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盆栽枇杷應該做什麽管理?需要修剪嗎?

盆栽枇杷應該做什麽管理?需要修剪嗎?

把果樹種在盆裏,做成盆景,是近年來很流行的做法。盆栽果樹具有觀賞性強、易於管理等諸多優點,可以有效避免惡劣天氣對果樹的不利影響。

盆栽枇杷樹長得高,需要定期修剪。除修剪外,其余生長期的管理要註意兩個方面:水和肥。具體怎麽操作它們?我來給妳介紹壹下。

第壹,枇杷樹的修剪,盆栽枇杷,要控制樹的整體高度,枝條的數量,枇杷要矮化和整形。如果任其發展,我想在第二年把它砍成小樹,樹會衰弱枯萎,樹枝也長不出來。修剪和整形手術大約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成。

第壹年種植後,當樹幹長到50厘米以上時,將莖剪去,以促進新芽的萌發。萌出的新梢生長應在30~50cm,30cm以下的新梢應抹平。但30cm以上萌發的新梢應先留在原處,其余枝條應在栽植後第二年選擇修剪。

所選枝條應具有較強的生長潛力,其余枝條不能同向生長,枝條之間應有壹定間距,做成半圓形樹形。根據枇杷實際萌出的枝條,留2~3條作為主枝(如果枝條不理想,可在後期生長中重新選擇,或通過拉、撐、掛等方法進行調整),其余枝條應從基部剪除。第三年,在主枝上,選擇1~2枝,培育為輔助主枝。

註意:6加侖以下的鍋,兩組樹枝就夠了(鍋越大,可以留的樹枝越多)。之後在每年的修剪管理中,就是圍繞這棵樹進行維護和更新。

至於樹的整體高度,根據不同盆的大小,壹般為盆高的3~4倍,而且枇杷已有數年結果期後,每年修剪時,都要留下主幹附近的新枝,作為未來數年更新新主枝的預備枝。

二、水肥管理1、水分:枇杷樹是需水較少的樹種,根系不發達。如果排水不暢,很容易腐爛。但如果太幹燥,葉子蒸騰後會失去水分來源,吸收根部儲存的水分,導致根部死亡枯萎。

枇杷生長期不需要過多澆水,適當保持幹燥即可。當土壤表面某些部分幹燥時,應補充水分。枇杷的果實膨大期和新梢生長期,這期間需要澆水,所以要保持土壤水分(枇杷樹土壤含水量不低於60%就不用澆水)。

2、施肥:枇杷入盆前,先放底肥,不結果的枇杷樹壹年可施肥兩次。3月出現新芽,9月施秋肥,補充枇杷所需養分。在植株周圍施3~10g有機顆粒肥。

進入結果期的枇杷樹追肥主要是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不壹定要在每個階段都追肥。比如在開花前,如果枇杷長勢好或者花蕾少,這個時候就追肥,會因為枝繁葉茂導致落花落果。如果樹長勢不好或者花芽多,就要施壹次肥,補充養分。

第壹次施肥,枇杷果實膨大時,通常要追施草木灰或含鉀肥較多的三元肥,促進幼果生長(鉀可增加枇杷果實含糖量)。果實采摘後,需要再次施肥,以補充枇杷樹的消耗。

第三,其他註意事項,比如在不同的種植區域,需要註意當地的氣候,枇杷花零下6℃凍,幼果零下3℃會凍。如果當地溫度下降到0℃,轉移到溫暖的地方進行保護。但是妳不能總把它放在壹個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白天有陽光就可以搬出去,晚上再搬回來。

而且枇杷果實不耐高溫,除了南方早熟的果實會在2-3月采收外,其他地方的果實采收都在4-6月。此時,如果氣溫超過35℃,枇杷就會壹直暴露在烈日下,果實容易皺縮脫落,向陽的方向,樹枝和樹皮也會被曬傷。所以在烈日下,要適當遮陽;除了遮蔭,還需要註意的是,高溫下水分蒸發過快,而土壤過於幹燥,導致脫水幹燥,所以這個階段需要保持土壤濕潤。

枇杷花多,需要疏花,每枝果實數不能超過10,才能結出質量較好的果實。至於病蟲害,盆栽枇杷壹般不用擔心,唯壹要註意的就是癌癥。這種疾病通常由幼苗或接穗帶來。所以選苗的時候盡量選擇正規的苗商,苗的根部要發達,無病蟲害。不要購買沒有檢疫證書的苗木。

結論:盆栽枇杷結果時間的長短不僅取決於苗木的繁殖方式,還取決於良好的管理。嫁接後3 ~ 4年即可收獲果實,幼苗生長時間較長。良好的生長管理會使植物更快地度過幼樹階段,進入花果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