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止血是什麽意思?
涼血是壹種寒涼的藥,使熱的、運行過快的血液恢復正常運行,避免血液運行過快而出血。
中醫認為,血熱是體內陽氣過盛導致的陰虛。血熱導致燥熱、上火、發熱、出血癥狀,如皮膚斑痕、鼻出血、牙痛等。在這種情況下,涼血是必要的。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玄參、紫草、青黛等中藥都有上述作用,清熱涼血。
涼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涼血止血的食物主要有冬瓜、西瓜、綠豆、蓮子、山藥、大棗、苦瓜、生地、菱角、茯苓、豆腐。
吃什麽水果蔬菜涼血止血?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腸燥便秘;現代用於習慣性便秘。虛寒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西瓜:味甘,性寒,心經、胃經、膀胱經。能清熱解暑,止渴利尿。適用於胃灼熱疼痛,胃熱口臭。虛寒證、濕證忌食。
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適用於肝胃郁結、胃痛、胃熱、口臭、胃熱引起的便秘。虛寒、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白菜:味甘,性平,入腸胃經。清熱除煩,疏通腸胃。適用於胃熱引起的便秘。
茭白:味甘,性寒,歸肺、脾經。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通便。適用於濕熱泄瀉、胃熱、口臭、胃腸熱、便秘。虛寒腹瀉的人不宜食用,更不宜與蜂蜜同食。
苦瓜:味苦,性寒,心脾胃經。清熱利濕,解毒明目。適用於濕熱泄瀉、胃熱、口臭、胃熱疼痛。虛寒證忌食。
涼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1,大薊
大薊,中藥學名。它是菊科植物紫甘薯的幹燥地上部分。在夏天和秋天,當bloom被收獲時,雜質被去除並被幹燥。涼血止血,化瘀解毒,消癰。用於鼻衄、吐血、血尿、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脾胃虛寒無血瘀者不宜服用。
2.大薊
中藥名稱大薊,為菊科大薊的幹燥地上部分。在夏季和秋季開花時,收割割下的土地的上部,除去雜質並幹燥。涼血止血,化瘀消腫。用於鼻衄、吐血、血尿、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3.地榆
中藥名稱地榆,為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幹燥根,俗稱“大陸地榆”。在春天,當植物在秋天發芽或枯萎時,它們被挖掘,須根被移除,清洗並幹燥,或者在新鮮時切片並幹燥。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便血、痔瘡、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4.國槐
國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花的幹花和花蕾。在夏天,當花朵盛開或花蕾形成時,它們被收獲,即使它們是幹的,以去除樹枝,莖和雜質。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於便血、痔瘡、血痢、崩漏、吐血、鼻衄、肝火、目赤、頭痛頭暈。脾胃虛寒,陰虛發熱,無實火者慎用。
5.側柏葉
側柏葉,中藥名稱,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幹燥枝和葉。大多在夏秋兩季采收,陰幹。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用於吐血、鼻衄、咯血、便血、崩漏、肺熱咳嗽、血熱脫發、頭發早白。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白茅根的幹燥根莖。春秋兩季采挖,洗凈,曬幹,去除須根和膜質葉鞘,打成小捆。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鼻衄、血尿、發熱、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少尿、熱淋。脾胃虛寒,多食不渴者不宜服用。
壹種涼血止血的藥方
1、大薊、大薊、荷葉、側柏、白茅根、茜草、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等份。
2.地黃(洗凈)四份、大薊根二份、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蓮藕節、當歸(去蘆,泡酒)、梔子仁、甘草(炒)。
3.槐花(炒)12g、側柏12g、荊芥6g、枳殼6g。
4.生荷葉9g,生側柏葉9g,生艾葉12g,生地15g。
5.青黛12g、瓜蔞18g、梔子(炒黑)18g、訶子12g、海蛤石18g。
6.生地黃15g、白茅根60g、牡丹皮9g、白芍9g、仙鶴草15g、山梔子9g、小薊30g、蓮藕15g、金銀花15g、荷葉9g、甲魚版9g、三七3g(洗凈)。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應該明白如何涼血止血了。上面介紹了很多關於涼血止血的食物,草藥,方子。涼血止血的效果很好,大家都可以好好用。這些好方法千萬不要錯過,有需要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