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佛跳墻是什麽意思?為什麽叫佛跳墻?

佛跳墻是什麽意思?為什麽叫佛跳墻?

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泉,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壹道著名地方菜,屬於閩菜。相傳為清代福州聚春園酒樓老板鄭春發所創。佛跳墻營養豐富,能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這是壹種很好的補品。

這道美食的制作過程非常復雜。佛跳墻的原料有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牛筋、香菇、墨魚、扇貝、鵪鶉蛋等十幾種。要充分體現每壹種食材的味道和特點,就要把這十幾種食材獨立做成壹道菜,然後集合在壹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小火煨十幾個小時,這樣的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

分別在1965和1980的廣州南苑和香港,以烹飪佛跳墻為主的福州美食引起轟動,在全球掀起佛跳墻熱。全國各地華僑開的餐館,經常用自稱正宗的佛跳墻菜來吸引顧客。佛跳墻還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伊麗莎白女王等國家元首。

關於福州“佛跳墻”名稱的由來,有三種傳說:

報表1

清蒸魚翅魚肚鮑魚

佛跳墻原名“福壽泉”。光緒二十五年(1899),福州官錢局的壹名官員設宴款待福建使節周濂。為了討好周濂,他讓妻子親自下廚,用紹興酒壇子盛了雞鴨羊肉豬肚鴿子蛋海鮮等二十多種原輔材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泉。周濂嘗過之後,贊不絕口。問及菜名,這位官員說,這道菜寓意“吉祥如意,福壽無疆”,叫“福壽泉”。

後來廚師鄭春發學會了這道菜的做法,並加以改進。味道比第壹個好。鄭春發開“聚春園”餐廳時,轟動了榮成。有壹次,壹群文人來品嘗這道菜。福壽到了Xi氣壇,肉香四溢。其中壹位學者欣喜若狂,由此引發詩詞,隨即唱道:“壇上滿是肉香,佛聞棄禪跳墻。”同時,在福州方言中,“福壽泉”和“佛跳墻”的發音也差不多。從此,引用詩中的意思:“佛跳墻”成了這道菜的專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報表2

福建有壹個習俗,新婚妻子結婚後的第三天,她要親自下廚,以展示她的茶飯技藝,服侍公婆,獲得欣賞。傳說有個富家女,嬌生慣養,沒學會做飯,結婚前夕憂心忡忡。她媽媽把家裏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了各種各樣的菜,用荷葉包起來,告訴她怎麽做。誰知這位小姐把做菜的方法全忘了,就把菜全倒進壹個邵酒壇裏,蓋上荷葉,放在爐子上。第二天,香氣四溢,全家人都稱贊菜做得好。這就是“壹鍋煮十八菜”的“佛跳墻”的由來。

蔡天福佛跳墻

報表3

每天都有壹群乞丐拿著陶罐四處乞討,把各種剩菜倒在壹起煮,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和尚壹聽,忍不住被香味誘惑,跳出墻外大吃大喝。有詩為證:“肉香繞飄,佛聞棄禪跳墻。”

其他聲明

據說唐朝的玄泉和尚在去少林寺的路上經過福建省會福州,住在酒店,就在壹墻之隔,貴官設宴“滿壇香”。和尚聞了聞,垂涎三尺。他棄佛多年,跳墻享受“滿壇香”。佛跳墻,故名。

所需成分

傳統做法所需的配料

佛跳墻料理的原料有幾十種:海參、鮑魚、魚翅、扇貝、魚唇、龜裙、鹿筋、鴿子蛋、鴨肫、阿膠、扇貝、鴿子、排骨、蟶子、火腿、五花肉、羊肘、蹄趾、蹄筋、臘味老母雞、黃嘴鴨。詳情如下:

佐料

魚翅500克,凈鴨肫6個,海參250克,鴿子蛋12個,凈肥母雞1只,水發香菇200克,水發豬蹄250克,肥豬肉95克,大豬肚1只,羊肘子。

調味品

姜片75克,蔥95克,桂皮10克,清蒸幹貝125克,紹興酒2500克,凈菜冬筍500克,味精10克,水魚唇250克,冰糖75克,鱖魚肚125克等。

家庭烹飪所需的配料

佐料

魚翅(30g)、鮑魚(15g)、幹貝(10g)、水漲肚(15g)、蝦肉(20g)、鵪鶉蛋(20g)。

調味品

鮮冬筍(10g)、水發香菇(15g)、熟雞肉(20g)、老姜兩片(5g)、紹興雕酒(50ml)、上塘(150ml)、鹽(1g)等。?[3]?

其他實踐所需的成分

佐料

鮑魚1,水煮鴿子蛋1,香菇1,中等大小扇貝3-4個,火腿1,約15g,海參2個。

佐料

阿膠2片,濃湯適量,雞粉適量,雞汁適量,生姜汁適量,紹酒適量,胡椒粉適量。

生產方法

先將65,438+08種原料分別用各種方法加工成具有煎、炸、煮、炸特點的各種風味,然後壹層層疊放在壹個大的紹興酒壇子裏,註入適量的湯汁和紹興酒,使湯、酒、菜充分融合,再用荷葉封住壇口,放在火上。火的使用也很有講究。壹定要選擇重的不冒煙的白炭。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五六個小時。這是故事的結尾。?[4]?

傳統制造方法

1.將魚翅去沙,撈起排列在竹箅子上(銀箅子是竹制蒸具,或圓或方),放入沸水鍋中,加入蔥30g,姜片15g,紹興酒100g,煮10分鐘後取出,撈出。

清蒸魚翅魚肚鮑魚

2.將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入沸水鍋中,加入蔥30克、紹興酒10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除腥味,挑出蔥和姜。

3.將鮑魚放入蒸籠中,大火蒸熟,取出,每片洗成兩片,放在十字刀上,放入小盆中,加入骨湯250克和紹興酒15克,放入蒸籠中蒸30分鐘,取出,瀝幹蒸汁。熟鴿子蛋,去殼。[5]?

4.分別切掉雞鴨的頭、頸、腳。豬蹄去殼、去毛、洗凈。刮幹凈羊肘。將以上四種食材各切成12塊,與幹凈的鴨肫壹起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血水撈出。把五花肉裏面洗幹凈,用開水焯兩次,去腥,切成12塊,放鍋裏,加湯250克,燒開,加紹興酒85克撈起,湯不用了。

5.海參洗凈,各切成兩片。豬蹄洗凈,切成2寸長的段。將150g幹凈的火腿裏脊加入清水,上蒸籠蒸30分鐘,取出蒸汁,切成厚度約1cm的薄片。將冬筍放入開水鍋中焯壹下,撈出。將每根竹筍切成四塊,拍平。把鍋放在旺火上。將煮好的豬油放入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放入鍋中煎2分鐘左右撈起。然後,將魚放入鍋中,炸至手可斷,倒入漏勺瀝幹油,再用清水浸泡後撈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6.鍋裏留50克殘油。七成熱時,將蔥35克、姜片45克放入鍋中翻炒,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五花肉塊幾下,放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興酒265433。

7.將壹個紹興壇子洗凈,加入清水500克,小火加熱,倒空壇子裏的水,在壇子底部放壹個小竹箅子。先放入煮熟的雞、鴨、羊、肘子、豬蹄、鴨胗、五花肉塊、花菇、竹筍,再放入魚翅、火腿片、幹貝。裝完後,把壇子放在炭爐上,小火煨2小時,然後打開蓋子,迅速把海參、蹄筋、魚唇、高肚放入壇子裏,立即封好壇口,再煨壹小時,取出。上菜的時候,把壇子口白菜倒進壹個大盆裏,打開紗布袋,上面放上鴿子蛋。同時跟上壹碟麻纖維蘿蔔,壹碟火腿拌豆芽,壹碟香菇炒豆芽,壹碟辣芥末,還有銀線圈和燒餅。?[6]?

自制方法

1.先把姜片放在缸底。

2.然後鋪冬筍。

3.依次撒蘑菇。

4.加入煮熟的雞肉。

5.同時加入蝦仁。

6.把藥柱放進去。

7.加入鵪鶉蛋。

8.然後放進肚子裏。

9.展開魚翅,抹平。

10.放壹個小鮑魚在上面。

11.用勺子把壹半的雕酒舀進罐子裏。

12.用勺子翻炒,倒入湯。

13.倒入另壹半花雕酒,煮沸。

14.用壹點鹽調味。

15.撒壹點胡椒粉。

16.把湯舀進罐子裏。

17.蓋上罐子。

18.用保鮮膜把罐子包起來。

19.更嚴格地密封罐子。

20.把密封的罐子放進籠子裏。

21.蓋上鍋蓋,中火蒸兩個小時。

22.蒸好後取出,用剪刀剪開保鮮膜。

23.在罐子下面放壹個茶托就可以吃了。?[7]?

其他生產方法

1.將所有主料分別用姜汁和紹興酒焯壹下。

2.將所有主要配料放入燉肉中。(如果用活鮑魚,先不要放進去)

3.濃湯用雞粉、胡椒粉、雞汁調味,倒入杯中。

4.密封杯子,蒸2小時。(如果用活鮑魚,放在最後,放入後蓋蒸10分鐘。)

菜肴特色

因為“佛跳墻”是壹壇煨幾十種原料,既有壹樣的肉味,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滋潤,濃郁香濃,不油膩;食材相互滲透,味道鮮美。同時營養價值高,具有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的功效。上菜的時候,再配上壹碟麻纖維蘿蔔(白蘿蔔絲)、壹碟油芥末、壹碟火腿拌豆芽、壹碟炒豆芽配香菇,再配上銀卷和燒餅,就更妙了。

說起“佛跳墻”這道菜,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都做過各種想象,但真正吃過的人卻很少。比如梁實秋先生講佛跳墻,最後卻轉做紅燒肉,何況普通人。

紹興酒壇多年來壹直被選為佛跳墻的燜制器具,紹興名酒在其中拌料。燉佛跳墻,講究蓄香保味。裝滿壇後,用荷葉封住壇口,然後蓋上。供佛跳墻用的火是壹種嚴格、純凈、無煙的炭火,燒開後用小火慢燉五六個小時。現在有些酒店宣傳自己的菜聞起來有多香,和佛跳墻比起來確實有點含蓄。真正的佛跳墻在煨制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反之,煨入壇時,只需微微掀開荷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湯濃而褐,但濃而不膩。吃的時候酒裏夾雜著各種香味,香味飄了四次,爛而不爛,味道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