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育苗播種:苗床 做好後要灌足底水,再噴用綠亨壹號3000倍進行消毒。然後撒薄薄壹層細土,將種子均勻灑到苗床上,再蓋壹層0.5~1厘米厚的細土覆蓋,最後覆蓋小棚保濕增溫。
3.苗床管理:播種後白天 氣溫25~28度,地溫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後,要趁葉面沒有水時向苗床撒細土0.5厘米厚。以彌縫保墑,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應 ,但又不能使土壤過濕。辣椒高度到5厘米時就要給苗床通風煉苗,通風口要根據幼苗長勢以及天氣溫度靈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煉苗。煉苗要逐步進行,切不可壹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長,可以噴灑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壯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縮節胺。秧苗弱黃可噴天達2116定植前用病毒靈或植病靈等灌根帶葉面噴灑,對預防病毒又較好作用。
二、整地
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不斷開花結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 ,定植前翻地10~15cm深。畝施廄肥5000kg,可摻施過磷酸鈣15kg~20kg,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溝相通,使雨後田間不積水。
1.定植過程:適期定植,促早發根。早發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 。辣椒又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淺覆土,以後逐漸培土封壟,定植後只依靠幹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壹促到底。
2.定植密度:辣椒株型緊湊,適於密植。試驗證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大,尤其壹直生長到秋季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由於地表覆蓋遮蔭,土溫及上壤濕度變化小,暴雨 後根系不至於被暴曬,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壹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壹般多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三、管理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後采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 ,增產增收。
1.開始采收前的管理:此期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緩苗水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水,澆後及時中耕,增溫保墑,促進發根,蹲苗不宜過長,約10天左右,可小澆小蹲,調節根秧關系。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 、追肥 ,提高早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並配合施些磷鉀肥,促秧棵健壯,防止落花,及時摘除第壹花下方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這壹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陸續發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采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度,促秧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應培土保根,並結合培土進行追肥。
3.高溫季節及其以後的管理: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 幹旱年份必須灌在旱期頭,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與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秧,還要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幹旱而形成病毒 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噴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的管理: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涼,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促進第二次結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補充土壤營養之不足。
四、采收
壹般花謝後2~3周,果實充分膨大、色澤青綠時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實變黃或紅色成熟時再采摘。註意盡量分多次采摘 ,連果柄壹起摘下,留較多果實在植株上,可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