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敏感和喜愛的食物順序是蚯蚓、蚌肉、螺肉、蠅蛆、鮮魚等。黃鱔是壹種以動物飼料為主要食物的雜食性魚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其食物組成有些不同。
年幼的鰻魚吃蛋黃、蟲子和蚯蚓。
年幼的鰻魚以毛蟲、蚯蚓、輪蟲、枝角類和燕子為食。
成年鰻魚主要吃蚯蚓、小雜魚、蝸牛、貽貝、蝦、蝌蚪、青蛙和昆蟲。
看了黃鱔最喜歡的食物,其實在黃鱔養殖中,為了解決飼料來源問題,提高增重,幼、成年黃鱔應盡早馴化,用人工配合飼料餵養。再來看看黃鱔飼料的配制和使用!
黃鱔人工配合飼料的研制
1,飼料原料的選擇
原材料的選擇應以質優價廉、貨源穩定、運輸方便為原則。有條件的話,原料種類越多越好,最大限度地滿足黃鱔對各種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具體來說,在選擇飼料原料時,可以因地制宜,比如離屠宰場近,可以以動物內臟為主,再添加適量的飼料。
網箱養殖黃鱔時,可以用豐富廉價的小雜魚和蚌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當的飼料餵養黃鱔。還可以充分利用冬閑時間和冬閑地種植壹些原料作物,比如小麥、油菜等,來補充來年原料的不足,更大程度上降低飼料成本。
2.飼料配方的合理設計
在設計配方時,要考慮飼料營養和容重的關系,保證黃鱔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吃飽。
動物飼料壹般占黃鱔日糧的50% ~ 70%。菜籽餅等原料價格便宜,蛋白質含量高,但由於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等抗營養因子,過量使用會影響黃鱔的生長。因此,其用量不應超過10%。
這裏給大家介紹壹下自制飼料的配方:65%新鮮動物糞便,20%麥麩,10%菜籽餅,3%酵母,1%鹽,1%添加劑。
3.黃鱔飼料的加工
我們介紹主要利用畜禽下腳料生產自制飼料的工藝流程:生產自制飼料的工藝流程壹般包括粉碎、混合、造粒。
粉碎可以增加飼料與動物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提高幹物質、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飼料系數。方法如下:將畜禽鮮肉和下腳料清洗幹凈,切成小塊,用3-4毫米模孔電動絞肉機絞碎。在粉碎的過程中,加入少量的大蒜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接下來的混合就是將粉碎後的鮮肉、畜禽下腳料、各種添加劑、蛋糕、麥麩等充分混合攪拌。要註意的是,在潮濕的天氣裏,原料含水量高,制粒時可適當減少加水量;在濕度較小的天氣,可以適當多加水。總的原理是:加水後,攪拌機揉成壹團,放壹放。
最後用電動造粒機造粒成型。這裏也要提醒養殖戶,自制飼料存放時間短,最好現在就用。#p#副標題#e#
鰻魚吃什麽長得快?
黃鱔是壹種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主要吃小魚、小蝦、貽貝、蝸牛、昆蟲和大型浮遊動物如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吃小青蛙、蝌蚪,有時也吃浮萍、西瓜、絲狀藻類等。人工養殖的黃鱔主要投餵蚯蚓、蠅蛆、小魚小蝦、動物內臟、屠宰下腳料、配合飼料和糠、米、米糠、豆餅、豆腐渣、瓜皮等新鮮飼料,不允許投餵腐敗變質的飼料。最好將動物飼料和植物飼料粉碎,然後混合加工成顆粒飼料飼餵。顆粒大小取決於黃鱔的大小,壹般壹口吞下為宜。黃鱔的攝食方式為啜飲,食物不經咀嚼直接吞咽。當遇到較大的食物時,黃鱔常常通過旋轉身體來咬食物。在黃鱔的攝食高峰期,如果飼料不足,黃鱔也會吃比自己小的黃鱔。所以放養時要選擇大小規格相同的鰻魚品種,避免大小混養。
黃鱔對餌料的選擇比較嚴格,長期投餵壹種餌料後很難改變原有的食性。因此,在飼養前期要做好餌料培養,即飼餵來源廣、價格低、供應時間長、肉增重率高的配合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