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梅青樹茶
材料:烏梅15g、石斛10g、蓮子心6g、竹葉卷心30g、西瓜崔屹3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石斛放入砂鍋中煮沸,再將鍋內其余材料煮沸,煎汁,去渣,加入適量冰糖。炎熱的夏天經常喝茶。
功效: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適合心臟煩躁口渴時飲用。
2、綠豆酸梅茶
材料:100克綠豆、50克酸梅、適量糖。
做法:將以上材料洗凈,水煎。在果汁中加入適量的糖,冷卻後飲用。
功效:能清熱解暑。是夏季常備飲品,適用於治療暑熱、煩躁、燥熱。
3.崔屹涼茶
材料:新鮮西瓜皮9克,炒梔子3.6克,赤芍6克,黃連1克,甘草1克,糖10克。
做法:將湘江西瓜皮切成小塊,與其他材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1水,小火煮20分鐘左右,然後過濾取汁,加入適量糖,放涼後飲用。
功效:能清熱解暑,利尿通淋,適用於中暑後發熱、煩悶、口渴、小便短赤者。
4、青樹明目茶
材料:白菊花10g,決明子65438 g,槐花65438 g。
做法:將上述材料用水煎服,然後取汁涼飲,不喝茶。
功效:能清熱解暑,平肝降壓,夏日頭暈,高血壓等癥狀。
5、祛暑清心茶
配料:竹葉心、麥冬、蓮子心、鮮佩蘭各6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中加水煎湯,然後取汁放涼,供後人飲用。
功效:清熱解暑,清心除煩。適用於預防和治療因暑熱引起的胸悶多汗、心煩口幹、倦怠乏力、不願吃喝等人群。
6.竹葉清心茶
配料:淡竹葉15g、甘草10g、薄荷3g、糖適量。
做法:將淡竹葉和甘草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約800毫升,煎煮約10分鐘,加入薄荷,煮沸片刻,過濾取汁,放涼後加糖飲用。
功效:可清心除煩,清熱消暑,祛濕,適用於感到暑熱,口渴心煩,小便有黃赤等癥狀時飲用。
7.中暑不能吃什麽?
1,不能吃油膩的食物
中暑後應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很多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使大量血液停留在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會相對減少,人體會感到疲勞,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避免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多次少量飲水,每次飲用不超過300毫升為宜。永遠不要喝太多。因為大量喝水不僅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性多汗癥。導致體內大量水分和鹽分流失,嚴重時會出現熱痙攣。
3、忌吃補品
人中暑後,熱度還在。雖然他們有不足,但也不能簡單的服用補品。認為自己身體虛弱急需進補是大錯特錯。因為如果進補過早,會使暑熱難以消退,或者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又會卷土重來,那就更劃不來了。
4、不能吃生冷的水果。
大多數中暑的人都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食用寒涼的水果和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使脾胃虛弱,寒濕凝滯。嚴重時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