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漢族八大菜系浙菜介紹

漢族八大菜系浙菜介紹

簡稱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發展而來。

特點:講究刀工,做工精細,品種多樣,鄉土氣息濃厚。

代表菜: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炸鈴、紅燒竹筍、西湖薺菜湯、華佗雞、東坡肉等。

浙江東臨大海,擁有數千裏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鮮。著名的舟山漁場有象山的黃魚、帶魚、石斑魚、龍蝦和牡蠣、文蛤、蝦蟹、貽貝和青蟹,溫州蛞蝓和近年開發的養殖蝦。浙北是杭嘉湖大平原,河流港口遍布。著名的太湖南鄰湖州,有鱖魚、鯽魚、青蝦、湖蟹等珍稀淡水魚。四種主要的魚類種類極其豐富。也是水稻和蠶桑的主產區,被稱為“魚米之鄉”。的標題。西南有山,野生動物總是很有名,比如清遠的蘑菇,靜寧的黑木耳。中間是浙江盆地,是金華的糧倉。金華火腿,馳名中外,是中國瘦肉豬之壹,由金華“雙禽”制作。再加上享譽世界的杭州龍井茶和紹興老酒,都是烹飪不可或缺的原料。

浙菜歷史

浙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吳越的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為了復興國家,加緊武裝自己的軍隊。這裏曾被稱為“雞山”,這裏建有壹個大型養雞場。前線要用雞打幹草。所以浙菜中最古老的菜應該是紹興第壹道“清湯配雞”。其次,杭州的“宋嫂魚湯”自“宋五嫂魚湯”至今已有880年的歷史。從杭州郊區良渚和浙東余姚河姆渡以及豬牛羊雞鴨的骨頭中發現,四五千年前浙菜的烹飪材料相當豐富。傳統菜肴如東坡肉、鹹片、蜜餞屋、華佗雞等。沒有這些成分。

南宋定都杭州時,北方杭城聚集了壹大批名廚,使杭幫菜和浙菜從萌芽狀態發展起來,浙菜從此成為全國菜系之壹。如今,南宋的蟹黃、清蒸甲魚羊、東坡香腸、南方炒鱔、鮮湯、雙色腰花等名菜,依然是高檔宴席上的名菜。

除了清湯和雞肉,紹興還有甲魚、凍魚、蝦仁炒雞和蝦球。寧波有上百年的歷史,比如醬湯黃花魚,青苔烤魚,冰糖甲魚,脆皮鱔魚,湖州七彩鱔魚,嘉興炸蟹粉,炸蝦蟹。溫州靠近福建,受閩菜影響,烹飪清淡。主要是海鮮,像三線魚卷,大蝦三塊之類的菜歷史悠久。

民國以後,杭幫菜首先推出龍井蝦等新菜。浙菜,主要是杭幫菜,基本分為三大派。壹組是“京港”餐廳,是北方風味的壹大組菜品。壹直重視烹飪,以烹飪高檔原料為主,魚翅、海參、燕窩、熊掌、烤乳豬、烤鴨,其中杭州最強。另壹種紅燒肉剛輝主要分布在杭、鄂、寧等地。主菜好吃,重油,重豬肉,重顏色,經濟。另壹組是當地食物,真正的當地食物。杭州西湖塔外有壹座大型建築,建於清代,以龍井的醋魚龍蝦聞名。擁有清河廣場的王潤興被稱為“黃粉兒”。魚頭豆腐,俗稱木豆腐,擅長做肉和腌制竹筍。還有紹興蘭亭、麻纖維蝦球、特色醋魚頭肚等邵標準菜。浙東寧波有個東福苑。名菜,比如鹹黃魚,湯和石頭。

這種烹飪方法在這個國家是獨壹無二的。紹興的名菜也有類似的情況。雞肉和鰱魚放在同壹個碗裏,蒸熟後聞起來很香。寧波盛產黃魚,用黃魚和鹹菜壹起煮。黃花魚味道濃郁,口感鮮嫩。嘉興過去盛產大閘蟹。除了小吃店,飯店、餐廳都不賣所有的湖蟹,都是用蟹粉做菜。溫州是浙南重鎮,講究用湯。三片蝦。都是用高級湯。此外,以茶葉和蔬菜為配料的杭州地方菜“花姑娘雞”和“龍井蝦”是獨特的烹飪技術。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浙菜仍然主導著傳統烹飪。20世紀80年代末,壹些傳統菜肴不再流行。現在,蛇、蠑螈、穿山甲、野雞、野豬、黃麂、鹿肉、狗肉都成了餐桌上的珍品,如斑蝦、扇貝、青蟹、膏蟹、紅貝、鮑魚、小沙魚等。

最重要的是,餐飲服務網點的數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到1992年底,杭州的私房菜館已經超過4000家。

在品種和烹飪上,私人個體的做法基本上是“現殺現做”供食客品嘗,這就迫使大型國營商店紛紛效仿。在杭幫菜南風、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的影響下,取代了壹些古老的杭幫菜品種。壹些傳統菜肴增加了創新,而邵菜仍然占主導地位。寧波以海鮮為優勢,溫州菜以海鮮為原料發展了很多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