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用林成林八角最適宜密度為每畝40株,要進行疏密調整,密林疏伐,伐除病蟲株,留優去劣;稀林補植良種壯苗或帶土大苗,使八角林冠之間控制在0.8—1.2米左右距離,不要互相連接,對距林緣4 米內的雜灌木要清除,病蟲枝、枯枝和纖弱枝要剪去,保證八角林內有充足光照,以協調八角樹營養生長和開花結果的關系,提高八角產量和品質。
鏟草與墾復
土壤是八角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之壹,要通過撫育、松土、壓青等措施改善土壤結構,調節PH值和提高土壤肥力,為八角生長發育提供理想的土壤條件。
撫育在每年7—8月采收八角前鏟草或砍草撫育壹次,在坡度小的緩坡地進行全面墾復,坡度大於25度的采用帶墾或塊墾,把鏟草撫育改為砍草撫育,墾復時間宜在12月至次年1月底前完成,墾復盡量不傷根,保證八角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墾復撫育可使八角維持50—60年,如不加管理,丟荒5—6年即會自然衰敗無收。
施肥
八角
八角終年花果不離枝,必須補充足夠的養份,根據八角樹對水肥的要求和林地土壤養份含量分析,按不同時期采取不同配方比例進行施肥。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或用氮、磷、鉀配以硼等八角需要的微量元素進行配方施肥。
施肥時間應掌握在每年的11—12月和5—6月份兩次進行。11—12月采收八角後,正是八角幼果越冬期,此期施肥,能及時補充養份,增強幼果越冬的抗逆性,並能有效促使次年春早抽梢和抽壯梢。5—6月則是八角果實生長發育和花芽分化萌動期,此期最後施壹次腐熟的有機肥,既能提高當年八角產量和品質,又可促進花芽分化,為次年豐產打下基礎。
施用腐熟有機肥每次每株1—3公斤,施用氮、磷、鉀等配方化學肥每次每株0.5——1公斤。施肥方法壹般以挖環狀溝深施為好,即在樹冠周圍投影上方開壹環狀溝,溝長1—1.5米,寬25—30厘米,將肥料均勻撒於溝內後復土。
防蟲
八角病蟲防治主要采用保護環境和天敵,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八角主要蟲害有八角尺蠖、八角金花蟲等,壹般主要為害八角抽梢期的嫩葉,應做好檢查和測報。發現為害時,可利用其假死性的特點,用人工振落捕捉幼蟲,也可以用800 —900倍敵百蟲溶液和600—800倍氧化樂果劑噴殺。
八角病害有煤煙病和炭疽病,壹般容易發生在梅雨天氣,植株過密,通風透氣差的環境中。主要防治措施是清理林地,調節疏密度,保證林地有充足光照,嚴重時可用化學農藥噴殺八角蚧殼蟲,使煤煙失去營養,自然消失。
采收
大量采收八角應在成熟期進行,這時八角果實飽滿,產量高,加工大紅八角品質好。時間應掌握在每年的寒露後,霜降前。過早采收果實達不到商品成熟期,品質差。過遲采收不但會過量消耗樹體營養,影響幼果越冬,降低次年產量,並且八角在過熟後會自然開裂脫落。自然脫落的八角產量低,質量差,不易加工為大紅八角。
八角秋果采收時正值新花開放和幼果***存,采果時既要保證安全,又不能損壞花和幼果,因此,采收時嚴禁用竹桿敲打,搖動樹枝或折斷果枝,必須人工上樹采摘,壹手握著果枝,壹手摘果。
加工
果實采收後即行處理,先將生果放於沸水,用木棒拌5—10分鐘,即取出置於曬場曝曬,勤加翻動,晴天約5—6天曬至9成幹,顏色棕紅鮮艷而有光澤,叫大紅果,價值最高,如遇陰雨天不能曬幹,則不需過沸水脫青處理,直接用柴火木炭烘幹,顏色紫紅暗淡無光澤,且香味濃,價值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