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到這道菜的起源,自然是正宗的水煮魚最先傳入北京的水煮魚小鎮。
“水煮魚”起源於重慶渝北地區,只有十幾年的歷史。發明這道菜的師傅出身於四川家庭,可以說是從小在廚房裏長大的。再加上他的聰明好學,年紀輕輕就有了很深的造詣。說到他的名氣,就不能不提到1983在重慶舉辦的壹次烹飪大賽。在這次大賽中,他用類似於現在水煮魚的烹飪方法制作了“水煮肉片”,與當時的傳統做法完全不同。“水煮肉片”這種全新的做法,因其色、貌、味等諸多特點,得到了評委的壹致認可,他也因此獲得了大獎。
自從中獎後,親戚朋友都來祝賀他。每次招待客人,他都要親自做“水煮肉片”。這壹天,壹個從小壹起長大的朋友來拜訪。這個朋友住在嘉陵江邊,每次來都會帶幾條嘉陵江的草魚,這次也不例外。每次聚會,肯定要喝幾杯。都快中午了,師傅卻在為午飯發愁,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位朋友從小沒吃過大肉,家裏也沒準備過別的肉,師傅想讓朋友們壹起分享比賽贏的菜。壹邊發愁,木盆裏蹦蹦跳跳的魚壹邊提醒師傅為什麽不把“魚”放在水裏煮。就這樣,第壹鍋水煮魚誕生了。沒想到的是,鮮美香辣的魚讓朋友們贊不絕口,師傅自己也很驚訝。
材料:魚250克,青蒜150克,芹菜100克,幹辣椒15克,郫縣豆瓣40克,清油200克,醬油15克,味精1克,姜片10克。1,把魚殺了,洗幹凈,剁去頭尾,切片成魚片,剩下的魚排剁成幾塊。用少許鹽、料酒、玉米粉和壹個蛋清抓住魚片,腌制15分鐘。把魚頭、魚尾和魚排分別放在另壹個盤子裏,用同樣的方法腌制。
2.燒開壹小鍋水,將豆芽洗凈,用開水燙壹下,撈出放入大盆中,根據個人口味撒少許鹽備用。
3.在幹凈的炒鍋裏加入平時三倍的油。油熱時,放入三湯匙豆瓣(或剁碎翻炒),與姜、蒜、蔥、辣椒、辣椒粉、幹辣椒壹起翻炒。加入頭、尾、魚排,轉大火,炒勻,加入料酒、醬油、胡椒粉、糖,繼續翻炒壹會兒,加入壹些熱水,加鹽、味精調味(味道鹹)。水開時,保持大火,把魚片壹片壹片放進去,用筷子撥開,3~5分鐘後關火。把煮好的魚和所有的湯壹起倒入剛才放豆芽的大鍋裏。
4.再取壹個幹凈的鍋,倒入半斤油(具體油量看準備容器的大小。倒入大盆時,魚和豆芽都會被淹沒,可以目測)。油熱了就關火,先讓它幹。然後加入大量的花椒和幹辣椒(看個人辣的程度),用小火慢慢翻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註意火不要太大,以免炸著。
5.辣椒顏色變化快時,立即關火,將鍋裏的油和花椒辣椒倒入魚的大鍋裏。這道美味的水煮魚就可以了。1.除了黃豆芽,還可以選擇蓮藕片、青筍、竹筍等自己喜歡的蔬菜,或者在魚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把湯加熱,加入各種自己喜歡的蔬菜、粉條、面條。
2.炒郫縣豆瓣時,還可以加入適量的涪陵榨菜,會增加壹種特殊的風味。
3、魚片可以水煮變色。不要煮太久。可以用筷子輕輕推開,但不要用力攪拌,否則容易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