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妖樓由此得名。
“路上很冷,四周風雪交加,飛沙走石,滿眼都是。只有吐谷渾城比其他地方暖和。其國有文同魏。風俗政治,多為外法——《宋運興記》
韋雪壹號墓位於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這裏發現了200多座古墓,著名的九層妖樓是其中最宏偉的壹座。考古人員初步推斷,該墓屬於初唐時期的吐谷渾皇陵。根據6世紀北魏旅行家宋雲的記載,吐谷渾當時文明程度很高,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這座墓中出土的絲綢、古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座墓坐北朝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形勢如“金”字,故稱“東方金字塔”。從上到下,每隔1米,壹棵百年柏樹從土堆中穿過,以這種形式,建起了九層。因當地藏民流傳此墓不吉利的傳說,故稱“有妖怪的高樓”,也稱“九層妖樓”。專家主要把這種傳播解釋為公元7世紀吐蕃消滅吐谷渾,藏民稱這個民族為妖,所以把它的墓稱為“妖樓”。
古墓考古
九層妖樓的考古是偶然的。整個都蘭地區有上千座古墓,熱水墓只是其中之壹。青海省政府在這裏破獲了大量的盜墓案件,追回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包括金銀器、石雕、陶器等,極具研究價值。直到1996,該墓才被考古人員正式發現,但在發現時,大墓和周圍的小墓中已經發現了哄搶的痕跡,於是考古隊對該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在這次考古中,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皮靴、藏族木屑、古代蒙古木簡、彩繪木屑、金銀飾品、糧食和絲綢碎片等。與他壹起埋葬的還有700多具馬、牛、狗、羊和其他動物的遺骸。這種墓葬規模和隨葬的糧食、牲畜讓考古學家推測,墓主人應該是吐谷渾或吐蕃王公貴族。但這次考古的目的是保護被盜的古墓,搶救留在墓中的文物,所以只挖掘了兩層,其余七層都保護得很好,沒有進壹步挖掘。當然,這也受限於考古技術,未必能保證發掘後的文物保護能做到萬無壹失,這和對待秦始皇陵的態度差不多。
不敢挖的另壹個原因。
不得不說,我們國家壹直信奉壹些超越科學,或者神學,或者玄學的思維。反正古人說風水或者鬼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信不信由妳,它們流傳至今是有原因的。
“九層臺,始於土基”——老子
九層妖樓的外形類似金字塔,有點類似秦始皇陵,據說是以九層夯土為基礎。這裏的妖樓也是九層樓。我覺得這個墓應該也是壹個王陵。“九”是第九個五年計劃的最高目標。在中國古代,“九”並沒有被誤用。就像古門前的石獅,不是所有人都能請,但鎮上能請。如果活不下去,那就是災難!民間對鬼屋的稱呼可能不是空穴來風。也許是某種靈異讓這裏的藏民感到害怕,因為無法解釋,所以稱之為“妖”。
“尋龍靠曲山,重曲為重關。關門時若有千把鎖,必有王子住此。”——《搖龍》
從風水的角度來看,這座墓背對兩座山,東西綿延,宛如兩條龍。墓位於兩條龍口,宛如壹顆寶珠,成為“兩條龍玩珍珠”之勢。此外,瑤樓位於昆侖山,昆侖山是中國大地上三個龍脈的龍頭聚集地。山前是壹大片開闊地帶,風水極佳。這不禁讓人想起《搖龍》裏的尋墓口訣,不經意間倒吸壹口冷氣。當年考古活動突然停止,對外宣布該建築結構復雜,保護完好,不便進壹步發掘。這個解釋還過得去,但是突然停止挖掘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人們的好奇,這個建築是否真的那麽神秘,我們不得而知。
綜上所述,我們暫時認為考古活動止於壹層和二層,是因為古墓的保護。由於考古條件的限制,這次發掘只是針對被盜樓層的維修和搶救,而剩下的七層可能要等到考古技術更加成熟後才能再見到,這也給很多考古愛好者留下了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