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部撞擊傷切赫職業生涯很長壹段時間都戴著頭盔。
切爾西門將彼得·切赫在2006年與雷丁的比賽中被對方球員的膝蓋撞傷頭部,當場倒地,隨後被送往醫院接受手術。手術持續了3個多小時,直到術後第二天切赫才恢復意識。直到三個月後,他再次戴上頭盔,重返球場,頭盔保護伴隨著他未來的足球生涯。
而1931凱爾特人隊22歲的門將約翰·湯姆遜在著名的格拉斯哥德比中從流浪者隊前鋒英格利手中救球時也被擊中顱骨骨折,5個小時後在醫院去世。
2.腹股溝受傷,腹股溝拉傷
腹股溝,俗稱大腿根部,在運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要承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還需要帶動大腿運動,但其脆弱的本性導致很多人在這裏受傷。
在足球的訓練或比賽中,瞬間做出大的瞬間動作是很常見的,比如突然高速奔跑,禁區外大力攻門等等。在這些對腹股溝造成巨大壓力的動作之前,球員可能只能長時間保持慢跑等輕松的活動,從而增加受傷的概率。
足球生涯受到傷病的極大影響:2009年,以6500萬天價來到皇馬的卡卡,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在伯納烏征服觀眾。在這些原因中,腹股溝受傷尤為關鍵。卡卡再也沒有恢復神勇,腹股溝成了他的致命弱點。
3.十字韌帶拉傷羅納爾多的十字韌帶拉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也是球員最容易受傷的關節。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分為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限制脛骨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用於限制脛骨向後移位,牢固連接股骨和脛骨。十字韌帶是人體膝關節十字韌帶的俗稱。顧名思義,它是由兩條相互交叉的關節內韌帶組成,分別稱為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
2003年8月6日,邵佳壹在訓練中拉傷了左膝前十字韌帶。當時效力於慕尼黑1860隊。結果,他的前十字韌帶被切除了壹部分。這次受傷讓他從球場上消失了近十個月。
4.腿部肌肉勞損小腿後面的肌肉稱為“三頭肌”,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組成。這塊肌肉有三個頭,其中兩個頭構成這塊肌肉的淺層,即腓腸肌,比目魚肌的頭在深層。三個頭向下形成1個普通肌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跟腱”,“跟腱”止於跟骨。還有壹束叫“足底肌”,是腹部短、肌腱細長的肌肉,行走於比目魚肌和腓腸肌之間,止於跟骨內側緣或附著於跟腱。
肌肉拉傷是各種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之壹。它不是足球的專屬,羽毛球和籃球也不例外。如果在場上沒有完全做好熱身活動,腿部肌肉突然受到超負荷的刺激,往往會造成小腿肌肉的勞損。另外,步法不協調,動作不正確也會增加小腿肌肉拉傷的幾率。
5.跟腱斷裂
腳後跟和小腿之間有壹根結實而緊繃的肌腱,就是跟腱。跟腱是人體最大的肌腱。人們依靠這種強大的肌腱行走、奔跑和跳躍。如果跟腱完全斷裂,就很難活動了。
被跟腱傷折磨的最著名的球星是荷蘭前鋒梵高。80年代叱咤風雲的“荷蘭三劍客”之壹巴斯滕,在365,438+0歲之前,因為壹次跟腱傷病,匆匆退役。英格蘭球星大衛·貝克漢姆也因為左腳跟腱受傷而錯過了南非世界杯。他受傷後流淚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6.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是位於股骨和脛骨之間的兩個纖維軟骨,分別稱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半月板可以緩沖壓力,起到彈性墊的作用,但由於它是隨著膝關節的運動而運動的,所以在受到突然而強烈的力時,會造成撕裂或損傷。踢足球時,小腿急劇拉伸、強烈旋轉時,原本移位的半月板被膝關節上下關節面擠壓後才能向前滑動,可造成損傷、破裂。
西醫界常稱之為“膝軟骨撕裂”,但半月板實際上仍有損傷。這占了2004-2005賽季傷病的12%,通常發生在旋轉狀態下身體超負荷後,並常伴有積水和膝蓋劇烈疼痛。輕微損傷可以自愈,但嚴重時會大大影響關節的靈活度,容易造成各種復雜損傷。
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膝關節扭傷時,如踢空、踢腳、跑步時絆倒,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脛骨之間,造成撕裂。
在這些著名球員中,皇馬中衛佩佩、德國國腳梅爾·特薩克和中國球員邵佳壹都有半月板撕裂。壹般來說,半月板撕裂要經過手術才能休息。埃托奧在巴薩的時候,因為半月板撕裂受傷了五個月。
7.扭傷腳踝?據說這是最常見的傷。腳踝的異常內旋導致關節軟組織撕裂,周圍軟組織也會受傷充血,導致腳踝腫脹疼痛。但是,大多數職業選手都采取預防措施,使用腳踝保護器和其他設備來減少扭傷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腳踝保護和其他設備的應用可以減少70%的扭傷可能性。
作為世界第壹運動,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難免會有碰撞。更何況,從踏入足球場的那壹刻起,球員就已經有受傷的危險。
所以作為足球愛好者,踢足球前要做好熱身運動,踢球時要註意技術動作。文明踢球,畢竟球場上只有壹個球,全世界都想要,誰都不想因為受傷而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