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療健脾法
(1)山藥蓮子粥。
材料:山藥、蓮子、薏米、扁豆各30克,粳米50 ~ 80克。
用法:將薏苡仁、香菇、山藥、蓮子肉洗凈,提前浸泡5小時以上。在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將這四種藥食同源的食物連同湯壹起倒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小火煮5~10分鐘,然後關火燜20分鐘。粳米洗凈,放入,燒開,繼續小火煮20分鐘。每天早上吃壹次。
(2)黨參豬蹄湯。
材料:黨參30g,山藥30g,豬蹄2個,大棗4-6g,鹽適量。
用法將黨參和山藥洗凈,放入砂鍋中,用水浸泡2~3小時以上。豬蹄洗凈切塊,至少切成4塊,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與黨參、山藥同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繼續煮3小時以上。煮好後加鹽調味,吃食材喝湯,壹周吃壹份。
2.脾虛癥狀
(1)消化道:便秘或便溏
從消化道來說,脾虛引起的疾病壹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感好;脾臟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幾乎所有的胃腸疾病都可以出現或伴有脾虛。
脾虛通常會導致便溏,但也可能出現大便幹燥和便秘,因為脾虛會導致胃缺乏動力。
(2)肌肉:肥胖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到虛弱、多汗、氣短。另外,眼皮屬於“肉輪”。脾虛會讓眼皮沈重,好像擡不起來,下肢容易浮腫。
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吸收。肥胖是因為脾虛濕盛,難以運化,積聚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腹型肥胖。
(3)婦科:白帶過多或過少。
由於婦科炎癥,女性常引起脾虛濕盛。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所致。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導致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過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經血。
(4)睡眠:流口水也是因為脾虛。
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癥狀,會頭暈目眩,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也和脾虛有關。中醫認為,唾液(唾液)是脾的津液,正常情況下不會溢出。當脾虛不能吸收津液時,就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5)自查:看自己的舌頭。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癥狀,還可以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頭上的齒痕很明顯,就是脾虛的征兆。
3.妳可以吃這些。
(1)紅薯
俗稱地瓜、地瓜、地瓜。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飲食有情趣》雲:“烹飪補脾胃,益氣,禦寒,益氣色。”《綱要》認為紅薯能“補中、暖胃、養五臟”。脾虛的人可以以紅薯為主食,常吃。
(2)大棗
性溫,味濃,有健脾和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脾”的記載。李時珍說:“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對於脾虛、胃弱、缺糧、氣血不足的人,最好經常服用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