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要講究
壹、註意四季的區別,即: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綠茶,秋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原因在於:春天喝花茶的人,可以散發整個冬天積聚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味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的發生。夏天,喝綠茶更好。綠茶味苦寒,能清熱解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天,喝綠茶更好。這種茶不冷不熱,能消除體內余熱,恢復津液。冬天喝紅茶最理想。紅茶味甘性溫,富含蛋白質,能幫助消化,補益身體,強身健體。
◆春天喝花茶
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溫高,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在春天的日子裏,春風復蘇,太陽為精神,給萬物帶來生機,但此時人們普遍感到困倦乏力,出現了春困的現象。
人們喝花茶可以緩解春困帶來的不利影響。花茶味甘涼,但芳香刺鼻,有利於驅散冬季積聚在人體內的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的生長,使人神清氣爽,使“春困”自行消失。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和花香之美於壹身的茶中珍品。“花吸茶香相得益彰”,是利用炒綠茶等茶類茶的吸味特性和花的吐香特性原理,將茶和花混合窨制而成,其中以茉莉花茶最為著名。這是因為,茉莉花有著清透的香味,茶香醇厚爽口,濃郁宜人。高檔花茶,要用透明玻璃蓋好杯子,取3克花茶,放入杯中,用略冷卻至90℃左右的開水沖泡,然後蓋上杯子,防止香味散失。兩三分鐘後,就可以喝壹杯,感覺清香爽口。
◆夏天喝綠茶。
夏天炎熱,驕陽似火,人在其中揮汗如雨,體力消耗很大,情緒低落。這個時候,不如品品綠茶。因為綠茶屬於未發酵茶,性寒,“寒能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加速口腔和輕度胃潰瘍的愈合。
而且營養成分高,還具有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等藥用價值。這種茶沖泡後水色清澈,清香淡雅,滋味鮮爽,夏季可每日飲用,清熱解暑,強身健體,益於身體。在綠茶的珍品中,有浙江杭州石峰的龍井,因其湯色翠綠,清香宜人,被譽為“中國頂級綠茶”。江蘇太湖為“碧螺春”,茶色翠綠,香氣濃郁;安徽黃山毛峰,茶香四溢。
沖泡綠茶,直接取90℃開水,高檔綠茶和嫩名茶,芽葉較嫩,香氣多為低沸,用80℃開水沖泡即可,沖泡時無需蓋杯,以免生熱生悶氣,影響茶湯的鮮度。
◆秋天喝綠茶
秋天天高雲淡,金風蕭瑟,花木雕零,氣候幹燥,使人口幹舌燥,嘴唇幹裂。中醫稱之為“秋燥”,是時候喝綠茶了。綠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顏色是藍色和棕色。沖泡後可以看到葉子中間是藍色的,邊緣是紅色的。它被稱為“綠葉邊緣”。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的醇香。不冷不熱,溫和。具有潤膚、潤喉、生津、排除體內積熱、使機體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作用。
常見的烏龍茶品牌有福建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臺灣省烏龍茶,以閩北的武夷巖茶和閩南安溪的鐵觀音著名。但很多烏龍茶都分茶種,如鐵觀音、蘭琪、梅展、水仙、桃仁、大閘蟹等。烏龍茶習慣濃飲,講究口感和氣味。沖泡烏龍茶需要100℃的開水。泡好後把茶壺裏的茶倒入茶杯片刻,味道濃郁,齒頰留香。
◆冬天喝紅茶。
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機能衰退,陽氣漸衰。中醫認為:“在寒冷的冬天,萬物都是活的、藏的,人體的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在禦寒,所以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紅茶味甘溫,能滋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分,通過加熱來溫暖腹部,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有助消化、解油膩的作用。紅茶又叫全發酵茶,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充分發酵,氧化了茶葉單寧。新鮮茶葉被氧化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這些色素中的壹部分溶解在水中,沖泡形成紅茶湯。
傳統功夫紅茶名品有洪虎、弘毅、寧紅、洪敏、泰紅、祁宏等,以安徽祁門縣的祁宏聞名。沖泡紅茶時,宜用剛燒開的水沖泡,並蓋上杯蓋,以免放香。英國人普遍有喝“下午茶”的習慣,經常將祁宏與印度紅茶混合,再加入牛奶和糖飲用。我國部分地區還有喝加糖、牛奶、芝麻的紅茶的習慣,既能暖腹,又能增加營養,強身健體。
二、註意茶的量,每天喝2 ~ 6克茶。雖然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有壹定的清油解悶、增強神經興奮、促進消化利尿的作用,但並不是越喝越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茶。壹般來說,65438+每天0-2次,每次飲用量2-3克,比較合適。不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甲亢、肺結核、心臟病、胃病、腸潰瘍患者,也不適用於哺乳期及孕婦、嬰幼兒。
第三,不要喝太濃的茶。濃茶會使人體的“興奮性”過高,對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喝濃茶後可能出現心動過速甚至心律失常,導致病情反復。
第四,睡前不要喝茶。這對於早期喝茶的人來說更為重要。很多人睡前喝茶後,入睡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嚴重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神經衰弱或失眠的人要特別註意。
五、吃飯時不要大量喝茶。飯前或飯中少量喝茶問題不大,但如果大量喝茶或茶喝多了,就會影響許多宏量元素(如鈣)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的吸收。喝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時要特別註意不要同時喝茶。茶葉中的茶堿和單寧酸會與奶制品中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鈣鹽,排出體外,大大降低了奶制品的營養價值。
第六,酒後不宜喝茶。飲用後,酒中的酒精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飲茶後,茶葉中的茶堿能迅速利尿腎臟,從而促進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臟。乙醛對腎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酒後經常喝濃茶的人容易得腎病。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系統的刺激性很大,茶還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結合增強了對心臟的刺激,所以對心臟病患者喝茶危害更大。
七、茶不是越新鮮越好。從營養學上講,最新鮮的茶葉營養成分不壹定是最好的,因為所謂的新茶是指采摘不到壹個月的茶葉。因為這些茶葉沒有放置壹段時間,壹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醇類、醛類等,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長期飲用新茶,可能會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反應。太鮮的茶對患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比如壹些胃酸缺乏的人或者老年慢性胃潰瘍患者,就更不適合喝新茶了。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加重病情。
(D)婦女不應該喝茶。
茶雖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也不能每次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要特別註意,避免越喝越差!女性朋友不太適合喝茶的時期分為:
缺點:1。月經期間。
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體內會消耗大量的鐵,所以女性朋友要多補充富含鐵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葡萄、蘋果等。茶葉中含有高達50%的鞣酸,會阻礙我們腸道黏膜對鐵的吸收,大大降低鐵的吸收,所以很容易在腸道內與食糜或補血的鐵結合產生沈澱。
2.懷孕期間
壹般濃茶中的咖啡因濃度高達10%,會增加孕婦小便和心跳的次數和頻率,增加孕婦心臟和腎臟的負荷,更容易導致妊娠中毒,所以孕婦最好不要喝茶。
3.母乳餵養期間
因為如果在此期間大量喝茶,茶葉中含有的高濃度鞣酸會被黏膜吸收,影響乳房的血液循環,進而抑制乳汁的分泌,導致乳汁分泌不足。另外,茶葉中的咖啡因會滲透到乳汁中,間接影響寶寶,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
除了頭暈、乏力,有時還會出現心跳加速、脾氣暴躁、睡眠質量差等現象。如果妳喝太多的茶,這些癥狀會加重。所以,如果喜歡喝茶的人處於這些特殊階段,最好停止,以免毀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