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調查處理程序
食物中毒調查處理程序 壹、報告登記2007年07月13日16時20分監督所值班員接到受害者家屬報告後,除通知報告人保護現場、留存患者嘔吐物並臨床標本及可疑中毒食物,填寫了《案件受理記錄》(附1)、《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附2),並立即向所裏領導做了情況匯報。二、組織開展現場調查(壹)成立調查組監督所在接到疑似食物中毒報告後,立即啟動《食物中毒現場調查處理工作預案》並做好了人員和設備準備工作,組成調查處理小組趕赴現場,人員組成包括食品衛生監督員4名,檢驗人員3名和流行病學醫師3名組成,分頭對中毒患者及中毒場所進行調查。(二)開展現場衛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1、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對患者和同餐進食者的調查,制作《食物中毒事故個案調查登記表》6份(附3-附8);2、現場衛生學調查:對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進行調查。對廚師班長王光進行了詢問調查並制作了《詢問筆錄》(附9),對學校食堂內衛生狀況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制作《現場檢查筆錄》(附10),對食物中毒場所內的剩余牛肉及工具、用具進行控制,制作《衛生行政控制決定書》(附11)、《衛生監督意見書》(附12)並加貼封條(附13)。中毒事件調查處理結束後,責令食堂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填寫《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決定書》(附14)。三、樣品采集檢驗對剩余的醬牛肉、生牛肉、使用的刀板等工具進行了采樣,***采集患者嘔吐物16份各200g,腹瀉便拭子13份各2ml,患者血樣20份各20ml,制作《產品樣品采樣記錄》(附15)及《非產品樣品采樣記錄》(附16、附17)。四、撰寫調查報告填寫《食品衛生事件報告卡》(附18)、《立案報告》(附19),將中毒事件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並於6小時內上報衛生部,待化驗結果報出後,由監督所負責召集監督員根據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室資料,依據《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進行分析討論確定食物中毒,並撰寫《食物中毒調查報告》(附20)。五、對肇事單位進行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和國食品衛生法》相關規定,對事發單位順達職業中專作出:⑴銷毀剩余××公斤醬牛肉;⑵沒收違法所得2880.00元;⑶罰款10000.00元。根據《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第十條規定,鑒於該學校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衛生行政部門查處中毒事件並主動消除中毒事故後果,因此,我局未對該學校作出“吊銷衛生許可證”處罰。六、根據《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標示管理規範》第9條之規定,順達職業中專食堂應當自動停止使用B級食品衛生等級標誌和標牌,衛生局應當予以公告。七、根據《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第五條、第八條、第九條之規定,建議市中區教育局追究學校直接管理責任人的責任。八、對學校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建議:1.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的衛生監督,對食堂采購、儲存、加工、銷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環節應重點進行監督指導。2.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應加強對學校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的檢查督促職責,定期深入學校食堂進行檢查督促。3.學校應建立健全主管校長負責制,並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4.學校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食物中毒突發預案,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度並認真落實。5.嚴格按照《學校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要求,各級職業學校、普通中等學校、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葷、涼菜。6.學校嚴格食品原料進貨關及其索證制度。7.認真做好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衛生知識的培訓,掌握食品衛生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