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絳蟲有很多種。我國常見的雞絳蟲有賴利棘球絳蟲、賴利四邊形絳蟲、賴利圓形絳蟲和戴文帶絳蟲,均寄生在雞小腸前端。
1)昆蟲特征
①萊利棘球絳蟲:又稱萊利棘球絳蟲或節帶絳蟲,蟲體黃白色,扁平,呈帶狀,長250 mm,寬1 ~ 4 mm..頭節小,有壹突起伸入巢內,有四個圓形吸盤。
②四角羅利蟲:蠕蟲的大小和形狀與棘球絳蟲相似,肉眼難以分辨。主要區別是頭節上的四個吸盤是橢圓形的。
③輪帶絳蟲:該蟲體長壹般不到40 mm,偶有長達150 mm,頭節上的頂突寬而粗,前端突出呈輪狀,故稱之為扁頭絳蟲。
④分節帶絳蟲戴文:蟲體短小,僅0.5 ~ 3毫米長,由4 ~ 9節組成,從前向後遞增,全身呈舌狀。
2)生活史
寄生在雞小腸內的豬帶絳蟲成熟後定期從孕卵塊上脫落,孕卵塊隨雞的糞便排出體外。懷孕的卵塊破碎後,釋放出大量的卵,每個卵中含有壹個六配子幼蟲。當卵被中間宿主(棘球絳蟲和四角絳蟲的中間宿主是螞蟻,輪紋瓢蟲的中間宿主是蒼蠅和甲蟲,戴文節肢動物的中間宿主是蛞蝓或陸生蝸牛)吞食後,卵殼在中間宿主的腸道內被破壞,六配子幼蟲在其體內發育成感染性幼蟲,稱為囊尾蚴樣。雞通過吞食含囊尾蚴的中間宿主感染。中間宿主在雞消化道消化後,像囊尾蚴壹樣固定在小腸粘膜上,12 ~ 23天後發育成成蟲。
(2)流行特征
該病可發生於所有年齡的雞,但25 ~ 40日齡的雛雞最易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被雞糞汙染的雞舍、運動場往往是絳蟲病的傳染源,所以散養的雞容易被感染,如果網上飼養或籠養,感染會明顯減少。
(3)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嚴重感染時,病雞情緒低落,羽毛松散,翅膀下垂,不活動。食欲不振,口渴增加,糞便稀薄,常混有淡黃色血粘液,繼而消瘦、貧血。雛雞生長發育緩慢,母雞產蛋量減少。戴文絳蟲病有時會出現癱瘓,從腿部開始,逐漸蔓延到全身。
屍檢顯示,病雞屍體消瘦,腸粘膜較厚,有時腸粘膜上有出血點,腸腔內粘液多,有特異氣味。萊斯特棘球絳蟲寄生時,可使腸壁上出現結節,結節大如粟,中央凹陷,後來這種凹陷就變成大的疣狀潰瘍。腸內可見白色絳蟲。
死亡前要結合癥狀,在雞糞中找到白色小米樣孕卵段來診斷。對於可疑的雞,可選擇有典型癥狀的雞或死雞進行屍檢診斷,看是否有絳蟲寄生。
(4)預防和控制措施
預防該病,必須改善環境衛生,切斷中間宿主;從平地養殖向網絡養殖或網箱養殖轉變;註意糞便的處理,特別是驅蟲後,糞便要堆起來發酵。以下幾種驅蟲藥可以選擇,最好先做小群體給藥試驗,如果安全有效,再大群體治療。①滅蟻靈(氯硝柳胺):150 ~ 200mg/kg體重,與飼料混合。(2)六氯酚:每公斤體重26-50毫克,口服。③二氯硫酚(丁基):150 ~ 200mg/kg體重,與飼料混合,4天後再次服用。④噻苯達唑:每公斤體重20 mg,與飼料混合。⑤檳榔煎劑:每公斤體重65,438+0 ~ 65,438+0.5g檳榔片或粉,加水煎煮取汁,用細膠管直接倒入作物內,早晨壹粒壹粒給藥並多飲水,壹般用藥後3 ~ 5天內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