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晚宴結束後,1壹家四口在30個小時內相繼離世。發生了什麽事?

晚宴結束後,1壹家四口在30個小時內相繼離世。發生了什麽事?

據媒體報道,黑龍江省雞西市壹家庭在聚餐時食用疑似變質食材制成的酸湯而中毒。後來吃晚飯的9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至今已有7人死亡。但具體食物變質後產生哪些有毒物質導致中毒,還存在爭議。

醫院化驗後的初步結論是黃曲黴毒素中毒。以食品安全專家雲為代表的壹些專家表示,黃曲黴毒素中毒的可能性不大。酸湯是發酵的玉米制品,所以雲烏心更容易發生米酵母中毒。但無論是哪種有毒物質,兩者的毒性都很大,嚴重者會導致休克或死亡。

酸湯是東北人經常吃的壹種食物。首先,玉米需要研磨和浸泡幾十天。發酵後,控制適當的水分,制成粗面。此事壹出,引起軒然大波,誰也沒想到,這種天天吃的食物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事實上,此次事件中制作酸湯的玉米原料在此之前已經在冰箱中保存了壹年。為了避免浪費,主人在聚會上把它拿出來,做成食物讓大家分享。沒想到食物變成了毒藥,讓大家走上了不歸路。不過酸湯中毒事件在國內是有先例的。比如2015遼陽,壹家四口疑似吃酸湯中毒身亡。

食物中毒這個詞我們很熟悉,新聞媒體也經常報道。以2018第三季度為例,全國23個省份的統計數據顯示,這23個省份共發生食物中毒事件119起,死亡27人。食物中毒最常發生的地方是家庭。大多數中毒原因是細菌或真菌中毒。作為菌類大省的雲南,2020年兩個月內共發生273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其中死亡12人。有人甚至調侃說,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雲南省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數據。

食物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人不吃飯,就沒有生存和活下去的精力。為什麽每天吃的食物會變成致命的毒藥?很多時候是壹種不恰當的“節約”感。比如,有些人對食品安全的認識不夠,不管保質期是多少,即使保質期過了很久,也認為只要不是肉眼和氣味變質的東西就可以吃。“真是浪費?不變味。還是可以吃的!”但是妳根本看不到微生物的傳播。妳以為是好的食物,其實在悄悄腐爛變質。吃這種食物必然會對妳的身體有害。

還有人把冰箱當成壹切,認為只要東西放在冰箱裏就比較安全,放久了也無所謂。其實冷凍食品也有相應的保質期。比如牛羊肉可以冷凍10到12個月,雞鴨鵝可以冷凍8到10個月,海鮮和魚更短,只有4個月。超出這個範圍,就不適合再食用了。

是的,蘑菇中毒也是壹個不容忽視的事情,尤其是在雲南省。即使很多人都知道吃了不知名的蘑菇可能會中毒,但還是有人會抱著僥幸心理試圖毒死自己,直到被送到醫院。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品安全高於天,食品安全是我們健康的第壹道防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壹定要嚴格按照食品保質期規定的範圍來吃。我們必須堅決不吃不確定是否有毒的食物,任何食物在吃之前都要確定是幹凈的。政府需要加大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采取多種方式增強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食品生產商和銷售商也必須在生產和銷售中嚴格控制質量,以保護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