馬昭讓監軍衛瓘告誡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的時候,鄧艾卻說:
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於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宜。今蜀舉眾歸命,地盡南海,東接吳會,宜早鎮定。若待國命,往復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之可也。今吳未賓;勢與蜀連,不可拘常以失事機。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終不自嫌以損於國也。
意思就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鄧艾看來,自己受命征討,有皇帝的符策,因時制宜,只要是做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是可以專斷的。立下了滅蜀大功的鄧艾這時候已經有點居功自傲了。已經沒有了以前清醒的頭腦,被巨大的勝利沖昏了。
被勝利沖昏頭腦的鄧艾,不顧司馬昭的告誡,擅自按照東漢將軍鄧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了大批蜀漢的降臣。不僅如此,還任命師纂兼領益州刺史,任命隴西太守牽弘等人兼領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綿竹把作戰中死亡的戰士跟蜀兵死者壹起埋葬,修築高臺作為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這就是鄧艾在往作死的路上走得最錯誤的壹步。
驕傲的鄧艾不僅不認為自己做的是錯事,還常常拿出來炫耀,引以為榮。他曾經當著蜀國的士大夫誇耀說:“妳們幸虧遇到了我鄧艾,才能夠有今天,如果遇上像吳漢那樣的人,妳們恐怕早就人頭落地了。”對於姜維,也是嘲諷說:“姜維雖然是壹時的英雄豪傑,但是遇到我鄧艾,也是窮途末路的命。”都驕傲成這樣了,可謂是自取滅亡啊。
鄧艾的這些舉動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裏。鐘會、姜維、衛瓘就是其中最不滿鄧艾的人。姜維是投降了不假,可是還是壹心想復興蜀漢。因此對於滅亡了蜀漢的鄧艾是恨之入骨。姜維看出了鐘會的野心,因此極力勸說鐘會發動叛亂,反叛曹魏。清除鄧艾這個障礙就是其中的關鍵。
鐘會當時掌控著入蜀的幾十萬大軍,加上姜維率領的蜀漢十萬降軍,依仗蜀漢的天險,在蜀漢自立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在姜維的攛掇下,野心愈發膨脹,自立之心已經是蠢蠢欲動。當時在蜀地領兵的將領就是鐘會和鄧艾,要想自立,就要清除鄧艾這個礙手礙腳的人物。這也是鐘會會利用鄧艾所做的事誣陷鄧艾謀反的原因之壹。
另外壹個原因就和衛瓘相同了。那就是鄧艾搶了他們的功勞。鐘會是伐蜀副統帥,衛瓘是監軍,這兩個人官職都比鄧艾高,可是最終滅亡蜀漢的大功卻被鄧艾獨吞了,這讓兩人如何不對鄧艾有意見?當初作戰的時候這兩人主張步步為營,甚至遇到姜維把守劍閣的時候還有撤軍的打算。可鄧艾卻獨辟蹊徑,快速的滅亡了蜀漢,這讓兩人的臉面往哪擱?
這大功還被鄧艾壹個人獨吞了,這兩人壹點功勞沒撈到,還顯得兩人無能,這讓兩人對鄧艾如何的不惱怒?因此鐘會才會將鄧艾的上書給修改了,這也是其發泄自己心中怒火的表現。於是鐘會和衛瓘兩人看到鄧艾自作主張的大封官吏,惱火的兩人就借此誣陷鄧艾謀反。
司馬昭接到鐘會兩人的誣告為什麽會壹不調查,二不詢問就下令將鄧艾逮捕呢?這就要說到司馬昭的疑心病了。司馬昭這個人疑心病很重,對什麽事情都會懷疑。再加上看到鄧艾之前被鐘會篡改的上書,鄧艾不聽司馬昭的勸告,假借天子之名大封官吏,這都給疑心病重的司馬昭以暗示,鄧艾要反。所以司馬昭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馬上下令逮捕鄧艾。
鄧艾被逮捕後正在押往洛陽的途中,鐘會反了。鐘會謀反由於事情不密,被泄露了出去,最終魏軍殺入蜀宮,將鐘會和姜維等人殺死。收拾了殘局的監軍衛瓘自知自己擔當不了這麽重大的責任。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不至於將自己誣陷鄧艾的事情泄漏出去,於是派護軍田續追殺鄧艾父子。
衛瓘為什麽會派田續去追殺鄧艾父子呢?那是因為當初進攻蜀漢的時候,田續曾經因為懼敵不前,被鄧艾差點砍了腦袋。最後在眾將的求情下,還是被打了許多板子,因此田續對鄧艾也是懷恨在心的。於是在綿竹西面,鄧艾父子被追殺的田續追上殺害。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沒有田續的追殺,到了洛陽後,或許鄧艾就不會死了。說這話的人相得太天真了。以司馬昭的性格,即使明知道鄧艾是被誣陷冤枉的,恐怕到了洛陽,鄧艾也難逃壹死。這從鄧艾死後,其妻子和孫子被發配到西域就可以看出來,對於鄧艾,司馬昭是不會留著的,鄧艾遲早都是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