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玉米種類分幾種呢?

玉米種類分幾種呢?

由於目的及依據不同,可將玉米分成不同的類別,最常見的是按子粒形態與結構分類,按生育期分類,以及按子粒成分與用途分類。

(1)按子粒形態與結構分類。

根據子粒有無稃殼、子粒形狀及胚乳性質,可將玉米分成9個類型。

①硬粒型:又稱燧石型,適應性強,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錐形,子粒頂部呈圓形,由於胚乳外周是角質澱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澤,且堅硬,多為黃色。食味品質優良,產量較低。

②馬齒型:植株高大,耐肥水,產量高,成熟較遲。果穗呈筒形,子粒長大扁平,子粒的兩側為角質澱粉,中央和頂部為粉質澱粉,成熟時頂部粉質澱粉失水幹燥較快,子粒頂端凹陷呈馬齒狀,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決於澱粉含量。食味品質不如硬粒型。

③粉質型:又名軟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狀與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質澱粉組成,子粒乳白色,無光澤,是制造澱粉和釀造的優良原料。

④甜質型:又稱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時因水分蒸散而種子皺縮,多為角質胚乳,堅硬呈半透明狀,多做蔬菜或制成罐頭。

⑤甜粉型:子粒上部為甜質型角質胚乳,下部為粉質胚乳,世界上較為罕見。

⑥爆裂型:又名玉米麥,每株結穗較多,但果穗與子粒都小,子粒圓形,頂端突出,澱粉類型幾乎全為角質。遇熱時澱粉內的水分形成蒸氣而爆裂。

⑦蠟質型:又名糯質型。原產我國,果穗較小,子粒中胚乳幾乎全由支鏈澱粉構成,不透明,無光澤如蠟狀。支鏈澱粉遇碘液呈紅色反應。食用時黏性較大,故又稱黏玉米。

⑧有稃型:子粒為較長的稃殼所包被,故名。稃殼頂端有時有芒。有較強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發達,子粒堅硬,脫粒困難。

⑨半馬齒型:介於硬粒型與馬齒型之間,子粒頂端凹陷深度比馬齒型淺,角質胚乳較多。種皮較厚,產量較高。

(2)按生育期分類。

主要是由於遺傳上的差異,不同的玉米類型從播種到成熟,即生育期亦不壹樣,根據生育期的長短,可分為早、中、晚熟類型。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劃分早、中、晚熟的標準不完全壹致,壹般認為:

①早熟品種:春播80~100天,積溫2000~2200℃,夏播70~85天,積溫為1800~2100℃。早熟品種壹般植株矮小,葉片數量少,為14~17片。由於生育期的限制、產量潛力較小。

②中熟品種:春播100~120天,需積溫2300~2500℃。夏播85~95天,積溫2100~2200℃。葉片數較早熟品種多而較晚播品種少。

③晚熟品種:春播120~150天,積溫2500~2800℃。夏播96天以上,積溫2300℃以上。壹般植株高大,葉片數多,多為21~25片。由於生育期長,產量潛力較大。

由於溫度高低和光照時數的差異,玉米品種在南北向引種時,生育期會發生變化。壹般規律是:北方品種向南方引種,常因日照短、溫度高而縮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種生育期會有所延長。生育期變化的大小,取決於品種本身對光溫的敏感程度,對光溫愈敏感,生育期變化愈大。

(3)按用途與子粒組成成分分類。

根據子粒的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將玉米分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兩大類。特用玉米是指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或加工利用價值的玉米,這些玉米類型具有各自的內在遺傳組成,表現出各具特色的子粒構造、營養成分、加工品質以及食用風味等特征,因而有著各自特殊的用途、加工要求。特用玉米以外的玉米類型即為普通玉米。特用玉米壹般指高賴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世界上特用玉米培育與開發以美國最為先進,年創產值數十億美元,已形成重要產業並迅速發展。我國特用玉米研究開發起步較晚,除糯玉米原產我國外其他種類資源缺乏,加之財力不足,與美國比還有不小差距。近年來,我國玉米育種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試驗,在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等育種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我國特用玉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①甜玉米:又稱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後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種風味的罐頭、加工食品和冷凍食品。甜玉米所以甜,是因為玉米食糖量高。其子粒含糖量還因不同時期而變化,在適宜采收期內,蔗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10倍。由於遺傳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為普甜玉米、加強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類。甜玉米在發達國家銷量較大。甜玉米可分為超甜、加強甜、半加強甜和普甜四種類型。

②糯玉米:又稱黏玉米,其胚乳澱粉幾乎全由支鏈澱粉組成。支鏈澱粉與直鏈澱粉的區別是前者分子量比後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較高的黏滯性及適口性,可以鮮食或制罐頭,我國還有用糯玉米代替黏米制作糕點的習慣。由於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於飼料可以提高飼養效率。在工業方面,糯玉米澱粉是食品工業的基礎原料,可作為增稠劑使用,還廣泛地用於膠帶、黏合劑和造紙等工業。積極引導鼓勵糯玉米的生產,將會帶動食品行業、澱粉加工業及相關工業的發展,並促進畜牧業發展,增加國民經濟收入。

③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過8%的玉米類型,由於玉米油主要存在於胚內,直觀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較大的胚。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亞油酸的含量較高,是人體維持健康所必需的。玉米油富含維生素F、維生素A、維生素E和卵磷脂含量也較高,經常食用可減少人體膽固醇含量,增強肌肉和心血管的機能,增強人體肌肉代謝,提高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因此,人們稱之為健康營養油。玉米油在發達國家中已成為重要的食用油源,美國玉米油占食用油8%。普通玉米的含油量為4%~5%,研究發現隨著含油量的提高,子粒蛋白質含量也相應提高,因此,高油玉米同時也改善了蛋白品質。

④高賴氨酸玉米:也稱優質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賴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賴氨酸含量壹般在0.2%左右。賴氨酸是人體及其他動物體所必需的氨基酸類型,在食品或飼料中欠缺這些氨基酸就會因營養缺乏而造成嚴重後果。高賴氨酸玉米食用的營養價值很高,相當於脫脂奶。用於飼料養豬,豬的日增重較普通玉米提高50%~110%,餵雞也有類似的效果。隨著高產的優質蛋白玉米品種的湧現,高賴氨酸玉米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⑤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類型,其突出特點是角質胚乳含量高,澱粉粒內的水分遇高溫而爆裂。壹般作為風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