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給寶寶做山藥幹?
A 1,粥山藥去皮切丁和洗好的米壹起煮。還可以加入燕麥片、豆類等。,好吃又健康。2、排骨山藥將排骨剁成壹寸長的塊,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炒香蔥和姜,加入排骨翻炒。待顏色變化後,加入山藥塊,加入料酒,加入湯汁燉。這道菜不要放太多醬油。3、山藥萵筍炒蝦球將山藥和萵筍去皮,切成平行四邊形切片。將蝦外面切開,取出沙線。將山藥片、生菜片用開水焯壹下撈出(註意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口感不脆),再將蝦仁稍微焯壹下。取油鍋,放入蔥、姜、蒜翻炒,放入山藥、萵筍片、蝦球,調好味,淋幾滴香油即可食用。4山藥燉牛腩的特點:牛腩入口即化,與山藥的味道巧妙融合。準備時間:8分鐘烹飪時間:25分鐘原料:山藥、牛腩。調料:八角、蔥、姜、料酒、糖、味精、鹽、雞精、剁椒。做法:1。山藥洗凈,去皮切塊,牛腩切小塊焯水去沫。2.鍋裏放油,爆香八角,爆香蔥姜,加入料酒和水,放入牛腩,翻炒後放高壓鍋裏20分鐘取出。3.鍋中放油,倒入牛腩,加入山藥、糖、剁椒、味精、鹽、雞精調味,壹起燉至軟爛。什錦山藥顆粒的特點:色澤鮮艷,口感脆嫩。準備時間:5分鐘烹飪時間:5分鐘原料:山藥、青椒、玉米粒罐頭。調料:糖、味精、鹽、水澱粉、鮮湯(可以用水代替)。做法:1。山藥去皮洗凈,青椒洗凈,切成玉米粒丁。2.往鍋裏加水。水開後,將山藥和青椒焯壹下。3.鍋裏放少許油,放入山藥和青椒,翻炒壹會兒再放入少許鮮湯。4.然後加入糖、味精、鹽,最後用水澱粉勾芡。6山藥炒肉片的特點:滑嫩,鹹鮮。準備時間:5分鐘烹飪時間:5分鐘原料:山藥、幹木耳、豬裏脊肉。調料:料酒、糖、鹽、味精、胡椒粉、雞蛋清、水澱粉、蔥花。做法:1。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兩半,然後用斜刀切薄片;將幹木耳用水泡軟,去根洗凈。2.裏脊肉切片,加鹽、味精、料酒、蛋清、水澱粉上漿。3.將鍋加熱,將少量冷油倒入鍋中倒出,再倒入冷油。油溫20 ~ 30成熱時,肉片會滑嫩。同時將藥片和木耳下山煮熟,控油。4.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蔥花翻炒,加入料酒、水、鹽、味精、糖、胡椒粉調味,用水澱粉勾芡,然後倒入剛做好的蔬菜翻炒均勻。7拉山藥特點:甜脆,每根山藥都能拉出細長明亮的糖絲。準備時間:3分鐘烹飪時間:5分鐘原料:山藥。調料:綿白糖、幹澱粉。做法:1。山藥洗凈,去皮,切成棱形片。控水後蘸幹澱粉,然後放油鍋裏炸至金黃色。2.鍋洗凈,放少許油,加入綿白糖和少許水小火炒勻。3.糖液煎至黃色時,倒入剛煎好的山藥片,攪拌均勻。4.最後放入盛有冷油的盤中,可以分兩次食用。優點:-健康蔬菜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藤本植物,俗稱胡愛山,其食用部分為地下塊莖(含根體)。山藥營養豐富,塊莖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和澱粉,還含有粘液、尿囊素和澱粉。山藥的塊莖自古入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性平,清涼潤澤,味甘無毒。能健脾胃,補肺腎,主治泄瀉、久痢、口渴、乏力、咳嗽、遺精、尿頻。被民間用作滋補強壯藥,也有祛痰作用。傳統名方有六味丸、八味丸、沈淩白術散。除了上述功能外,山藥因其性強,無嚴重病蟲害,是壹種食欲極佳的健康蔬菜。山藥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種是塊狀山藥,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薯形大,產量高,生長快。另壹種是長山藥,它最初分布在溫帶地區,如中國大陸和日本。它的莖細長而圓,葉子狹長,塊莖呈長棍狀。其品質極其優異,產量低於塊山藥。在中醫方劑中常作為強力補藥,價格很高。1、山藥魚片湯——魚250g,山藥20g,昆布絲、豆腐、調料等適量,用於健脾胃。制作(1)將魚切片,山藥磨成粉。(2)鍋中加水,放入海帶絲和山藥粉,燒開後放入豆腐片和魚片及適量鹽,煮熟後放入蔥花和胡椒粉。用餐時服用。功效健脾和胃,滋補強壯。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病後虛弱。2、山藥蓮子湯——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山藥蓮子湯是由山藥30克、蓮子30克、薏苡仁30克制成。適用於電化學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每日1次,連用15天,具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3、山藥湯——增強人體免疫力,養胃、潤肺、止咳、補腎、抗癌山藥湯配方及制作方法:“山藥壹斤,煮熟;半升玉米,油炸,面條;兩斤杏仁,煎老熟,去皮,削尖,切成米。”如何服用:“每天空心白湯調兩元,加壹點酥油,任意山藥。”功效:“補虛益氣,溫中潤肺。”解析:山藥,“味甘,性溫,無毒。補中益氣,治風頭暈,止腰痛,強筋骨。”據現代科學測試,山藥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碘、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B、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皂甙、粘液、膽堿、澱粉(65,438+06%)、糖蛋白、遊離氨基酸、催產素、多酚氧化酶。粘液中含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健胃、補肺、止咳、強腎、益精,並有抗癌作用。4.脆皮山藥川菜的特點是脆而爛,軟而甜。還具有健脾、滋腎養肺的功效。生山藥500克。糖125g,豆粉100g,植物油750g,醋30g,味精1g。制作過程中,將新鮮山藥洗凈,籠蒸,去皮,切成3厘米長的段,切成兩段,用刀壓平。鍋熱後,倒入植物油。油七成熱時(約175℃),放入山藥,炸至變黃。將炒好的山藥放入另壹個熱鍋中,加入糖和兩勺水,小火燉3-5分鐘,然後用武火,加入醋和味精,用水豆粉勾芡,倒入熟油。5.山藥醬配料:山藥200克,豆醬150克,北京餅100克,水豆粉50克,糖150克,豬油100克。民間特色:健脾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的便溏、腹瀉等慢性胃腸疾病。制作方法:1。將山藥粉碎成細粉,加入白糖50克和少許水,攪拌成細泥,放入1的碗中;將北京餅加工成細泥,放入另壹碗1中,加入25克白糖拌勻;將豆瓣醬放入另壹個1碗中,三碗全部籠蒸,取出待用。2.炒鍋燒熱,加入豬油,倒入山藥糊。炸至粘稠時,放在盤子中間,炒鍋加入豬油,然後依次翻炒北京餅糊和豆瓣醬,分別放在山藥醬兩側。3.將手勺放在大火上,加少許水和75g糖,煮沸去沫,勾上水豆粉調成濃汁,澆在三泥上。6、山藥燉海參原料:海參、山藥、蔥、黃酒等。方法:1。將海參從香腸中取出洗凈沈澱物,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用清水撈出;2.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煮。3.炒鍋放少許油,放入蔥花翻炒,放入海參和山藥,放入少許黃酒、醬油、鹽、糖和適量湯汁燒開;4.用水澱粉勾芡,出鍋後再淋點香油。這道菜香味濃郁,味道鮮美,有補腎、治遺尿的功效。註意過敏體質。寶寶要慎用。7.山藥的色、香、味:脆而可口,甜而不膩。原料:山藥500克。輔料:桂花鹵水2克,冰糖75克,熟白芝麻5克,熟花生油1,000克。制作:65,438+0)將山藥刮幹凈,切成滾刀塊,冰糖碾成面條,排骨上點煙;2)勺中倒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山藥至金棕色酥脆,倒入漏勺中;3)勺中留少許油,放入冰糖面和壹勺水,放入桂花鹵水煮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氣泡變小,糖開始微微泛紅時,立即將炒好的山藥倒入勺中攪拌,將山藥與糖汁均勻包裹,倒入塗油的盤中,快速上桌,再盛壹小碗涼開水即可。8、冰糖山藥的制作方法山藥750克,冰糖半碗,清水6飯碗做法:山藥去皮切塊,加入冰糖,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功效:滋陰補腎,健脾化濕,減少尿瀦留。9.山藥羊肉粥材料:山藥250g,幹凈羊肉150g,粳米100g,蔥花少許,姜末,精制椒鹽面,水適量:1。山藥洗凈,刮去外皮,切成片。將羊肉沖洗幹凈,放入開水鍋中煮至半熟後撈出,再換刀切塊。粳米淘洗幹凈。2.將清水和粳米放入鍋中,煮至粥成,再放入羊肉、蔥花、姜末和精鹽,等幾下,撒上胡椒面即可。功效:溫補脾腎,益氣養血。適用於虛寒帶下、產後虛寒的婦女,是虛寒婦女常用的滋補品,適合冬季進補食用。10、山藥玉竹鴿子湯材料:山藥5g、玉竹10g、麥冬10g、枸杞5g、鴿子1。做法:將煮好的鴿子肉放入鍋中煎熟,然後加入高湯或開水,水燒開後將肉撈出放入湯鍋中,再將藥洗凈。功效:中醫認為天為陽,地為陰。因為鴿子每天在天空中翺翔,體內吸收了大量的自然陽氣。這種藥膳中的鴿子肉可以治療腎精不足引起的虛弱。如果皮膚有惡性瘡、疥瘡等疾病,鴿肉也是很好的飲食原料。山藥、玉竹、麥冬合用,能養肺陰,所以這種藥膳特別適合大病後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