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首烏丸簡介

首烏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李尚續斷方首烏丸4.1名稱4.2別名首烏丸4.3成分4.4功效4.5適應癥4.6用法用量4.7制備方法4.8備註5首烏丸5.1處方名稱5.2成分5.3適應癥5.4用法用量5.5制備方法6藥典標準6.1處方6.2首烏丸6.3 檢驗6.7.2對照溶液的制備6.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6.7.4測定方法6.8功能與主治6.9用法與用量6.10貯存6.11版本7首烏丸藥品說明7.1藥品類型7.2藥品名稱7.3藥品漢語拼音7.4藥品英文名7.5成分7.6性狀7.7作用類別7.8適應癥/ 功能主治7.9規格7.10首烏丸用法用量7.11禁忌7.12首烏丸的不良反應7.13註意事項7.14首烏丸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7.15首烏丸的藥理作用7.16備註8參考文獻附件:古籍中的首烏丸*相關說明

2英文參考何首烏丸[湘雅醫學詞典]

首烏丸[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概述首烏丸為方名,同名方藥約有2個。

中成藥首烏丸的主要成分為制首烏、地黃、牛膝(酒制)、桑椹提取物、女貞子(酒制)、旱蓮草提取物、桑葉(制)、黑芝麻、菟絲子(酒蒸)、金櫻子、補骨脂(鹽炒)、豨薟草(制)、金銀花(制)。具有滋補肝腎、強筋骨、烏發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頭暈耳鳴、腰酸四肢麻木、頭發早白;也用於高脂血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首烏丸的藥典標準。

李尚續斷方4.1的首烏丸稱為首烏丸。

4.2何首烏丸的別名

4.3成分:何首烏。10斤(黑豆半升,同煮),牽牛子10斤(炒),牛膝20斤,薄荷20斤,川烏22斤,青木香52斤,皂角2斤(易燒性1斤,用於蜜炙)。

4.4功效李尚續筋方首烏丸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

4.5首烏丸,為《李尚續斷方》所指,適用於風害。

4.6首烏丸用法用量:每次30粒,用洋蔥湯或薄荷湯送服,不分時間。

4.7制作方法為粉,酒膏為丸,大如梧桐樹。

4.8註何首烏丸(《普濟方》卷46)。

5.《中醫皮膚科綱要》5.1中的首烏丸命名為首烏丸。

5.2由何首烏、當歸、女貞子、旱蓮草和菟絲子組成。

5.3《中醫皮膚科簡介》註明的首烏丸,主治斑禿。

5.4首烏丸用法用量:1每日23丸。

5.5制備方法為細粉,以煉蜜為粘合劑,壓制成0.5 ***劑。每次服5 ~ 7片,每日3次,或煉蜜為丸,每丸7g。

6首烏丸6.1藥典標準稱為首烏丸。

首烏丸

6.2處方何首烏360克,熟地黃20克,牛膝40克,桑椹182克,女貞子40克,旱蓮草235克,桑葉(制)40克,黑芝麻16克,菟絲子(酒蒸)80克,金櫻子259克,補骨脂40克,豨薟草。

6.3將除桑椹、旱蓮草和金櫻子外的其余十味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合,即得上述十三味藥;將桑椹和金櫻子加水煎煮兩次,第壹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並煎液,靜置65438±0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成稠膏;將墨旱蓮加水煎煮兩次,每次65438±0小時,合並煎液,靜置65438±0.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成稠膏。取上述細粉,將桑葚稠膏、金櫻子稠膏、部分旱蓮草稠膏、10g煉蜜和適量水混合,用混合液制丸,略幹,剩余旱蓮草稠膏用10g煉蜜混合液包衣,打光,幹燥。

6.4性狀本品為黑色濃縮蜜丸;它嘗起來很甜,略帶苦味。

6.5鑒別(1)取本品,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直徑約80μm(制何首烏。).葉肉組織中存在草酸鈣簇晶,偶見方形晶體(桑葉)。草酸鈣沙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牛膝)。果皮表皮細胞表面呈多角形,垂壁厚薄不均,細胞腔內含有淡褐色物質(女貞)。種皮表皮細胞淡黃色,表面多角形,縱壁厚6 ~ 10μ m,木質化,細胞腔含類圓形草酸鈣晶體(黑芝麻)。種皮網格細胞2排,內排比外排長,有亮帶(菟絲子)。種皮網格細胞淡褐色或紅褐色,表面多角形,壁稍厚,細胞腔內含有紅褐色物質(補骨脂)。非腺毛有3 ~ 4個細胞,其中1細胞常略皺縮(豨薟草)。花粉粒呈球形,直徑約76μm,外壁具刺狀雕刻,有三個萌發孔(忍冬)。

(2)取本品2g,研磨,加甲醇20ml,超聲65438±05min,過濾,殘渣用少量甲醇洗滌,過濾,合並濾液,定容至20ml,取濾液65438±00ml(剩余濾液備用),蒸幹,殘渣用二氯甲烷65438±0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何首烏0.5g。並加入65438±00ml甲醇,以相同的方法制備對照藥物溶液。然後取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和大黃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大黃素甲醚和0.1mg大黃素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張用0.5%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 2: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色熒光斑點;在氨蒸氣中熏制後,在陽光下呈現同樣的紅色斑點。

(3)取[鑒別](2)項下備用濾液,蒸幹,殘渣用2ml乙酸乙酯溶解,上中性氧化鋁柱(100 ~ 200目,3g,內徑1cm),用10ml乙酸乙酯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幹,殘渣加乙酸。另外,補骨脂素對照品和異補骨脂素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10%氫氧化鉀乙醇溶液,置於紫外燈下。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本品2g,研磨,加入20ml甲醇,加熱回流30分鐘,冷卻,過濾,蒸幹濾液,殘渣用20ml水溶解,用20ml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分離正丁醇溶液,用10ml正丁醇飽和水洗滌,蒸幹,殘渣用無水乙醇和二氯甲烷(3: 2)混合。另壹種齊墩果酸對照品加入乙醇,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 2: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6.6檢查應符合丸劑(藥典2010版附錄1A)項下的有關規定。

6.7含量照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VI D)測定(避光操作)。

6.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25: 75)用作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0納米。根據2,3,5,4’四羥基二苯乙烯2O β D的糖苷峰,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2000。

6.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2,3,5,4 '四羥基二苯乙烯2βD葡萄糖苷對照品適量,準確稱定,加入7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

6.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適量,研磨,稱取約0.4g,精密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70%甲醇25ml,稱定,加熱回流30min,放冷,再次稱定,用70%甲醇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濾液。

6.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5 μ l對照溶液和5 μ l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每1g本品含2,3,5,4 '四羥基二苯乙烯2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不得少於2.6mg

6.8功能主治:補益肝腎,強筋骨,烏發。用於肝腎不足、頭暈耳鳴、腰酸四肢麻木、頭發早白;也用於高脂血癥。

6.9口服用法用量。壹次6g,壹天兩次。

6.10存儲密封。

6.1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7首烏丸藥品說明書7.1藥品類型中藥

7.2藥品名稱首烏丸

7.3藥品中文拼音7.4藥品英文名稱7.5成分7.6性狀7.7作用類別7.8適應癥/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烏發。用於肝腎不足,頭暈耳鳴,腰酸四肢麻木,頭發早白。

7.9規格7.10口服首烏丸用法用量。壹次6克,壹日兩次。

7.11禁忌7.12不良反應7.13註意事項1。避免難消化的食物。

2.感冒發燒患者不宜服用。

3.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服藥4周,癥狀沒有緩解,要去醫院。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特性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督下使用。

9.請將本產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在使用本產品前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7.14藥物相互作用如果與其他藥物壹起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7.15首烏丸的藥理作用7.1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