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草莓死亡的原因有哪些,農民如何預防?

草莓死亡的原因有哪些,農民如何預防?

草莓死樹原因分析

草莓苗在生產過程中常因管理不當或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死亡,生產中常因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等土傳病害而死亡。常見原因分析如下:

壹.土壤問題

1.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大部分死去的草莓樹都受到土傳病害的侵襲,而土傳病害的根源就在土壤中。由於多年的連作和連作障礙,土壤中積累的毒素越來越多,使病原菌更容易侵染草莓的根部或維管束。另外,環境適宜,病原體大量繁殖。傳統上用大量藥物或生石灰處理土壤,同時殺死有益微生物,不適合根系生長。

2、土壤板結,氮、磷、鉀肥施用量大,中、微量元素不足,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動,破壞土壤結構,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滲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在這種狀態下,植物的根系會因為缺氧而活力下降,根系也不容易紮住。土壤中有壹些元素,但由於土壤板結、土壤酸堿度不合適等問題,使土壤中各種營養離子的相互作用機制和物質吸收、運輸等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導致元素缺乏癥狀出現。為了追求高產和節省勞動力,大量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殺死土壤中的大量有益菌,導致土壤酸堿平衡失衡,土壤中有害菌滋生。

3.土壤溫度低,濕度大。地溫10℃時,易發生根腐等病害,導致樹木枯死。公司技術指導15064607273李金玉微信同號。

第二,外部環境

1,種植環境不適宜,地處低窪地,雨後排水不暢,導致根腐、傷口、細菌猖獗感染。

2、光照不足,低溫高濕,特別是連續陰雨天氣,會加速病菌的繁殖。

第三,人為操作

1,種植前消毒工作沒有做好,病株、種子、土壤中有大量病菌;在管理過程中,病葉、殘葉、老葉未及時去除,得分較差。

2、有傷口,施了未熟有機肥,傷根;農業操作不到位,比如水傷根、培土開溝傷根、蟲害等。

3.苗期延後管理不到位。緩苗後,緩苗促水要澆壹次。此時可隨水沖服入青苦力克、沃風素、地力王,可起到養根、修復傷口、恢復營養、進行殺菌的作用。

防止枯樹的前提是樹根健康生長。因此,移栽後可用中草藥灌根或噴根,以調整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連作障礙,使有益菌成功占據空間,避免有害菌感染,補充營養,進行殺菌,修復傷口,促進根系良性循環。減少多年草莓種植區根腐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改善土壤酸化、鹽漬化和板結,減少草莓樹死亡。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農業控制措施:

選擇平坦的地方種植;種植前徹底清除田裏前茬作物的病殘;高溫悶棚;減少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增加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深挖土壤,增加透氣性;高壟栽培,地膜覆蓋,降低濕度,提高地溫;雨後及時排水,做到膜下澆水,少水,有條件的話滴灌是最好的方式。

化學控制措施:

下列藥物可用於防治由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和青枯病引起的草莓死亡。

預防方案:

1,種植前:用150倍溶液稀釋,蘸根。

2.緩苗期:用百菌清150-300倍+地立王300-500倍+沃豐素600倍1倍灌根。

3.苗期:用百菌清150-300倍+地立王300-500倍+沃豐素600倍或1-2倍灌根或噴施。

4.坐果期:用青枯菌150-300倍+沃豐素600倍+矽氧烷噴霧2-4次,間隔7-14天,在發病高發期復合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他化學藥劑。

控制方案:

用150倍的百菌清+1000倍的大蒜油+矽酮同時進行灌根(1次)和噴施(2-3次)。病情嚴重時,可同時復合其他化學藥品;重點噴莖基。

備註:新棚區發現死樹,以灌溉4-6行病行及相鄰病行為主。由於老棚區連作嚴重,病原菌多,建議灌根兩次。

了解更多農作物病害防控措施和方法,請點擊關註。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裁剪方式。點擊關註,下次找他們更方便。有什麽想看的文章可以評論,我會把妳想了解的疾病方法和治療方案發給妳。