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平菇栽培手冊

平菇栽培手冊

平菇栽培手冊(文獻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

平菇,又名糙皮側耳、平菇、茯苓、平菇(日本)等。屬於擔子菌、傘菌屬、側耳屬,是壹種木材腐生菌。平菇營養豐富,營養價值高。其幹鮮品極其鮮美,口中齒香。真的是壹種珍貴的大型真菌,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長期食用能起到延年益壽、保健美容的作用,是極好的保健食品。因此,平菇是壹種很有發展前景的保健食品。

平菇栽培技術主要由菌種生產、培養料準備、裝料、滅菌、接種、發菌(栽培)和出菇管理步驟組成。

1.殘茬排列

平菇是典型的高溫恒溫品種,生長溫度範圍為20-30℃,最適溫度為22-26℃,菌絲對雜質的抗性很強。子實體分化發育的溫度為22-40℃,最適溫度為28-33℃。平菇栽培期間,26℃時日平均溫度為7-10天,26℃時出菇時間為4-6天。

全國各地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平菇對溫度的要求安排生產季節。在我國南方,如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南部、湖北等地區,壹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9月份可以做菇袋,5月至10可以蓋菇。廣東、廣西、雲南南部、海南壹年四季均可生產;北方省份要根據當地全年氣溫變化安排生產。

2.菌株生產

菌種生產是指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大量培養和繁殖菌種的過程。平菇菌種的生產需要三個栽培步驟:母種、原種和栽培種。母種壹般會在斜面培養基上繁殖,原種和栽培種則在麥粒、棉籽殼、木屑等固體培養基上繁殖。

(1)原種生產原種生產適宜的培養基配方為:①棉籽殼78%,麩皮20%,1%石灰,1%石膏,含水量60%。②鋸末78%,麩皮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③小麥5000g,石膏粉150g,水適量。小麥種子是最好的。麥種的制備方法如下:將麥種放入水中煮沸至無白心,冷卻至不粘手,與石膏粉混合,裝瓶,滅菌,接種母種。可在25℃培養25天左右。

(2)制作栽培種的適宜培養基配方為:①棉籽殼82%,麩皮16%,石灰1%,石膏1%。②棉籽殼50%,鋸末32%,麩皮16%,石灰1%,石膏1%。③棉籽殼75%,稭稈7%,麩皮65,438+06%,石灰65,438+0%,石膏65,438+0%。將水含量調節至培養基重量的60%。將上述培養基混合均勻後,裝入17cm×33cm折疊角袋中,每袋重0.5kg,放上衣領,塞上棉塞,外面包裹牛皮紙。滅菌後,接種菌種,在25℃恒溫培養25天。

(3)液體培養的液體培養基配方為:①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膏5g/L,KH2PO41g/L,VB 10.01g/L,MgSO 40.5g/L,pH自然。②大豆12.5g(豆漿機均質過濾),葡萄糖20g,水1000ml,pH自然。將上述培養基制成的培養液分裝於75ml/250ml錐形瓶中,pH自然。滅菌接種後,在65438±050轉/分,溫度25℃的恒溫搖床條件下可培養96小時。發現豆漿制成的培養基菌絲生長良好。

制作真菌袋

適合平菇栽培的配方;

①棉籽殼84%,麩皮14%,石灰1%,石膏1%;②鋸末84%,麩皮14%,石灰1%,石膏1%;③棉籽殼50%,鋸末34%,麩皮65,438+04%,石灰65,438+0%,石膏65,438+0%;④棉籽殼70%,稭稈(3-5cm)14%,麩皮14%,石灰1%,石膏1%。含水量調整至60%。

將幹料與水按比例混合後,裝入規格為55-60cm×17cm×0.05cm的菌袋中,常壓滅菌冷卻,施工(每袋4孔)接種栽培種,封口後進行良好的菌管。接種後,將菌袋呈“井”字形放置在菌絲培養室中,調節溫度至25-27℃,保持通風。6 -8天後,將袋子翻過來,檢查菌絲的生長。當菌絲蔓延至直徑8-10cm時,即可打孔通氣。經過25天左右的培養,菌絲可以長滿菌袋,35天達到生理成熟,可以在遮蔭棚裏覆土出菇。

4.蘑菇管理

(1)選址:水源附近的空地,土壤疏松肥沃,排水灌溉良好,為蘑菇生長地。

(2)遮蔭棚的搭建簡易菇棚搭建:壹般農戶可以搭建簡易菇棚。具體做法是搭建壹個高約2m,覆蓋稻草、茅草或杉木枝葉的遮蔭棚。遮蔭棚的遮蔭度在80%左右。在棚內做壹個1.2-1.5m寬的邊框作為菇床備用,邊框之間留40cm人行道。

長期蘑菇棚建設:大規模生產時,可建設塑料或鋼骨架結構的長期穹頂蘑菇棚,遮光材料采用透光率為20%-3 0%的遮光網。

(3)覆土處理

在畦面上按1.0-1.3m寬、0.1m深挖淺溝,收集松土,堆放驅蟲殺菌,每立方米土用1kg石灰稀釋,然後拌入,蓋膜悶3-4天,再開膜翻松堆土備用;在溝面噴灑1%石灰水驅蟲殺菌,作為菇床備用。

打開長滿菌絲的菌袋,先用1%石灰水濕潤邊框,然後將菌袋整齊地平鋪在邊框上,間距3-5cm,上面填好消毒過的土,上面覆土2-3cm,澆上水,用少量稻草保濕遮陰。

(4)出菇管理前期每天噴水1-2次,保持土層含水量在75%左右,覆蓋薄膜保溫保濕。原基出現7-10天後,揭膜,加大噴水,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5-7天後,即可收獲1潮菇的子實體。1號潮菇采收後,整理好畦沿,停止噴水,加強通風,培養5天,增加噴水,誘導第二次潮菇。管理方式和以前壹樣。* * *同樣3-4潮,收獲期50天左右。生物轉化率壹般為150%。

5.保存和幹燥

與其他食用菌相比,平菇具有不易腐爛、保存期長的顯著特點。高溫季節采摘後3-5天不會變質腐爛,裝袋放入低溫櫃後保質期可達10天以上。所以完全可以滿足異地銷售的需求。比較好的烘幹方法是先烘幹再烘幹。

具體做法是:采摘子實體後,除去混沙等雜質,放在陽光下使其失去部分水分,待半幹品重量約為鮮重的50%時,立即烘烤。烘烤溫度應在60℃保持4h,然後調整至40℃幹燥至恒重。用該方法加工的幹品呈金黃色,呈正蘑菇狀,具有獨特的光澤和濃郁的蘑菇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