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食性雜,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只要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不論是小泥鰍、小蝦、小魚、沙蠶或烏賊魚,它都喜歡吃。它生性兇 猛,又很貪食。正由於它有貪食這個弱點,咬鉤不大猶豫、不多疑, 發現有餌料可吃就沖上來大口吞食,所以比較易於垂釣。
鱸魚肉質細嫩肥美,而且肉多刺少,又無腥味,是壹種名貴食用魚,餐館都把它作為高檔菜肴上桌。
鱸魚又稱花鱸、七星鱸,在分類學上屬鱸形目、脂科,由於其繁殖和生長於沿海,有別於淡水生長的加州鱸和桂花鱸,故又稱為海鱸。鱸魚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魚鱸、嘉、鱖、?魚之壹,肉質堅實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和多種維生素。
壹、鱸魚生活習性與生長條件
鱸魚生活在淺海河口,適鹽廣,幼苗在22‰左右鹽度的海水中孵出,再溯河而上到鹹淡水交匯的河口生活,並可進入淡水水域覓食生長,但成魚多數在鹹淡水中棲息。鱸魚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食量大,壹次攝食量可達體重的5%― 12%,捕食強度在春夏季節最強裂,魚苗以撓足類和糠蝦為餌,長至10厘米體長後則捕食小魚蝦。鱸魚生長速度較快,繁殖期壹般在11月至翌年1月,魚苗長至年底體長25厘米、重0?5市斤,6齡魚體長達0?8米,最大的個體長達1米、重15―20公斤。人工養殖的鱸魚長速更快,通常養殖280天可達壹市斤以上。鱸魚在14℃的水溫以上就可正常覓食生長,在本地區可自然越冬。
鱸魚可在淡水中生長,但根據其天然習性,條件選擇在有海潮到達的鹹淡水水域更好,以河海口的魚和圍墾區最佳,水質鹽度可在5‰以下,在鹽度過高的水域養殖生長速度反而緩慢。
二、鱸魚的活動情況與覓食情況
1、鱸魚雖在搏鬥過程中有跳水舞動的習性,但僅限於近岸10尺內,而且見到人時的跳躍更是強而有力,可是超過10尺以外,它卻會在中鉤後拼了老命往下沈,而且屬長氣袋那種。這時,建議拼魚手法為高舉釣竿,避免它竄進別人的釣陣範圍內,除了免卻與鄰座垂釣者釣線癡癡纏,也能準確知道它溜至何處。
2、鱸魚嘴皮雖然薄弱,但是韌性十足,釣鉤少有「割」爛嘴皮走魚的事故,而且它的鰓蓋軟滑,不妨長時間高舉釣竿,多逼它演出跳水動作,此壹動作並無多大掙脫釣鉤的能力,反而讓它長時間潛入水中遊走,風險才大。
3、鱸魚除了跳水及潛泳速度快,也有向左右兩側沖刺的習性,
4、鱸魚采餌斯文十足,若裝釣時母線不收緊,很難發覺魚訊。
5、鱸魚采餌方式壹般上是輕彈頻密,無論五鉤釣組或雙鉤釣組,都需提高精神註意力,隨時掌握打釣機會,同時避免被它拉走釣竿。
6、鱸魚屬群居性,同壹個中魚標點,凡在壹處發現鱸魚跳水或追食,這說明這裏有壹群鱸魚而不是壹條
鱸魚體長可達六十厘米,性兇猛,肉食性,有多個品種,我國沿海及入海江河口皆有分布。近年來,我國引進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鱸魚(簡稱加州鱸魚)在沿海和東南各省養殖,這種鱸魚雜食性.生長快.疾病少.適應性強,極好釣取,己成為我國沿海和內陸垂釣的主要對象魚之壹。
在沿海和河口釣鱸魚,手釣.手竿釣.或拋竿釣均可。船上手釣時,可手拽線在20~~60米水深處上下提動,引誘鱸魚上鉤。壹旦發覺手感提動沈重,即可猛壹提拽,使鉤紮穿魚嘴,然後慢慢將線向上提起。如感到掙紮力強,可徐徐放線,但不可突然松線。線壹般用5~~6號,鉤用7~~10號,底砣,懸3~~5只鉤。餌用沙蠶.白蝦.小魚效果為好。
在船上手竿釣時,應提提放放,方法壹如手釣。由於竿短.線長,如無放線裝置,拎到魚後仍需靠手提線。要註意的是,提魚過程中不要把線繞亂,等再次下鉤垂釣時就方便省時,也不會傷線逃魚。相比之下,釣鱸魚當然最好用拋桿,且應用3.6米以上的長拋竿,並配以葡萄鉤效果最好。由於海中有40~~50千克的大鱸魚,手釣或手竿釣皆難適應,且易發生拽人下水的危險,而拋竿則線長,又可收放線,那就保險得多了。至於沿海和內地人工養殖水域中的本地鱸魚和加州鱸魚,由於年年清塘,最大個體不超過2~~4千,壹般則為1~~2千克,因此用手竿或拋竿均可.懸釣.拖釣,尤以拖釣為佳。餌以葷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