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哪些特色菜?
江蘇各地特色菜南京:蘆蒿炒香幹鹽水鴨現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壹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壹句:現在這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幹,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實產桐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的那份精細。南京人吃桐蒿,壹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壹段幹幹凈凈、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幹也是“素”炒,除了壹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佐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幹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後唇頰格外清爽。蘇州:蔥烤鯽魚蘇州人愛吃魚,不過挑嘴,有人不吃鯉魚,有人不吃鰱魚,唯有鯽魚,從不曾聽說有人忌口——蘇州小孩學會說“鮮得來”這句話,準是在吃鯽魚的時候。蔥烤鯽魚這道菜突出的就是鯽魚的鮮美。在滴著醬紅湯汁的鯽魚背上,放著半寸來長脆生生的蔥段。雖然不明白為什麽這樣就是“蔥烤”了,但這兒總是人最先下箸的地方。揚州:清燉蟹粉獅子頭揚州人對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著不容更改的偏好。粵菜風行之際,揚州人也吃早茶,但從點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維揚式,邊吃邊加上評論:“我們揚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燉蟹粉獅子頭據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到現在還是百吃不膩。所謂“獅子頭”,用揚州話說是大劗肉,普通話就是大肉丸子,但肉裏面還有螃蟹肉、蟹黃、調料,下面再墊上青菜心,上籠燜。用揚州人的話說:“豬肉肥嫩,蟹粉鮮香,菜心酥爛,須用調羹舀食,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南通:天下第壹鮮凡是有海的地方餐桌上大抵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的大人小孩敢於說自家碗裏的是“天下第壹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那蛤憋不住氣露了頭,帶回家養兩天,或煮或燒,奇鮮無比。南通的蛤是文蛤,這壹帶海灘獨有,壹只可重達半公斤以上,如今文蛤很少能上市場。往往是漁民正在采捕,小販已經來到海灘與妳商談價錢問題,而在遠處的公海上,日本、韓國的船早已停在那裏,在等小販的船送貨上門了。想吃?只有自己去踩了。徐州:sha湯徐州菜的特點是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因為愛放醬油、愛用澱粉、愛顯示自己嗜辣。有壹道用麥仁、雞絲、海帶絲、筍絲做成的湯,味道極鮮,每每令人連吃兩碗。但依然是各種原料混做壹團,以至於湯成了名副其實的粥。sha湯,其實就是壹個疑問句--“啥湯?”因為中吃不中看,至今走不出徐州。高郵:香酥麻鴨高郵鹹鴨蛋已經成了發遍全國的年終福利了,由此可揣想高郵究竟有多少萬只鴨,由此再揣想高郵人深以為傲的全鴨宴,相信沒人懷疑高郵人對於鴨的每壹個部位的完美利用能力。全鴨宴的陣勢現在不太端出,但全鴨宴上的壹道名菜香酥麻鴨,還經常會以“壓軸戲”的角色出現在維揚地區的宴席上。所以當地人赴重要宴會,兜裏會自帶壹塑料袋,待酒足飯飽,香酥麻鴨上桌,打包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