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不同部位熱量不同。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肉類。肉的不同部位味道不同,肉質不同,烹飪方法也不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豬肉不同部位的熱量不同。
不同部位的豬肉熱量不同,1豬圈的肌肉熱量最低。
肉的不同部位熱量不同!專家指出,豬肉(俗稱“裏脊肉”)中的“小肌肉”在豬的各個部位中熱量最低,每100克只有90卡路裏。同時,專家還公布了吃豬肉的三大秘訣:挑部位、脫脂、少煎。
在所有部位中,小房間的肌肉(腰肉)熱量最低,每100克只有90卡。
“後腿肉”和“前腿肉”每100克分別只有114和115卡路裏。
小肌肉:是脊柱下與大肋骨相連的瘦肉。肉裏面沒有肌肉,是豬肉最嫩的部分。水分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肌纖維細,煎、炸、炸都是比較合適的烹飪方法。
臀尖肉:位於臀部,全是瘦肉,肉質鮮嫩。烹飪時可以用來代替裏脊肉。
坐在臀部:位於後腿上方,臀部下方。都是瘦肉,但是肉比較老,纖維比較長。壹般做水煮肉或者熟豬肉的時候用。
五花肉:是肋骨中肘骨的肉,中間夾著壹層肥肉和壹層瘦肉。適合紅燒、燉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老肌肉多,吸水能力強,適合做餡和肉丸。這個部位有壹排排骨,叫小排骨,適合做糖醋排骨或者煮湯。
前排肉:也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壹塊肉。瘦肉肥嫩,適合做米粉,燉肉。
胸肉:肋骨下腹部,結締組織多,都是泡狀,肉質差。壹般用來做臘肉或精制豬油,也可以燒、燉或用來做酥肉。
大理石肉:位於後腿,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合煎、炒、炸。
蹄: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較前蹄好,可紅燒或紅燒。
頸肉:又名血頸、溝頭肉,在前腿前端與豬頭相連。是殺豬時候的刀口。沾血,色紅,肥瘦,肉質差。壹般用來做餡和叉燒。
(1)肩肉。肉質粗糙,維生素B1含量高,營養價值高。可以切成肉末、薄片、切角,做成丸子、咖喱或紅燒肉。
(2)通脊、外脊。含油量適中,豬肉風味極佳。可用於煎或炸大塊豬排,也適用於各種豬肉菜肴。
(3)裏脊。肉軟,維生素B1多,脂肪少,是減肥者或老年人的最愛。
(4)通脊、外脊。僅次於裏脊肉的上等豬肉,香味十足,可以切成大塊,最適合做炸豬排。
(5)“五花肉”是臺語中“三層肉”的部分。肉比較硬,蛋白質少,適合燉或者鹵制,或者切片做豬肉湯。
(6)腿的內部。肉很軟,含有大量蛋白質。適合各種菜肴,洞內蛤蟆的最愛。
(7)腿部外側肌肉的部分。脂肪少,肉硬,紅肉多。薄切或切角,用於燒烤和煎肉。
不同部位的豬肉熱量不同。
100g手臂肩帶含熱量1183KJ,蛋白質16.4g,脂類22.6g。
肩胛骨的裏脊是豬肩膀上部的肉,含有適量的脂肪,風味獨特;燉壹次,鮮美的湯就會流出來,可以用來燉,也可以用來燜。
腰部嫩肉
100g裏脊肉含熱量1313KJ,蛋白質16.5g,脂類25.7g。
裏脊肉是肩胛骨裏脊肉到背部的肉,脂肪適中,肉質細嫩。可以用來做炸豬排或者炸豬排。
五花肉
100g五花肉含熱量1743KJ,蛋白質13.2g,脂類38.3g。
多用於煎、燉、煮湯。
小李記
100g裏脊肉含熱量560KJ,蛋白質21.5g,脂類4.5g。
小裏脊肉位於裏脊肉的內側,是肉中最柔軟的部分。裏脊肉壹絲不茍,幾乎沒有肥肉,味道相當清淡。可用於蒸、煮、煎、炸等。
火腿
100g腿肉含熱量660KJ,蛋白質20.4g,脂類7.4g。
妳可以把整塊肉燉了,也可以切了再燉。
砍
100g中的排骨含熱量1743KJ,蛋白質13.2g,脂類38.3g。
就是骨頭和周圍的五花肉切在壹起的部分,骨頭有獨特的味道;通常用於燉或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