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壹直不溫不火,雖有上漲,但制約因素較多,難見往日雄風。
大豆在經過壹段時間的暴漲之後,現在熱度也降下來了,豆粕價格的下跌幅度超過千元。
稻谷價格壹直平穩,並沒有明顯的漲跌。
那4-5月的糧食價格走勢如何呢,我們進行個簡單的分析。
壹、小麥價格先穩後跌
目前,國內小麥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上壹年的小麥所剩不多,新壹季小麥還未上市。
雖然因為受到封控影響,終端面粉走貨不暢,國家和中儲糧對小麥投放力度也在不斷增加,且企業備貨相對比較充足,但是在4月份小麥價格還是有希望維持在當下水平。
1、物流運輸受阻,成品油價格高昂,運費漲價最終會反饋到小麥身上;
2、基層小麥所剩無幾,多數都集中在貿易商手中,留給小麥上市的時間不多了,貿易商很可能借助最後壹波炒作機會維穩甚至提振麥價;
3、貿易商看好後市價格,加上新麥開秤價可能偏高,部分貿易商很可能持續持糧;
4、面粉企業因為庫存相對充足,多持觀望態度,等待新麥上市。
但是到了5月小麥價格很有可能進入下跌行情。
因為到了5月新壹季小麥將會陸續上市,目前各地小麥生長良好,不出意外產量將會很高,小麥供應量增加,需求高峰暫時又沒有到來,價格會順勢下降。
不過降幅有效,業內普遍認為今年小麥的開秤價格能達到1.4元,甚至1.45元,而且還要面對終端農戶的惜售,以及貿易商、烘幹塔、面粉企業等的“搶糧局面”。
二、玉米價格有望持續上漲
現階段,基層農戶手中的余糧已經所剩不多,余糧主要集中在貿易商手中,雖然出貨積極性尚可,但因為成品油價格上漲,以及交通運輸受阻,運費價格持續上漲且存在無車可走的情況,山東深加工企業晨間剩余車輛壹直都維持在壹二百輛的水平,企業到貨不足,為了刺激上量只能嘗試提價。
現在玉米供需兩端屬於典型的“兩不旺”,預計4、5月玉米價格有望持續上漲。
不過玉米價格也有不少利空因素:
1、雖然生豬產能壹直維持高位,但現在正在下降,進入下半年後產能將會明顯下降;
2、稻谷的定向拍賣使得玉米價格承壓;
3、小麥上市後對玉米市場也會造成沖擊;
4、疫情結束後,玉米可能會有壹波集中上市。
也就是說,雖然玉米價格有望上漲,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漲跌幅度不會很大。
三、大豆價格持續走低
大豆價格大漲之後,市場上剩下的都是利空因素,所以預計4、5月份大豆價格將會持續走低。
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增加,增加後續國際大豆的供應量,而我國作為大豆的重要進口國,國內對大豆的需求情況對國內外大豆價格都有較大的影響。
1、供應端:今年《壹號文件》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擴種大豆,有報道,今年大豆擴種面積有希望增加2000萬畝,預計產量能超過2020年水平。
而且近期國家的動作不斷,前有中央儲備食用油的輪出,後有進口豆油的拍賣,和進口大豆的競價銷售,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供應量,讓大豆市場的供應有保障。
2、消費端:不僅國內生豬養殖量不斷下降,各地也都在積極推廣低豆粕日糧,豆粕需求量下降,使得國內大豆的支撐力有限。
供需兩端來看,大豆價格雖然有希望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但是4、5月份降價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專家也提醒各類市場主體提高風險意識,理性看待當下的大豆市場。
四、稻谷價格依舊維穩
雖然,最近幾天各地稻谷價格有小幅上漲,但也僅是供應量減少後稻谷價格的小幅上漲,但4、5月份的上漲空間非常有限,大概率依舊維穩。
受疫情影響,不少地方稻谷銷售停滯,而終端需求穩定,刺激稻谷價格小幅上漲。
疫情結束後,需求回歸正常水平,稻谷價格重歸市場,夏糧收購收獲在即,貿易商頻繁出庫,騰庫存和準備資金為新糧做準備,這就使得市場整體供應充足。
再加上中儲糧各分公司、國家臨儲和地方拍賣的不斷進行,稻谷價格難以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