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紅燒魚的做法食材:鯉魚壹條(壹斤,去腮、去鱗、切腹、清洗幹凈)。
輔料:熟雞肉(切片)左右兩半,鮮香菇(切片)左右兩半,竹筍(切片,開水焯五分鐘左右)。
調料:洋蔥半根,切段;生姜壹小塊,切片;兩瓣大蒜,切片;兩勺醬油;壹湯匙澱粉,加水調成汁;壹湯匙料酒;香油壹勺;鹽和味精各適量。
烹飪方法
1,抽筋後在魚兩邊等距離切五六刀,上面放鹽和料酒,半小時以上。
2、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熱,將魚煎至微黃撈出待用。
3.鍋內留壹兩左右油,加熱至四成,小火煸炒姜片、蒜片、蔥片。
4.加入雞片、筍片、蘑菇片翻炒半分鐘。
5.加入壹斤左右的湯或水,加入魚、醬油、鹽煮三分鐘左右,然後翻面再煮三分鐘。
6.把魚撈起,放在盤子裏備用。
7.將鍋裏的湯汁勾芡,倒入魚盤中。
制作技巧
1,鍋裏熱油少,火溫少攪拌。
2、去色,如煮米醋、醬油、白酒、蔥姜蒜。
3、確定口味,如鹽、糖、雞精。
4.待在鍋邊,時不時搖壹搖魚,防止粘鍋。
3市場上什麽魚的骨頭比較少?壹般羅非魚和銀魚的扁骨比較少。但是草魚有很多刺。無粘性的魚只有壹根主刺,沒有小刺,吃起來很方便。淡水魚性平多刺,如鯽魚,但少刺,如草魚、黑魚。羅非魚、銀魚、雪魚、鯡魚、鯰魚、黃魚、比目魚、馬面魚等。這些魚身上很少有小刺。
4吃魚的註意事項1。被汙染的魚不吃魚的時候,如果是被汙染的魚就不要吃,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吃這種魚容易引起身體中毒,尤其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孕婦。
2,殺魚現在需要靜置。另外,淡水魚最好在宰殺後浸泡1小時,或者放入冰箱冷藏2-3小時。因為剛宰殺的魚質量不是最好的,需要經過壹個“排酸”的過程,放置壹段時間,味道才更鮮美。
3.深海魚雖好,但要註意的是,壹般深海魚含嘌呤比河魚高很多,在體內會代謝成尿酸。尿酸過多會增加高尿酸血癥的風險,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所以兩種魚最好交替吃。鯉魚和鰻魚等淡水魚也含有ω-3脂肪酸,有時可以代替海魚添加到食譜中。建議每周吃2-3次魚,每次約100克。
4.以下人群不宜食用1。魚、蝦、貝類都含有嘌呤,所以痛風患者和高尿酸患者最好少吃,尤其是急性發作期,要適當避免食用。
2.魚脂肪中含有的二十碳五烯酸(EPA)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不利於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癥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恢復。
3.肝功能不全的人,肝臟產生的凝血因子少,經常有出血傾向,盡量少吃魚。
4.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分泌單胺氧化酶,壹種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但服用呋喃唑酮等抗菌藥物和優降糖等降壓藥時,單胺氧化酶會受到抑制,導致組織胺蓄積,容易誘發頭暈、頭痛、心悸、蕁麻疹等癥狀。
5.魚類富含蛋白質,對蛋白質過敏的人不宜食用,以免誘發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