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釣鯿魚?

如何釣鯿魚?

釣鯛魚的絕佳誘餌

鯿魚是中下層魚。雖然有時以底餌為食,但在垂釣過程中,效果不如適合鯿魚活動的泳層。筆者在垂釣實踐中,用稻花香釣鯿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該方法如下:

1.選擇顆粒飽滿的大米(加工米),用爆米花鍋膨化,並仔細挑選好的膨化米放在小盒子裏(防止壓碎)備用。

二、壹對正常的臺灣釣組,空心活墜,用太空豆固定。選擇1號或2號浮,不要鉤,先找底,再調壹只眼,釣兩只眼或壹只半眼。

三,兩個四號臂鉤,各掛壹粒米。魚鉤拋入釣點後,鉛墜剛好觸底,掛餌雙鉤在稻花上浮力的牽引下,漂至副線長度。此時,浮動稍微

行動壹定要贏魚。作者將稻花香懸浮在水深0.8米的玻璃水族箱中半個小時,稻花香沒有掉落。如果餌料需要進壹步上浮(魚的遊動層上移),可以清空。

當心臟向上下降到適當的位置時,兩朵稻花仍然可以繼續漂浮。通過實驗,兩個稻花香浮動的牽引力完全可以影響兩個掛鉤和子線以及半米主線的浮動。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魚草魚和選擇

用史燚7號鉤,最好不帶倒刺,橫著穿5 ~ 7朵稻花,或者壹朵玉米花,效果也挺好的。

這種餌料效果好,經濟耐用,可以用壹年。是釣鯿魚、鯿魚、草魚或浮鯽魚的好餌。

釣鯛魚如何搭配餌料

夏天怎麽抓鯿魚?釣鯛魚的餌料配方1。選擇壹個好的釣位。老話說,所有釣魚都要選擇釣位,但是不同的釣魚對象要選擇不同的釣位。如果釣鯿魚,要根據它們的生活習性來選擇釣位。鯿魚有成群聚集的習慣,數量從幾十只到幾百只或幾千只不等。他們很高興在寬闊的水中遊泳。所以在選擇釣位的時候,要考慮選擇那些有開闊水面的地方,尤其是野河邊。這是其壹;其次,要選擇水域中的“華建”和惠水灣。這裏地形復雜,容易形成水下暗流,食物容易堆積。是武昌魚和其他魚最愛去的地方。第三,尋找那些耐氧能力較好的水域。氧氣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元素。魚只有有足夠的氧氣作為“動力”,才能有更好的身體遊動和旺盛的食欲。因此,在下風處、取水口和有水草的開闊處築巢捕魚是明智的選擇。第二,要選擇好的誘餌。釣魚餌料占三分,合適的餌料才能事半功倍。選餌不要馬虎。首先,要“對癥下藥”,也就是說,在釣魚之前,要弄清楚魚塘裏的鯿魚出了什麽問題,這是抓魚的關鍵。如果這個水域的鳳尾魚經常吃草,那麽最好的餌料就是草。如果魚塘主用西瓜苗和紅薯藤餵魚,那麽最好的餌料就是西瓜苗和紅薯藤。再比如魚塘主餵五谷雜糧或者糧油的剩飯,那妳用這個東西比什麽都好釣魚。如果用對了餌,壹定會有大收獲;其次,自然水域釣魚,我覺得比較好的餌料之壹是麥麩面。信陽人稱之為“金包銀”,湖北人稱之為“菜包”。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巧妙地把誘和釣結合起來,邊釣邊做窩,邊釣邊做窩。經過半天的時間,麥麩可以更好的霧化10多立方米的水,形成壹個立體的巢區。鯿魚壹旦進入巢區,就像進入了“面包”室,會很“開心”,不會停留很久。有壹年我在信陽羅山石口水庫用這種方法釣過鯿魚。我前半天壹直在拋竿做窩,11開始釣魚。從那以後,我就停不下來了。基本上三五分鐘釣壹條魚,到下午5點,釣了40多斤鯿魚,草魚,鯽魚。第三,需要搭配釣組。秋季氣溫逐漸下降,鳀魚的活動區域逐漸從上遊淺水區轉移到下遊深水區。所以在釣組搭配上要做壹些小改動。比如選擇5.4m以上的手桿,2.5號主線,1號副線1.5號,7-8號白狐鉤。這個釣組對付秋天的肥鯛魚很“有效”。到了中秋,鯿魚的活動區域已經移到了深水區。這時候用手竿抓鯿魚就有點鞭長莫及了。這時候最好用海竿或巖竿釣鯿魚,系上單鉤、雙鉤、炸彈鉤、葡萄鉤拋得遠遠的,好釣。第四,壹定要正確釣魚。鯛魚比鯽魚和鯉魚容易釣。這是壹種食肉魚。只要遇到可口的食物,它就會主動索要食物,經常張著嘴把食物吸進嘴裏,然後快速遊動。浮相大部分是黑色的,傾斜的。為了正確釣魚,我認為要掌握以下兩點:壹、正確區分漂移。在釣魚的過程中,要仔細區分漂的動態,正確區分小雜魚做鉤和鯿魚吃鉤的特點。如在自然水域捕魚,築巢後,小雜魚常入巢“擾亂漂流相”,然後鯿魚入巢“規範漂流行為”。如果不註意區分,隨意提竿很容易讓走進窩裏的魚大吃壹驚。那麽如何分辨小雜魚做鉤和鯿魚吃鉤的區別呢?我來打個比方:壹條小魚做魚鉤,就像在迪廳裏漂浮,發出不規則的騷動,時而飄高,時而跳入水中;而鯿魚吃鉤漂就像跳“慢三步”,然後在正規的地方進行幾次黑漂(有送漂的,但很少)。掌握鳀魚鉤的漂移並不難,只要在釣魚時仔細觀察幾次。二是半水釣漂。鯿魚是中下層魚,但有時也會遊到上層水。釣魚時應根據不同情況,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降低漂流物,尋找魚的活動層。每次最好移動10厘米左右,調五六根竿試釣壹次,然後再釣,直到釣到壹條魚為止。由於早、中、晚秋溫差大,垂釣時要根據魚情經常調整釣層。釣鯛魚有點類似釣鰱魚和鱅魚。壹旦掌握了規則,壹切都變得容易了。

壹、釣位和釣具的選擇,鯿魚喜歡成群遊動,少則三五只,多則十幾只或幾十只。它喜歡在船停靠的碼頭附近尋找食物。壹般碼頭停泊著很多摩托艇和運輸木船,大多數人在岸邊的船尾或者船上釣魚。所以釣竿不要太長。海竿應為1.5-1.8m,尼龍線直徑0.35mm,史燚尼軍4-5號,底釣用活動鉛30-40g。下午太陽西下,征得船夫同意,在船尾釣鯛魚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和清晨。下餌後,把釣君拋出四五米,釣點在急水轉緩水的地方,也就是水流由淺入深的地方,這是最好的位置。釣魚的時候不用拋餌。釣位很重要。選對釣位,鯿魚很快就會來咬妳。

二、釣季和餌料鯿魚壹年四季都可以釣,夏末和整個秋季是釣鯿魚的旺季。春天,河水上漲,水渾濁;冬天北風大,天氣冷;秋季水流穩定,水質渾白。最好用素餌做誘餌,切壹小塊厚厚的白幹做誘餌。也可以用大米、香香的甜餅幹和適量的紅薯,拌成不軟不硬但有活力的面團,捏在掛鉤上,繞在掛鉤上。

三、釣鯛魚的竅門關於鯛魚我剛學釣鯛魚的時候,有壹次,夏末秋初,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我拿著壹根桿子,到壹艘大木船的船尾去釣鯛魚。拋完竿,我和船夫聊了起來。我看到隊伍在移動。當我舉起魚竿時,魚餌不見了。每次妳舉起桿子,它都會失敗。船夫也是個好漁夫。他說:“大鯿魚群來了,個體不小!”“我征求他的意見,他說:”鯛魚很好吃,但不容易抓到。這要看經驗。“我的魚餌快用完了,還沒有釣到壹條。我讓船夫下船,他拉下掛在篷子裏的竹釣竿,在船的船尾邊釣魚。魚竿靠在船舷上,右手拿著魚竿,左手食指和拇指放線,壹句話也沒說。不到5分鐘,他拉了壹條1.500克左右的鯿魚。我問他怎麽咬魚,感覺怎麽樣?他說:“妳自己去感受吧。“不到半個小時,他壹連抓了四條大的。

壹條同樣大小的鯛魚。這時候天已經黑了,魚餌也用完了。我空手和他道別,感謝他的釣魚表演。以後不斷練習摸索,向釣魚高手求教,終於掌握了釣鯿魚的竅門:主要是識別銀魚是如何咬鉤的。剛開始輕輕壹咬,用手擠線的感覺很輕,但是壹不小心就忽略了。再咬壹口,不管感覺有多重,都要立即用手腕搖壹搖,拉動魚竿,魚就上鉤了。第壹口提竿往往會失敗,第二口提竿需要快速比賽。如果妳不把桿子舉起來,妳就會錯過機會。所以,壹定要集中精力抓鯿魚。

鯿魚生活在湖泊的中下遊水域,以高等水生植物和浮遊生物為食,對其他食物並不挑剔。他們喜歡群居。他們只要抓到壹個,就可能抓到壹群。所以釣魚前,找壹條魚道,事半功倍。團頭魴喜歡在水流緩慢、溶解氧充足的開闊水域活動;由於飲食習慣,湖中沈水植物,如蘆葦、苦豆子、水葫蘆、水花生等,壹定是鯿魚的攝食場所。所以在選擇釣點的時候,最好具備以上條件。

釣鯿魚的效果和餌料有很大關系。餌料要色、香、味俱全,可用新鮮酒糟、豆腐渣、碎豆餅混合制成。不要太粘太松,入水時鋪開為宜。破碎的豆餅顆粒比主要的沈入水底快,而輕質的酒糟和豆渣吸水後沈入較慢。餌料從水面到水底都有,形成壹個動態的立體餌網,香味四溢,誘魚效果明顯。餌料可鉤細蚯蚓、蝦、蛆。

鯿魚因為體型的原因,上鉤後掙紮的幅度很小。對釣具的要求並不嚴格。用雙鉤釣魚時,為了增加釣到鯿魚的機會,可以適當加大底鉤和上鉤的距離。

在有微風的夏天,當漁民在岸上感到舒適時,這意味著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比較適合鯿魚的底釣。選對釣點後,它就能以浮為靶,準確地把餌拋入釣位。由於鯿魚食量大,釣魚時要及時添加餌料,使釣點保持足夠的餌料,以此來留住魚。針對鯿魚喜歡抓掉落食物的習性,可以不斷搖動魚線,使魚餌具有動態,刺激鯿魚搶釣。具體做法:將魚餌拋至釣位,待魚餌漂浮數秒後,慢慢將魚餌提至半水再放下。妳可以在前提後引,左提右引。動作應該緩慢而輕柔。只要發現浮漂停滯、加速、與常規相反的橫移,就說明有魚鉤,要及時提竿。

在無風的夏季和悶熱的天氣,水底缺氧,導致鯿魚改變遊泳層而漂浮。可以及時改變釣法,用掛鉤、漂浮的方法釣到鯿魚。適當增加酒糟在餌料中的比例,以延長餌料在水面停留的時間。餌料可以由葷變素,以池塘邊的綠葉、白菜葉、汁液嫩滑的嫩葦尖為餌鉤。選擇菜葉作餌時,應挑葉寬葉脈少的嫩葉,用剪刀剪成條狀,然後裹緊,用鉤尖從中間鉤住,防止在水中脫落。入水短時間後,葉餌會吸水,慢慢膨脹。比如壹個綠色的小絨球,不僅鯿魚愛吃,草魚看到也不會輕易放過。但草魚身強體壯,只能智取,不能硬取。壹定要忍住脾氣,把魚遛到累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