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黃桃黃桃又稱黃肉桃,屬於桃的壹種。據歷史文獻記載,早在三四千年前,黃桃就在中國受到重視並被人工栽培。到秦漢時期,已培育出各種品種,與古桃嫁接的金桃不斷繁衍成今天的黃桃種群。
金山蟠桃上海金山區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蟠桃之鄉。
崇明老酒以糯米為原料,澆米後加藥加水調制而成,酒味甘甜,呈乳白色,故又稱甜酒、米酒、水酒。崇明老酒品質正宗,風味獨特,區別於普通白酒和黃酒。該酒酸甜微酸,風味醇厚,酒精度適中,後勁十足,回味無窮。它是壹種受歡迎的低度葡萄酒,其中以“菜花黃”和“十月白”最好。
馬陸鎮的葡萄種植已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鎮種植葡萄5000多畝,年產鮮食葡萄6000多噸。
?南匯水蜜桃南匯水蜜桃來自上海水蜜桃,具有獨特的產品價值。最早的關於桃子的文獻記載見於明代的壹本《群芳譜》,書中記載:“桃子在上海絕無僅有,顧尚寶西園尤佳。”後來隨著上海的擴張,上海桃向郊區發展,逐漸演變為南匯桃。
倉橋水晶梨倉橋水晶梨是新壹代生梨,具有果汁甘甜、清香爽口的特點。是上海市松江區的壹大特產,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林木果樹研究所精心培育。倉橋水晶梨嫩脆,營養豐富。經檢測,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無機鹽。長期食用具有生津益肺、止咳順氣、潤喉養顏等保健功效。
崇明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刀狀,每莢2-3粒,皮白肉白,粒厚扁平細膩,色澤清亮誘人。它是農民廣泛種植的蔬菜,也是崇明的主要土特產之壹。白扁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清爽可口,是夏秋兩季的大眾菜。
上海湯圓可以加入特制的無餡小湯圓或加入雞蛋做成香甜可口的湯圓。這是壹種非常受歡迎的宵夜,在中國南方經常流行。但需要註意的是,過多食用湯圓容易上火。如果妳的身體在假期裏已經上火了,妳應該試試。
條紋蛋糕和薄荷蛋糕是南北的,蛋糕是中國人的特色小吃。說到上海的蛋糕,恐怕妳的腳趾頭都數不過來。但是,頂級蛋糕和薄荷餅,以及雙餡餃子,廣受上海人的喜愛。薄荷餅,糯米粉混少許薄荷粉,點綴紅綠絲。切片蛋糕和糯米粉用細沙混合(不是用細沙包裹,而是揉在壹起)做成長條,油炸後更好吃。
好吃點:薄荷蛋糕,甜而涼,夏天相當熱。上面的蛋糕軟而結實,甜度適中。
上海春卷是古老的江南美食習俗。在農歷新年和春天的開始,家人聚在壹起,喝春茶,吃春餅來慶祝新年。春餅是用洋蔥和韭菜等辛辣蔬菜做成的。“新”與“新”諧音。新年吃五香(蔥、蒜、韭菜、芥菜、茼蒿)春餅,就是辭舊迎新。在上海,人們在春節吃韭菜肉絲春卷,這是吃五香蔬菜和吃春餅的古老習俗的傳承。上海郊區還有早春吃薺菜春卷的習俗。這種油炸食品具有皮脆、餡軟嫩、色澤金黃、味道鮮美等特點。上海開埠後,壹些小吃店常年供應春卷,餡料的花色也多了起來。城隍廟綠波廊做的韭菜芽肉絲春卷最受食客稱贊。
蟹湯包來到幾乎每壹條小街都會有這種特點。
原材料:
面粉1000g,溫水600g,五花肉700g,皮凍280g,蟹肉160th,蟹黃和醬油40g,豬油100g,料酒6g,香油8g,白糖5g,蔥花和姜末,精鹽6544。
生產流程:
1,面粉加水揉透,放置壹會兒;
2.將豬肉剁成肉末,剁入蟹中,鍋中用豬油加熱,加入蟹肉、蟹黃、姜末炒蟹油,與肉末、涼粉、醬油、料酒混合,制成餡;
3.將面團揉成長條,每50g拉成4個面坯,搟成圓皮,加入餡料揉成百褶袋,入蒸籠蒸10分鐘。
上海生煎是上海的特色小吃。來上海的人壹定要嘗嘗生煎。第壹次吃的人要小心倒湯燙嘴。
特點:酒體飽滿,上半部分有黃澄澄芝麻和蔥花,柔軟可口。下半部酥脆可口,餡料厚重,醬香濃郁,吃起來更香。
原料:面粉、芝麻、蔥花、豬肉、凍皮等。
做法:用發酵的白面做皮,用肉末、麻油凍皮等多種調料做餡。將蔥花和芝麻蘸在裹好的炸尖上,表面刷上素油,放入油鍋炸至熟。
上海顧繡是上海手工藝品中的壹朵奇葩。顧繡源於明代松江府壹名門,故名。古曾在鹿鄉園路上建了壹座花園,占地九畝,並在池中取了壹塊石頭。趙手刻“鹿香園池”二字。因園名(今魯香園路,為紀念此園而得名)他家的刺繡被稱為“魯香園繡”或簡稱“固始魯香園繡”或“魯香園繡”。它是以名畫為基礎的“畫繡”,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高著稱。
旭興草編產於嘉定旭興,歷史悠久。早在1000年前的唐朝,黃草編織品就已經成為皇家貢品之壹。20世紀初,東西方稻草文化開始交流發展。1914年,意大利斯特羅斯洋行聘請當地人王繼河、朱士林為代理,從農民手中收購黃草面料,轉賣到東南亞、歐美等地。從此,徐航黃草面料開始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
奶油五香豆由當地的綠色蠶豆制成,配以茴香、肉桂、精鹽、糖、香精和奶油。其特點是口感微甜,醇香可口,色澤光潔,回味悠長,開胃。
以上幾點是壹些特長。如果需要詳細查看,可以去上海特產網。有什麽好吃的想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