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康的時令水果和蔬菜
夏季時令蔬菜:刀豆。
清代《素問略》中有壹段關於四季豆的話:“劍豆,壹種四季豆。挑嫩的豆莢,去掉兩邊的硬絲,切掉,放醬油裏炸。或者水煮,用醬油和香油。如果和豆腐壹起燉也很美。蕓豆扁豆都有人打理。”不過,這裏說的劍豆是另壹種豆。現在的青豆其實就是“劍豆”。豆莢比刀豆更豐富、更嫩,可炒或配肉,後者更多入藥。
番茄:夏季的時令蔬菜。
西紅柿在明清時期傳入中國,因來自西方而得名“西紅柿”。番茄紅素是番茄中特有的成分之壹,也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強的抗氧化劑之壹,其抗癌、抗輻射、抗衰老的作用尤為明顯。但這種成分只有溶於油中後才更有利於吸收,所以熟番茄比生吃或涼拌更能起到營養作用。炎炎夏日,番茄的防曬修復功能也是壹流的,壹碗番茄雞蛋或者番茄牛腩都是不錯的選擇。
夏季的時令食材:綠豆
綠豆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吉林、遼寧、廣西都是產綠豆的大省。中國人多以粥、湯、餅為主,口味清淡,更註重養生。陳在民書《國壽歷》中說的話足夠全面:“綠豆性味甘寒,消暑,解百毒,潤澤肌膚,五臟磨成粉,解百熱,益氣,故做蛋糕、煮粥或喝湯,極為有益。”
西瓜:夏季時令水果。
寒冷的冬天吃西瓜並不少見,但說到這種水果,更多的是與盛夏有關的回憶。西瓜起源於非洲,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廣泛流傳。學者們似乎也很喜歡。歷代吟詠西瓜的詩詞很多,明代瞿佑的壹首《紅瓜》也給它留下了“碧玉房”的美譽。西瓜果肉含糖,含水量高。在夏季眾多水果中,它是最好的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水果。本馮靜元很快將它視為“天然白虎湯”,有“啟迪心智,灑甘露於心”的美譽。另外,西瓜皮、西瓜子也是可以食用的,都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夏季時令蔬菜:扁豆
小扁豆的嫩莢和嫩豆是可以食用的,可以油炸、煮、腌制或曬幹。有黑的和白的種子。白扁豆主要入藥,其豆加糖煮,堪比蓮子。《本草綱目》對此也有解釋:“硬殼白扁豆,其子飽滿,潔白微黃,有腥味,性溫,近中性,亦脾之谷。其軟殼、黑鵲色略涼,但可食用,亦調理脾胃。”此外,還有紅褐色的扁豆,廣西所謂的“紅雪豆”,也有清肝明目的食療作用。但是和很多豆類壹樣,生扁豆中含有的壹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是有毒的,壹定要煮熟了才能吃。
豇豆,夏季時令蔬菜。
用作蔬菜的豇豆品種很多,按皮色壹般分為白皮、綠皮、花皮、紅皮。南方地區又稱為米豆、長豆角等。有很多種吃法。雖然它們是夏季蔬菜,但它們在冬天經常吃酸豆或江豆幹烤肉,味道不遜於新鮮豇豆。難怪李時珍稱贊“蔬果,五谷,閑為上,豆中之冠。”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壹種更講究的吃法:“豇豆配肉炒,上桌時去肉存豆。和嫩的,去掉他們的筋。”肉成了豇豆的配角,味道鮮美可見壹斑。
曉舒保健食療
小夏健康飲食1,西瓜番茄汁
材料:半個西瓜,三個大小適中的西紅柿。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用開水燙壹下,去皮去籽。同時榨汁,將兩種液體混合,適量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特別適合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食用。
小夏健康飲食2、炒綠豆芽
材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胡椒粉少許,植物油,白醋,鹽,味精。
做法:豆芽洗凈瀝幹水分,油鍋燒熱,將花椒放入鍋中,煮出香味。將豆芽翻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幾分鐘。出鍋時加鹽和味精,即可食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瘡瘍等多種疾病。
小暑養生食療3、鹽蘿蔔湯
材料:胡蘿蔔250克,鹽3克。
做法:胡蘿蔔加鹽,煮沸,去渣取汁,每日三次,連服兩天。
註意:壹方可以簡單的用胡蘿蔔加水熬湯。
適應癥:兒童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小夏養生食療4、棗高粱粉
帶搖:紅高粱50克,大棗10。
做法:大棗去核炒熟,高粱炒熟,研成細粉。2歲兒童每次服用10g,3-5歲兒童每次服用15g,每日兩次。
適應癥:兒童消化不良。
小夏養生食療5、小米山藥糊
材料:小米20g,山藥10g。
做法:以上兩味共研細末,水煎成糊狀,1糖適量調味服用。
適應癥:兒童消化不良。
小夏養生食療6、蓮子百合煨豬肉
材料:蓮子50克,百合50克,豬肉200克。
做法:將豬肉切成小塊,將蓮子、百合放入鍋中,加水,加入調料,大火燒開,文火1小時。吃蓮子,百合,豬肉,湯。
本方清心益肺,治療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夏季的飲食習俗
1,夏天吃什麽習俗:吃三寶。
“小暑,蒸熟做飯”,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保健壹定要註意補充體力,退燒,防暑。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有吃三寶的習俗——黃鱔、蜜藕、綠豆芽。
2、夏天吃什麽習俗:吃新(辣)
過去,民間有壹種“暑食新物”的習俗,即暑熱過後,農民品嘗新米,將新割的米磨成米後,準備祭拜五谷神和祖先的飯菜,然後大家品嘗新酒。據說“吃新東西”就是“吃新東西”,是夏季節後的第壹個新的壹天。城市壹般買少量新米用陳米煮飯,加上新上市的蔬菜。
3、夏天吃什麽習俗: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些地方吃生黃瓜、煮雞蛋治苦夏,早上吃雞蛋,不吃其他食物。
4、夏天吃什麽習俗:吃餃子。
福田有民間諺語,如“蘿蔔頭上能長出蕎麥,蕎麥腳上能長出蕎麥”,“餃子頭上能長出蕎麥,煎餅腳上能攤雞蛋”。在頭上吃餃子是壹種傳統習俗。福日人食欲不振,往往比平時瘦,稱為苦夏。在傳統習俗中,餃子是刺激食欲的食物。
5.妳在夏天吃什麽?吃面條。
福日吃面條的習俗至少始於三國時期。《魏春秋》:“福日,拿毛巾擦汗,妳看嬌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年譜》說:“湯餅六月失色,謂之邪。”五月是邪月,六月也觸及邪月的邊緣,所以也應該是“邪”。三伏天還可以吃水和炒面。所謂炒面,就是把面粉在鍋裏炒幹,然後加水和糖拌著吃。這種吃法在唐宋以來的漢代較為普遍,但當時是先炒麥子,再碾面食。唐代醫學家蘇公說,炒面能清熱止瀉,強大腸。
6.妳在夏天吃什麽?吃羊肉。
徐州人蹲伏時吃羊肉,稱為“吃羊”。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民間有句話叫“彭城壹碗湯蹲羊,不用大夫開藥方”。徐州人愛吃富陽,無非是當地民歌“六月六接姑娘,做新麥餅羊肉湯”。
2021小書及時制作水果蔬菜的美食風俗相關文章:
★2021夏季飲食習俗介紹
★ 2021夏天吃什麽水果?
★2021夏季節氣習俗與禁忌
★ 2021夏天習俗吃什麽?
★ 2021小夏節氣習俗收集
★輕夏的氣候特點和民俗。
★2021節氣在小夏的由來和習俗。
★夏季的飲食習俗和節氣習俗。
★ 2019夏季科普小知識,夏季習俗吃6種食物。
★小夏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